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国家召唤,危机初现(1 / 2)

晨光落在册子上,“第一批合作农户,通过验收”几个字清晰可见。我正准备翻到下一页,安排接下来的种植计划,顾承安从院外跑进来,脚步急。

“娘,林婶说官差来了。”

我抬头看了看天色,才刚过卯时。官差这时候来村里,很少见。

顾柏舟听见动静,放下手里的锄头走过来。他脸上带着疑惑,“是不是镇上出了什么事?”

我没答话,把系统终端塞进袖口,起身往门口走。刚走到院中,就看见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站在晒场边上,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他没穿官服,但站姿笔直,神情沉稳。

林婶在一旁陪着,见我出来,赶紧迎上来,“云悦,这位大人点名要找你。”

那人转过身,目光落在我身上,微微拱手,“可是云悦姑娘?”

“我是。”我回了一礼。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黄绸卷轴,打开后递给我看,“奉陛下之命,寻访能兴农事、安民生之人。听闻你以一户之力,带起整村耕作之风,所产粮蔬品质上乘,销路畅通,百姓称颂。今边疆连年干旱,三州九县秋收不足三成,粮价飞涨,民不聊生。朝廷急需有人统筹民间粮源,平抑市价,稳定民心。”

我低头看着那卷轴,上面盖着朱红印鉴,字迹工整。这不是假传圣旨。

“王大人?”我问。

他点头,“正是在下。”

我握紧了手中的册子。昨天还在为五斤山菌定标准,今天却被告知千万人吃不上饭。

“您让我做什么?”

“入京面圣。”他说,“陛下想听你的想法。若可行,将委以重任,协调南地余粮北调,打通商路,遏制囤积。”

我脑子一下子空了又满。种田是为了过好日子,可现在,这个“好日子”被推到了更大的地方。

顾柏舟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后。他的声音低,“朝廷那么多官员,为何非要找她?”

王大人看了他一眼,语气平和,“正因为她是百姓出身,懂土地,懂收成,也懂人心。官吏看账本,她看的是泥土干湿、种子发芽。”

我没说话,转身往屋里走。

厨房里,顾雅柔坐在小凳上剥豆子,动作认真。灶台上的锅还温着,是早上煮过的米汤。我站在门边看了会儿,伸手摸了摸系统终端。

屏幕亮起,地图展开。南方几片绿区还算稳定,但北方大片土地泛起暗红,标注着“缺水”“减产”“粮价异常”。一条条运输路线灰着,显示中断。

系统弹出提示:“特殊任务已更新:临危受命·救荒第一策。任务要求:提出有效供粮方案。奖励:未知。失败惩罚:能量值冻结七日。”

我闭了下眼。

这不是生意,也不是争地盘。这是命。

晚上,我和顾柏舟坐在院中。月亮还没升上来,院子里很静。我说了朝廷的难处,也说了我的犹豫。

“我不怕做事。”我说,“但我走了,这边怎么办?陈砚能撑住运营,李商人能跑销路,可万一有人趁机捣乱呢?赵财一直盯着我们的地。”

他蹲在地上,用小石子摆了个圈,又推倒。

“你说孩子们将来吃什么。”他终于开口,“我也想过。要是真到了那天,一口粮都买不起,我们种再多田也没用。”

我看着他。

“你去。”他说,“我把家看好。等你回来。”

我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我摊开纸笔,在桌上列出要交接的事。采购由陈砚接手,生产归李商人协管,品控让林婶盯着,账目交给村塾先生核对。每一项我都写清楚责任人和流程。

我去晒场看了一趟新搭的中转棚。棚子结实,四角固定,防雨布也备好了。吴老汉送来的第二批菌子昨夜已入库,标签齐全,泡发测试合格。

王大人站在棚下等我。

“我跟你去。”我说。

他松了口气,“陛下果然没看错人。”

“但我得五天。”我说,“这五天内,我要把事情安排妥当。不能前脚走,后脚乱。”

“可以。”他点头,“我在驿站等你。”

我转身朝家走,路上遇见李商人赶车进村。他跳下车,满脸焦急,“听说你要进京?那边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