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血汗城。
这座由太子李承乾一手规划,在短短几个月内拔地而起的巨大“集中营”,如今有着八万名突厥劳工,在水泥浇筑的高墙之内,过着军事化管理的生活。
刺头的青壮被送进了矿山和伐木场,每天在百骑司士兵的皮鞭和冰冷的监视下,开采铁矿,砍伐巨木。他们的愤怒和桀骜,早就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和严格的纪律下,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而那些老弱妇孺,则在巨大的纺织厂和被服厂里,日夜不休地纺纱织布,为即将成立的海军和已经开赴吐蕃的铁道兵团,生产着一船又一船的军需品。
当段纶带着三百名顶尖匠师和三千名工匠,以及长孙无忌“逼”着户部和兵部批下来的海量物资,抵达登州时,连这位工部尚书,都被眼前这座城市的规模给震惊了。
没有喧闹的市集,没有闲逛的百姓。
有的,只是穿着统一灰色囚服,麻木地在各自岗位上劳作的人群。以及,在固定的时间,从高音喇叭里传出的,冰冷而统一的号令声。
“所有生产小组注意!午饭时间到!请各组组长,按顺序带队前往食堂!”
“第三矿洞小组,超额完成今日任务!奖励肉汤一桶,馒头加倍!”
“第十一纺织小组,出现怠工现象!全组扣罚三日口粮,组长鞭二十!”
这里没有仇恨,没有反抗,只有最原始的,对于生存的渴望,和对于惩罚的恐惧。
李承乾用最简单、最粗暴的规则,将这八万颗钉子,死死地钉在了这片土地上。
“段尚书,太子殿下有令,你们的所有需求,登州基地都会全力满足。”负责接待他们的,是海军主将郑和。
这位曾经的东宫太监,如今已经彻底蜕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封疆大吏。他穿着一身笔挺的海军将领服,面容黝黑,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杀伐果断的气度。
“郑将军客气了。”段纶不敢怠慢,连忙还礼,“殿下有令,我等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海边建起十座大型炼钢转炉。场地、人手,还需将军多多支持。”
“人手,管够。”郑和指了指不远处,那些正在被驱赶着搬运石料的突厥劳工,语气平淡,“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力气。至于场地,殿下早有规划,就在那边的海角,地势开阔,取水运料,都极为方便。”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场规模浩大的建设工程,在登州海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段纶和一众匠师的指挥下,数以万计的突厥劳工,如同工蚁一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地基被挖开,巨大的耐火砖窑被建起,一座又一座比丽正殿那个实验品要大上十倍不止的庞然大物,开始在海边拔地而起。
转炉炼钢的成功,已经彻底点燃了所有工匠的热情。他们废寝忘食,将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这项足以改变世界的事业之中。
而就在登州的炼钢厂建设得如火如荼之时,长安城东宫的格物院里,另一项同样至关重要的项目,却遇到了瓶颈。
巨型蒸汽机。
这艘未来铁甲舰的“心脏”,远比转炉要复杂得多。
它涉及到冶金、材料、精密加工、流体力学等一系列超越时代的知识。
李承乾虽然画出了图纸,也解释了原理。但是,将图纸变成现实,却是一个充满了艰难险阻的过程。
此刻,格物院的一个独立院落内,院子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由铁板铆接而成的锅炉,
这已经是他们制造的第三台巨轮蒸汽机原型机了。
“殿下,所有部件都检查过了,应该……没问题了。”一名负责此项目的匠师,满头大汗地向李承乾汇报。他的脸上,既有期待,又充满了紧张。
李承乾绕着这台狰狞的钢铁巨兽走了一圈,仔仔细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焊点,每一个螺栓。
“压力表和安全阀,都装好了吗?”他沉声问道。
“回殿下,都装好了。安全阀的启动压力,设定在您说的……五个标准大气压。”
“好。”李承乾点了点头,“开始吧。点火,加热!”
命令下达,锅炉下方的炉膛被点燃,熊熊的煤火开始舔舐着锅炉底部。
水被注入锅炉,温度计的读数,开始缓缓上升。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个黄铜打造的压力表。
指针,开始缓缓移动。
一格,两格……
锅炉内,传来了“咕嘟咕嘟”的水开声。
三格……
整个机器开始轻微地震动起来,管道连接处,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呻吟声,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四格……
压力表已经指向了代表着“危险”的红色区域!
“殿下,压力快到极限了!”负责观察的匠师声音都变了调。
“打开阀门!”李承乾断然下令。
一名工匠颤抖着手,猛地拉下了一个控制蒸汽进入气缸的阀门。
“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