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半年之后(1 / 2)

半年之期,转瞬即至。

这半年里,整个大唐仿佛都被按下了快进键。

在登州,十座转炉夜以继日地喷吐着火焰,海量的神钢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第一艘铁甲舰“镇远号”的建造,在数万劳工和顶尖匠师的努力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接近完工。

在长安,格物院成为了大唐最神圣的科研殿堂。蒸汽机的技术日趋成熟,各种以蒸汽为动力的新式机械,如水力锻锤、起重机、抽水机,开始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而在遥远的西部,“西部大开发”的成果,也开始显现。第一批由高原运抵长安的红薯,以其惊人的亩产量和绝佳的口感,彻底引爆了朝堂。当户部官员用颤抖的声音,报出“亩产五千斤”这个数字时,整个太极殿都陷入了死寂。

五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大唐将彻底从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粮食危机中,摆脱出来!

李世民当场失态,他抢过一名内侍呈上来的蒸熟的红薯,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老泪纵横。

“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这个逆子,虽然总是气得他肝疼,但却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为这个帝国,带来了神迹般的惊喜。

在这样的背景下,半年之期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

登州港,今日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整个港口,都被清空了。只有一座巨大的,被红布遮盖着的船坞,如同一个等待揭晓的巨大谜底,静静地矗立在海边。

船坞对面的观礼台上,人头攒动。

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从长安浩浩荡荡而来。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李靖……这些帝国的擎天柱,此刻都聚集在这里,他们的脸上,无一例外,都带着好奇、期待,以及一丝丝的紧张。

他们即将见证的,是决定太子李承乾命运的时刻,也可能是,决定大唐未来国运的时刻。

李世民端坐在观礼台的最高处,他穿着一身金色的龙袍,面容严肃,不怒自威。但他那双时不时瞥向巨大船坞的眼睛,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高明呢?他怎么还没来?”李世民沉声问向身旁的内侍。

“回陛下,太子殿下正在船坞内,做最后的检查。”

李世民“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他身旁,长孙无忌的心情,最为复杂。

这半年来,他这个“军器总监监正”,当得是心力交瘁。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李承乾屁股后面,替他处理各种跟六部扯皮的烂事。

今天户部说钱不够了,他得去吵。明天兵部说人手紧张,他得去要。后天地方官上奏,说太子殿下的工厂占了农田,他得去安抚。

他感觉自己不是百官之首,而是李承乾的后勤大管家兼首席擦屁股官。

他无数次想撂挑子不干了,但每次一想到丽正殿里那冲天的白色火焰,一想到那坚不可摧的神钢,他就只能把所有的怨气,都咽回肚子里。

他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而今天,就是检验这场变革成果的时刻。

“陛下,吉时已到。”礼部官员上前禀报。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了船坞。

只见李承乾,穿着一身与众不同的,紧身的黑色劲装,从红布的缝隙中,大步走了出来。

他没有穿太子的朝服,整个人显得精悍而干练。他走到观礼台下,对着李世民,遥遥行了一礼。

“阿耶,儿臣幸不辱命。”

“半年前,您给儿臣半年时间。今日,儿臣便还您一支,无敌的舰队!”

他一挥手。

“奏乐!升帆!……不对,是揭幕!”

随着他一声令下,激昂的鼓乐声,骤然响起!

遮盖在船坞上的巨大红布,被缓缓地拉开!

一头……不,一艘庞然大物,就这么毫无征兆地,闯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嘶——”

整个观礼台,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艘……船?

这真的是船吗?

它通体,由一种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青灰色材料构成。

它没有传统福船那种高耸的船楼,整个船身显得异常低矮、扁平,像一柄出鞘的利刃。

船身之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根高高耸立的巨大黑色烟囱,和几座闪烁着金属寒光的,炮塔?

最令人心悸的,是它的船头。

那不是传统船只圆润的船首,而是一个巨大、尖锐、向前突出,仿佛独角兽之角的……撞角!

整个“镇远号”,就像一头从深渊中爬出的,由钢铁和火焰铸就的狰狞巨兽!

它静静地停在那里,就散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冰冷的杀戮气息!

“这……这就是太子造的铁船?”

“天啊,它竟然……真的浮在水上!”

“这东西,能开吗?”

百官们议论纷纷,脸上的表情,是震惊,是不解,是恐惧,唯独没有欣赏。

这东西,太丑了,也太……吓人了。

它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船”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