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七月中。
巡视队伍离开渤海郡,前往幽州之时,公孙度却登上了海船,前往了久违的辽东之地。
辽水宽阔,哪怕是尖底的海船也能在风帆的辅助下向着中游行驶,公孙度站立船头,欣赏着沿途风景。
河水汹涌激起团团浪花,浪花再被急速行驶的船头撞碎,划作薄薄水雾,透过水雾,公孙度能看到辽水上往来不停的舟船,细细一数,他惊讶的发现,辽东这处偏僻之地,竟然在船只保有量上远远超过了河北的精华之地的漳水。
往日里蔓延的滩涂,而今都出现了许多灰白的水泥堤坝身影,实木搭建的栈桥像是陆地伸向辽水的手臂,将停靠的舟船护在怀里。
高高的臂架起重机械来回移动,将舟船上的货物进行调运,铺装简易轨道的码头上传出声声牛马嘶鸣。
岸上,商人讨价还价的争吵声,小贩叫卖的呼喝声,以及力夫合力搬运的号子声将公孙度的思绪从时局思考中挣脱出来。
他看着码头附近修建的引水渠道以及其中插入激流中的巨大水轮,这种庞大器械运转发出的轰鸣,将辽东的蛮荒之气驱散的干干净净。
“呵呵,比之河北,辽东的发展的确让人惊讶。”
此前通过一份份报告,公孙度已经了解到了辽东在公孙度的扶持下,工商业正以日新月异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发展着,但比之冰冷的数字,还是眼前的这些富有生机的场景让公孙度感触更深。
“回禀主公,以物资供应,以及军事潜力上看,当下我辽东之地实力,怕是要远超冀州这等强州了。”
站在公孙度身边的,正是当前的辽东太守阳仪,谈起辽东这些年的发展,阳仪也感到与有荣焉,作为亲身经历者,阳仪是用他自己的眼睛目睹了辽东在五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正是这种自豪,让阳仪在面对发展尤自落后的冀州士族时,也有了十足底气。
“不仅是工商,辽东民众生活水平因为农庄制度的实施,以及农业器械的推广,得到了飞速提高。属下等遵照主公指示,在辽东农牧并举,让辽东不论是粮食产量,还是肉食品供应,都达到了天下顶尖。”
阳仪在公孙度面前,不停讲述着辽东这些年的发展成果,得益于先发优势,哪怕过程中公孙度因为战事而对辽东多次吸血,也未尝影响辽东的飞速发展。
在阳仪等人的眼中,或许会将辽东的发展归功于公孙度的英明领导,但此刻的公孙度却很清醒,当前的辽东发展速度,就是建立在对后方工业化州郡的吸血之上的。
这些年,哪怕公孙度没有强令推广,在幽州、冀州、乃至青州,有见识的士族豪商通过公孙度的一次次胜利,加上对辽东的深度考察,这些人都意识到了器械化的好处。
想要复刻,仿照,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手艺精湛的高手匠人,还需要已经成体系的水力器械,以及相配套的器械零件,如此一来,后发州郡几乎没有选择,以上种种他们只能从辽东进口。
这种单方贸易,让辽东的商贾们占尽了便宜,某段时间,渤海洋面上漂泊的舟船,有一大半都是要从辽东转运商品货物抵达后发州郡。
按理来说,这样的吸血现象随着后方州郡的发展,将会逐渐消失,毕竟,水力器械化,对那些高手匠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这些人选择从辽东进口,无非是辽东占了先发以及成本优势罢了。
但公孙度此前便收到了土垠传来的方陌等人研发蒸汽机的消息,从消息上的图纸,以及杜期等人的安排上,公孙度觉得此次蒸汽机极有可能现世,当然,初期的机械免不了大大小小的毛病,可这也不改这条消息带给公孙度的震撼。
此前公孙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极为担心自己的莽撞激进,在将来会引起一波波逆反浪潮,以至于让华夏文明再度沉沦。
可当蒸汽机的曙光出现之后,公孙度当即狠狠松了口气,因为他知道,比起水力工坊这种简陋工业,蒸汽机出现后的工厂,就将是那帮士族保守派们完全陌生的东西了。
这台器械的出现与发展,代表着华夏长久的农耕文明将会逐渐向着工业文明进行转换,比之温吞和善的华夏天朝,工业化武装后的王朝又是怎样的面貌?
届时,生产力的急速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又会在天下搅起什么样的风浪?
公孙度不清楚,可他知道一点,在拥有巨大生产力优势的当下,他亦或者中原王朝已经完全有能力将内部危机通过一场场外部开拓进行释放。
到时候,不仅是士族,哪怕是公孙度自己,也很难阻挡汉家儿郎向周围扩张的脚步。
当然,目前而言,新的动力源的诞生,受益者最大的还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辽东,这里有成熟的工厂体系,上下游物流转运链条,只需要将那些费事的水轮换成能常年工作的蒸汽机便可。
“此次攻打草原,辽地的小伙子们参军热情极高,几乎人人牵马,都想要参与到对素利的征讨中去。”
公孙度刚刚想到蒸汽机革命意义时,旁边的阳仪却是讲到今年秋季将要发动的草原战争。
从阳仪的话语中,公孙度不仅意识到而今辽东子弟的心气变高导致的扩张热情,还有便是辽东子弟养马的人数或许比他想象的要多。
“哦?听你言语,辽东民众养马者多?”
“当然,主公有所不知。农庄建立以来,哪怕有器械相助,农庄的土地也很难全部耕作,所以大多采用轮作,而轮作的作物,大多选择的是苜蓿,用以喂养牲畜,另外便是各类农用器械出现导致对大牲口的需求,也使得各个农庄增加了牛马的饲养数量。”
阳仪眉眼一挑,兴致勃勃说起而今辽东农庄的生产体系变化,说到最后还是转到军事上:
“而今主公若是在辽东征兵,骑兵数量怕是要与步兵齐平了,而且,即便是步兵,大多也是会骑马的。”
“辽地杂胡,还有乌桓人对此出了不少力吧?”
公孙度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他抬头看了眼逐渐远离的河岸村庄,说起辽地杂胡起来,这些人往日里乃是辽东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听阳仪所讲内容,他立刻意识到了辽东发展,也同样给了这些胡人迅速融入的机会。
“主公英明,胡人虽然粗鄙,可这些人在伺候牲畜上还是有些本事的。各地农庄能够喂养出如此多的牲畜,少不了他们的帮助。再者,随着这些杂胡与汉儿杂居,几代下来,便无论什么汉胡了。”
阳仪连忙颔首,顺带提了句公孙度倡导的同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