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小民从前所食用粮食,都是以野菜、橡子为主,间或一些主粮、咸鱼,养活他们的成本极低!而且,以某计算,使用最新的农作器械技术,中原的优良种子,产量能够翻倍,届时他们的生活水准将远超从前,对彼辈小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啧啧!还真是!这帮子三韩野民,生产如此落后,连铁器都如此稀少,哪里来的勇气撩拨天兵?”
众人一边听着胡器的怂恿,一边翻阅着手中文件,嘴里啧啧有声,对三韩小民格外鄙夷。
公孙继翻阅起眼前的计划书,这份计划书写的很详细,极有公孙度要求的公文风范,其中列举了三韩各地小民的生活水准,还包含了对三韩之地中具备进行大规模农作区域的考察报告。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三韩之地横跨南北,毗邻大海,雨水充足,未曾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农业条件良好,从纸面上看,的确是块极好的粮食输出地。
计划书中不止有农业生产,其中还包含了三韩的工矿开发,胡器重点提到了三韩发现的几个大型金银铜矿,若是依靠三韩的低廉劳动力进行开发,产生的价值难以想象。
更为关键的是,胡器在计划书中明确指出,开发三韩的成本大多由本地的小民承担,那些被汉军屠刀吓到的小民正是听话的时候,近几年驱使他们劳作,所付出的成本几乎不计。
不止公孙继,在场的大商贾们闻言也对开发三韩来了兴趣,这些人尽管在公孙度的逼迫下逐渐从第一产业上脱离,可汉人骨子里的种田情节还是让他们对土地有了天然迷恋。
既然公孙度不允许他们在汉家故土进行大规模兼并,那么他们自然就要将目光投向三韩这种士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了,况且,从胡器的报告中他们也能看出,三韩远没有士人们相传的那么差,其中不少地域的农业条件甚至比辽东都要好!
心底下定了决心,公孙继手掌一翻,将计划书合上,随后看向胡器道:
“除了开发三韩外,海外岛屿又是何种说法?”
随着公孙继的发问,众人也齐齐看了过来,随着辽东的工商业发展,大商贾们想要将产品向外销售,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航海。
世上一切的恐惧都源自未知,随着参与航海的人数增多,众人发现海船运输远没有人们口中的那么危险,只要避开大风的时节,沿途有合适的补给地,海船倾覆的风险已经变得可以承受。
当然,众人更中意的,还是环渤海区域的航行,这些区域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渤海海图的完善,以及海船形制的改变,海难发生率已经降低到了冰点。
有了航海基础后,特别是有东洋公司这种垄断巨头充当先锋在前,大商贾们自然想要向外探索,寻找新的发财之路。
胡器整了整衣衫,命人抬来一副巨型海图,指着上边的图形道:
“郎君且看,据东洋公司的探险船回报,三韩之地乃是一块半岛,沿途有众多可以开垦的大岛,其中最佳者乃是最南方的耽罗岛。
此外,去年有海船南下,本欲前往南方贸易,中途发现了一座大岛,其位于扬州以东,据船上水手测算,岛屿广大,面积不小于一郡之地。
因岛上有夷人出没,故而命名为夷洲岛。
另,据上岛的水手探知,岛上的夷人茹毛饮血,没有使用铁器的痕迹,战力极为低下。
待船主将此岛向船主协会通报之后,此岛便成为了南北商贸海船的补给之地。”
随着胡器的手指点向海图上位于扬州之东的大岛上,众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去,随着他的诉说连连颔首。
没有人质问有文明开化的扬州之地可以补给,船主们为何要在蛮荒野蛮的荒岛岛上进行补给的蠢问题。
在这个天下大乱的年代里,最危险的便是文明开化之人,失去秩序的扬州沿海,已经沦为了盗贼海匪的乐园,地方诸侯为了筹集资财,积攒实力,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与之相比,那些岛上举着石矛,使用劣质弓箭的野人就要可爱的多了。
胡器扫视了眼众人,眼见众人注意力转了过来,他的手指再度在夷洲岛的区域重重点了一下:
“此地不仅是一处极佳的中间补给点,它还是座宝岛。
由于此岛位于南方,气候酷热,能种植各类南地作物,例如水稻、吉贝树、茶树等,据船主梁荣考察,此地或许还能移植香料.....
南方的水稻不同北地,能够一年两季,产量也绝非粟麦可比!”
“嘶,这岛看着不错啊!开发的价值也比较高,不说别的,若是能移植一些香料过来,每年的香料贸易收益就能让人赚翻!”
“嗯嗯,两季稻啊!闻所未闻,从前听闻南方野人不事生产,仅凭野果野草便能充饥,当时以为谬论,没想到,竟是真的!”
在场的都是北地大商贾,头一次听闻到热带地区的富饶,心底不由自主的与北方的贫瘠作对比,心中自然而然的生起了贪婪之意。
但也有清醒之人,想起了关于南方的一些记述,当即站起来质问:
“胡掌柜莫要唬人,某可是听闻南方卑湿酷暑,乃是瘴厉之地,活人都不容易,如何有财富产出?”
“嘿嘿....”
胡器听到质问一点不意外,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摇摇头像是对方问了蠢问题一般:
“南方固然卑湿,可富饶也是事实。不然为何秦皇汉武都要对岭南用兵?再说,我等什么时候成了纯善之人?
想要财富,当然要有巨大投入,我等是投资人,自然不需要亲自出面。
要物资,以我辽东工业实力足以支应,要人,三韩叛民有的是,要是不够,倭国岛屿上的野人也是大把,死光了再抓就是,我等只要掌控来往的海船,便能掐住夷洲岛的咽喉,届时以三韩小民为前驱,抓本地土著为奴隶,以彼辈血肉,开发这座岛屿!
诸位,据在下调查,扬州之地从前也是卑湿酷热,瘴厉横行之地,而今呢?其富饶程度远超辽地。
今时不同往日,扬州先民筚路蓝缕,条件远不如我等,况且,我等也不必往瘴厉之地钻,只需稳扎稳打,选择合适的落脚点,如而今的补给点一般,一点点向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