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号”的惊艳亮相,像一场十二级的地震,彻底撼动了整个大唐帝国。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所有人都在议论着那艘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铁甲神舟”。
百姓们将其传得神乎其神,有人说那是鲁班在世,造出的机关神兽;有人说那是太子殿下请来了天兵天将,铸就的降魔宝船。
而对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而言,他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看到了大唐海军,从一支只能在近海巡逻的“水师”,一跃成为足以跨洋征伐的“无敌舰队”的可能。
他们看到了,大唐的疆域,将不再局限于脚下的这片土地,而是可以延伸到,那片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海洋!
于是,在“镇远号”试航成功的第三天,李世民在太极殿,召开了一场气氛前所未有热烈的朝会。
朝会的主题,只有一个:海军!
“陛下!臣以为,当倾全国之力,建造铁甲舰!”程咬金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激动得满脸放光,“有此神舟,何愁四海不平?南洋诸夷,东瀛倭寇,皆可一战而定!”
“臣附议!”工部尚书段纶紧随其后,“我工部与军器总监,已有成熟之经验。只要钱粮管够,臣敢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必能为我大唐,再造出十艘‘镇远号’!”
“钱不是问题!”户部尚书戴胄,这位曾经的铁公鸡,此刻却表现得比谁都大方,“老臣已经盘算过了,就算砸锅卖铁,也能支撑起一支拥有二十艘铁甲舰的舰队!不够的话,老臣建议,再次发行‘海军债券’!如今铁甲舰神威已现,长安城的百姓和商贾,必定会抢破头!”
朝堂之上,群情激昂。
那些曾经对李承乾的“胡闹”持反对意见的官员,此刻也纷纷转变了口风,一个个都变成了铁甲舰最坚定的支持者。
没办法,那惊天动地的一炮,威力实在太大了。
大到足以轰碎他们心中所有的固执和偏见。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激动的群臣,心中豪情万丈。
多少年了,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如今,陆地上的敌人,基本都已被扫平。而海洋,这片更加广阔的领域,终于向他,向大唐,敞开了大门!
他的目光,落在了站在百官最前列,却一言不发的太子李承乾身上。
今天的李承乾,规规矩矩地穿着太子朝服,就静静地站在那里。
“高明。”李世民开口了,声音沉稳而有力,“你有什么章程?”
李承乾闻言,这才从队列中走出,对着李世民躬身一礼。
“阿耶,诸位大人。”他环视了一圈,“船,只是利器。要让利器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还需要善用利器的人,和驾驭利器的规矩。”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件事。”
“第一,扩建登州海军基地,再建十座船坞,二十座转炉,将铁甲舰的建造,形成规模化,流水化。”
“第二,成立一所专门的‘大唐皇家海军学院’,由军器总监和国子监共同管辖。专门培养能够驾驶铁甲舰,使用新式火炮,懂得海图、气象、算学的新式海军人才!所有购买过海军债券的功臣之家子弟,可优先入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承乾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大唐水师,必须进行彻底的改制!废除‘水师’之名,正式成立‘大唐皇家海军’!”
“这支海军,将独立于十六卫府兵体系之外,设立专门的海军军阶、军服、和军法!他们的粮饷,将由朝廷直接拨付,标准要高于所有陆上府兵!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
李承乾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世界。
“为大唐,征服世界上的每一片海洋!”
一番话,说得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李承乾描绘出的那幅宏伟蓝图,给震撼得无以复加。
许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丝丝颤抖,或许是太激动了:“准!”
“朕,准你所奏!”
“即日起,成立‘大唐皇家海军’!扩建登州基地,成立海军学院!所有事宜,由太子全权总领,三省六部,全力配合!若有阳奉阴违者,朕,绝不轻饶!”
“陛下圣明!”
“太子殿下英武!”
山呼海啸般的赞美声,响彻太极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