不仅那胡商想要用来贿赂他和其他将领的贵重物品,他让人一样没少的都给登记造册了,甚至就连那胡商队伍里,他们用来供应途中消耗的粮草等物,他也让人全都老老实实记下来了。
虽然粮草之类不值钱的东西,他并不会傻到花费更多人力物力送去京城,做一桩蚀本生意,而是直接让人查验之后,充入了军营库房,但他却通过这种方式,表明了自己一根草刺儿都不会昧下的立场与决心。
那位胡商没想到,他会遇到像常曜这样不为利益所动的人,但他更没想到的是,常曜决定把所有贵重之物都送去京城,他那些原本有份分一杯羹的下属,竟然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听到负责审问他的人说,他们家世子已经答应了帮他递话,代他传达愧悔与赎罪之意,他还以为常曜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是因为他舍得下血本贿赂他们。
一直到很久之后,他才辗转从其他人口中得知,常曜竟把所有贵重之物都送去了京城那边。
与常曜他们这些人的处事态度截然不同的,是他在好不容易离开大魏之后,辗转找上的那些鞑靼贵族。
彼时鞑靼已经花费很大代价赎回了他们的那位王女,为了不被迁怒,以致于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继续往来鞑靼和大魏两地做生意,胡商首领许以重利,托他以前打过交道的鞑靼贵族帮他在王室那边斡旋一二。
那些人其实都很清楚,这件事之所以会发生,全部都是因为他们那位王女的过于任性,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他们共情可汗、王女、王女兄长和王女生母。
毕竟,就是因为他带着王女去了紫荆关,王女才会落入魏人之手,他们鞑靼也才会为了赎回王女,损失诸多财物。
送出去的好马、宝石、皮毛等物,最终可都是由他们可汗,以及王女生母、王女外祖来买单的。
可汗的私人财产,他的诸多妻妾子女可都盯着呢,他拿出那么多东西去赎王女,他的其他妻妾子女心里不知有多不平衡。
王女生母和外祖家的东西当然也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本来,这些东西他们完全可以留着用来培植势力,支持王女的同母哥哥争夺可汗之位,现在可好,全都送去大魏资敌了,他们如何能不愤怒?
再加上因为这件事,鞑靼可汗的其他妻妾子女,竟然默契地全都将刀口对准他们一系,试图趁机将他们彻底打压下去,让他们永远失去争夺可汗位置的能力。
王女的生母、兄长和外祖一家,因此焦头烂额,日子十分难过。
这还只是王室成员受到的影响,胡商找上的贵族阶层,其实也因为这件事很是受了一些波及。
为了赎回王女,作为使臣跑去大魏的鞑靼贵族们,不仅受了一肚子鸟气,而且还被迫签订了一个三年绝不犯边的屈辱协议。
虽说协议什么的,他们想撕毁随时都能撕毁,且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但被迫签下这种玩意儿,显然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记忆。
贵族们因此也对胡商迁怒几分,若不是胡商首领识趣,许以重利,而他们也不舍得让王室一怒之下便灭掉这只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金鸡,他们才不会答应去帮胡商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