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府城,宁南伯府内。
看着黄澍惊愕的模样,左良玉脸色缓和下来,对着他循循善诱的解释道:“黄御史,你想想,去年崇祯十七年三月,闯贼已经率领十数万大军,将京师围得水泄不通,与我崇祯皇帝伉俪情深的先皇后都因为此贼而崩于京师,你想想,换做是你,你愿意封这个逼死自己皇后的反贼为秦王吗?”
“而且,陛下的性格你也是知道的,他宁愿死,也不会发出这么一份有损于天家威仪的圣旨出来,这个城下之盟有何区别?如此奇耻大辱,本帅认为,这一定是有人假传圣旨!这才导致如今这个闯贼拿着这封我大明朝廷的圣旨,招摇过市,真是岂有此理!”
说到这里的左良玉满脸涨红,他义愤填膺的掀开锦被,站了起来,兴奋的不停在地上走来走去!
嘴里宛若疯魔般念念叨叨,仿佛在说服御史黄澍,也仿佛在说服他自己道:“对!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这道圣旨是假的!假的!陛下身边出了奸臣,他们胆敢做出如此丧权辱国的举动,简直是犯了欺君之罪,陛下应该诛其九族!不,应该诛十族!本帅……本帅作为我大明的臣子,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随即,左良玉猛然停住身形,用通红的双眼直勾勾的盯着不知何时,也站在一旁,有些惊慌的黄澍道:“本帅,本帅要率军东下应天!清君侧,诛乱党!!!”
“啊?!!!!!”惊慌的黄澍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冷汗顺着他的额头不住的滑下。
“左良玉要造反了!!”这是御史黄澍此刻内心唯一涌上来的想法。
而他作为第一个得知左良玉有这种想法的人,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种路,要么加入左良玉“清君侧”的阵营,要么死!
所以再没有挣扎多久,黄澍就痛快的加入到了左良玉的阵营内。
他一骨碌爬起来,对着左良玉说道:“大……大帅,没错!这圣旨就是假的!下官跟着大帅,一起去应天!”
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左良玉哈哈一笑,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随即转过身去,对着门外的亲兵大声命令到:“让所有营中将领来本帅这里!本帅有重要军令通知!”
“是!”
……
长江之畔,武昌军府内外,一派山雨欲来的肃杀景象。
左良玉虽病体沉疴,他面色苍白强撑着双手拄剑站在高台上,眼中却燃烧着最后的、近乎偏执的火焰。
以“清君侧、诛乱党”为名的东征,已不再是计划,而成为了正在执行的现实。
整个左家军军营如同一个庞大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开始了全力的运转:
首先是大义名分的构建与舆论的煽动。
黄澍等人日夜赶写檄文,文中极力痛斥南京朝廷有人“奸佞误国、蒙蔽圣听、颠倒黑白,假传圣旨!”,将崇祯皇帝给李自成颁发圣旨,分封他为秦王的事件与朝政的腐败尽数归咎于崇祯皇帝左右乱党祸国,一个荼毒大明朝廷数十年的流贼怎么有资格当大明朝廷的秦王殿下?这不是假传圣旨是什么?!
而将左良玉的举动粉饰为“奉崇祯皇帝密诏”的忠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