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侥幸逃出来的小艾辗转来到了包母家。包拯和包母听完她的遭遇,包母疑惑地问道:“小艾,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小艾摇摇头,眼里带着几分茫然:“我也不知道,我很害怕,抬头间看到窗外有一个鬼影飘过,我吓得闭上了眼睛。
突然,一只冰冷的手把我拉了起来,我吓得昏了过去……当我醒过来的时候,已身在百鬼竹林外,我就马上逃了出来!”
“那你有没有看清救你的是什么人?”
“我太害怕了,我不敢看……不过我觉得,真好像是鬼——”
“鬼?不可能吧?”
“是真的,我向那些夜叉神像求救的时候,那个她就出来了!”
“真的?”
这时包拯气愤地说道,“不管真的假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个高丽太子!身为太了,目无法纪,欺压民女。不行,我一定要找公孙大人评评理,为你讨回公道!”
“包拯没用的!”包母连忙拦住了他。
“娘,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他们怎能如此欺辱一个弱女子!”
包母轻轻叹了口气:“儿啊,你说的理是对的,可这世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事,又何曾真能处处落到实处?”
“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
“儿子,你见势不趱,见威不惕,娘很高兴——”
她先肯定了包拯的心意,随后细细给他分析起眼下的形势——高丽使团在此,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事端。
“更何况这公孙大人向来胆小怕事,你要他为小艾主持公道,那是痴人说梦”
一旁的小艾也红着眼眶劝道:“包大哥,多谢你有心,只是我不想再节外生枝了,就算小艾命苦吧?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能让沈大哥知道这事,他现在还在保卫他们,如果让他知道后,万一发生什么事那就不得了了……”
她话说到最后,声音微微发颤,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她与沈良之间,原是有情意的,只是那层窗户纸,谁也没先捅破。
包拯听了母亲和小艾的话,虽仍有不甘,却也只得按捺住火气。小艾谢过包家母子,便起身离开了。
她一路回到那座破庙,对着空荡的殿宇虔诚的拜了拜:“多谢女鬼娘娘方才搭救。”
话音刚落,暗处突然窜出一人,正是高丽的朴将军。
他趁小艾不备,伸手在她后颈一砍,小艾顿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朴将军将她扛在肩上,径直送到了高丽太子的房间。
太子见小艾被送来,脸上立刻露出得意的狞笑,伸手就要去扯她的衣衫。
就在这时,房内的烛火猛地一晃,骤然熄灭,周遭陷入一片漆黑。
一道鬼影如疾风般从眼前飘过,太子心头一紧,四处张望,那鬼影竟倒吊着从房梁上垂了下来,与他四目相对!
太子吓得“啊”一声尖叫,手脚并用地摔倒在地。
等他哆哆嗦嗦地爬起身,再看床上时,小艾早已没了踪影。
屋外的守卫听到动静冲了进来,只见太子独自缩在角落,指着窗外大喊“有鬼”。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一道黑影在窗外一闪,竟直直向上飘去,转瞬便消失在夜色里。
受了惊吓的高丽太子,见庐州知府公孙大人赶来,当即一肚子火气没处撒,对着他便吐槽起来:
“常说你们大宋人杰地灵,依我看,是人不杰地不灵,这庐州的女鬼,才是最‘灵’的东西!”
公孙策上前一步,沉声问道:“太子殿下,会不会是先前的刺客故技重施,装神弄鬼?”
太子顿时怒目圆睁:“本太子难道连人与鬼都分不清楚?就算是有人扮鬼,谁又有这般轻功——能直直地往天上飞?”
一旁的崔志浩见状,忙对公孙大人道:“公孙大人,眼下还是先回去安排好太子殿下的护卫事宜吧。”公孙策虽有疑虑,也只得领命告退。
可众人刚走出没多远,屋内突然传来太子一声凄厉的惨叫!
众人心头一紧,飞奔回房,只见太子已倒在血泊中,死状凄惨无比。
公孙策与沈良对视一眼,立刻喝止众人:“都退出去!任何人不得破坏现场!速速排查周遭可疑人员!”
随后,众人齐聚议事大厅。
高丽七皇子面色铁青,指着庐州知府便厉声斥责:“你这府尹是如何护卫的?我太子皇兄竟惨死房中!”说罢,竟拔剑要斩了庐州府尹,众人连忙阻拦。
幸好崔光浩及时按住七皇子的手臂,沉声道:“七殿下息怒!此事恐有蹊跷,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挑拨大宋与高丽的关系。”
七皇子怒气难平,最终撂下话:“限你五日内缉拿真凶,否则休怪我高丽不客气!”
高丽太子惨死的消息很快传开,李莲花与月瑶正在包拯家里,听闻此事,四人便一同赶往府衙。
衙役匆匆入内禀报:“启禀大人,逍遥侯与其夫人,携包拯母子在门外求见。”
公孙大人正愁案件棘手,闻言眼睛一亮,忙道:“快请!快请他们进来!”
片刻后,四人步入议事厅。
包母率先开口,神色凝重:“方才验过尸身,太子是被人严重抓伤,凶手手段极为凶残——他全身上下共有四十三处伤痕,最终因失血过多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