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听到袁绍的问题,荀谌一时无言以对,沉默片刻后才低声应道:“回禀主公,使者出发数月,而今尚无消息传回.....”
荀谌虽然嘴里说是没有消息,可他心里知道,这场冀州争夺战曹操、袁术是绝无可能掺和的,先不说参与此战对这些地方诸侯有何好处,光是救援袁绍就不在这些以袁绍为最大假想敌之人的考虑范围。
“而今天下大乱,诸侯互相攻伐不休,争夺土地人口,唯恐实力不如强邻,主公此时想要外求,恐怕要失望了。”
荀谌心中感慨,何时他们冀州幕府对外作战,还需要援手助战了?
“嗯.....”
此时袁绍也反应了过来,都是乱世野心家,他可能比曹操、袁术都要了解这二人的心态,但他身为此时天下名义上的诸侯盟主,袁绍还是下意识的叫人送来了南方的战事情报。
作为组建了情报组织的诸侯,袁绍手下有足够的人才为他收集情报,分析天下局势,不足一炷香的时间,便有厚厚一叠的文书送到跟前。
这段时间里由于与公孙度的争锋,让袁绍对天下诸侯的局势有所疏忽,此时被荀谌一提醒,意识到了当今局势的不同以往。
初平四年,七月,袁术与曹操战于甄城,不敌曹军,败退封丘,再败,退往宁陵....
“嘶!想不到孟德如此骁勇,呵呵,公路这回吃了大亏了!”
当看到想要图谋兖州的袁术被曹操打的抱头鼠窜时,饶是袁绍城府颇深,此时也发出了肆意大笑,那位整日里就知道扯他后腿的本家弟弟,终于还是遭受了曹操毒打,一时间都让袁绍胸中的郁闷之气尽皆消散。
此刻的袁绍总算明白了为何使者难以回返了,联络的人,一个因为被曹操猛揍后去向不明,一个不断用兵粮草也定然匮乏。
“孟德啊!”
想到那个一向是作为自己小弟存在的曹操,而今在兖州南征北战,连战连胜,兖州被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袁绍心中颇不是滋味。向来他袁绍都是要胜曹操一头的,不论是少年时的名气,还是做官后的富贵。只是,不知何时,当年的小弟竟然快走到了他的前头!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对!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公孙度!没有他,我袁本初凭借家世人脉,早已兼并幽冀二州,形成俯瞰天下之势!”
“呼!还来得及!今次有世家豪强相助!论起实力,已经堪比当年光武,他公孙度凭什么与我比?只要...只要今次战胜他,杀死他,就能兼并幽州,届时有了河北雄兵,幽州铁骑,纵横天下便无忧矣!”
荀谌默默看了眼自顾自做心理建设的袁绍,心中低叹一声,轻轻拱手后缓缓退下,宽阔大帐内再度恢复了平静,唯有袁绍的低声喃喃回荡其中。
“友若??”
陷入自我世界的袁绍忽地回过神来,呼喊荀谌没有得到回应后的他轻拍额头,摇头嗤笑:“哎,我这是,魔怔了吗?”
“也罢!既然要争天下,哪里有容人退缩之地?公孙升纪,你我便好生做上一场吧!”
低声自语一句后,袁绍回到了自己座位之上,翻开案几上的层层文牍,一卷卷仔细审阅起来。
“善!大善!”
当翻到来自邺城的最新公文时,袁绍竟然失态般的喝彩一声,公文上的内容很简单,自袁绍得到世家无保留的帮助后,在世家人才的组织下,邺城冶铁大兴,每日出炉铁料数千斤,铸造兵器能力大增,日铸环首刀千口!
只有真正参与到了战争中,袁绍才知道冶铁业,兵器制造业对一个势力的重要性。通过蝉卫的打探,袁绍也听说公孙度能够迅速掌控幽州大局,且在去年轻松击退冀州大军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幽州人在骑兵上的优势,还因为公孙度重视工匠,创建了辽东冶铁所,且在沽水河畔与豪强合力创办了沽水工坊,以机巧器械制造兵甲,效率远超以往。
尽管手下没有深入过幽州的冶铁所,也无法将沽水工坊的底细打探清楚,可光凭情报上的只言片语,就足以引起袁绍的重视了。
而今邺城传来的报功文书,何尝不是对袁绍先见之明的最好报偿?
“呵呵!你公孙升纪有沽水工坊,我有邺城铁冶.....且汝小家小户,怎知我世家底蕴?哈哈,待我破汝大军,届时将你费心建立的沽水工坊收入囊中!何不快哉!?”
事实上,袁绍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世家底蕴并非是什么虚妄东西,其中最大的宝库便是世家多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工艺,袁绍自己便知道,南阳的邓氏便是天下有名的冶炼大族,其家族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冶铁秘法,此次冶铁突破,报功文书上便有南阳邓氏子的功劳。
冀州,邺城。
“诸位,生死存亡之时已至!公孙度狼子野心,不仅想要窃据高位,还要对我等大姓赶尽杀绝!河北之乱诸位想必已经知晓,此人手段令人发指,是想掘了我等立足根本!此人不除,我等士人难安啊!”
崔琰一身宽袍,往日里的温文尔雅消失不见,此刻脸色激动,面容阴狠,对着在座的世家年轻人,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
“此时此刻,已容不得我等再观望下去。袁公此战,有胜无败,否则我等世家,尽成枯骨矣!在场都是青年俊秀之辈,有才学本领在身,在此有进无退之机,正是尔等用命之时。”
这样的训话,崔琰已经进行了无数次了,为了让这帮自命不凡的世家子们低头去干那些往日里不屑的俗务,他也算费尽了心思。
“崔公放心,我等知矣!!”
在场的世家子们被崔琰的言语感染,他们中或有在河北之乱中被破家灭门者,或有被家族严令出山者,或有因不忿公孙度所为而义愤填膺者,此刻在崔琰这样的世家前辈面前,一个个眼含泪光,纷纷表示与那公孙度不共戴天,要为袁公大业效死!
由不得这帮世家子不齐心,实在是公孙度这人做事太绝,一点不给世家面子,不管你是什么高门大姓,也不管家中有什么道德楷模,在此次河北民乱中,都遭受到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