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少年包青天1(1 / 2)

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不是年少无知,只是不惧挑战。

凡事求个明白,算是本性难改,可以还你公道,我又何乐不为。

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疑惑解开,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叫我继续追寻。

你的一举一动我却倍加留心,只要真相大白,一切无愧于心!

月瑶与李莲花踏入这方新的天地后,便在江湖中行走。也知道了他们进入的是《少年包青天天》的世界。

两人虽不知道具体内容,但也听说过包拯、公孙策、展召三人的大致情况,还有五鼠、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物,以后皆是包拯的手下。

只是此时的他们应该还小,还没遇到彼此,而包拯和公孙策俩人应该快要参加科考了吧!

月瑶和李莲花俩人不仅武功卓绝,出手时迅疾利落,医术更是堪称神乎其技——

无论何种疑难杂症,哪怕是被断言无救的沉疴,到了他们手中,往往一颗药丸、数枚银针便能妙手回春。

久而久之,“神医夫妻”的名号便在江湖上传开,成了人人称道的佳话。

他们行走江湖时,总以一座四匹骏马拉着的莲花楼为居所。那楼精巧雅致,随走随停,故而江湖人也常以“莲花楼楼主”相称。

彼时的他们,在江湖中的声望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后来,经八贤王牵线,月瑶与李莲花向朝廷献上了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

这些作物耐旱易活、产量惊人,一经推广便惠及万民,为天下粮仓添了坚实保障。

因二人功绩卓着,皇上本欲授予高官厚禄,可他们素来向往自由,不愿为官场规矩所缚,执意推辞。

皇上感念其心意,又惜其才华,便特封李莲花为“逍遥侯”,并格外恩准:日后见君不必行跪拜之礼,全凭心意。

另又赐下一枚代表其身份的免死金牌。

旨意颁下,朝中官员竟无一人有异议。毕竟这爵位虽听着体面,却无半点实权,更不会干涉朝政,于他们而言毫无妨碍。

至于金牌更是无所谓,毕竟只凭两人献上粮种的功绩,只要不是造反的大罪,一生荣华基本无忧了!

反倒众人私下里都觉得,以献上救命粮种这般大功,只换一个虚名爵位,实在是委屈了这两位。

“果然是江湖儿女,洒脱得很,哪里在乎这些虚职。”众人这般想着,对二人的淡泊之心更多了几分佩服。

之后,月瑶与李莲花就在京城皇上赐下的府邸,小住了一段时间,将所有的事务安排的妥妥当当。

最后,细细叮嘱了老成持重的管家方伯后,便再次收拾行囊,驾着那座豪华的莲花楼,继续游历去了。

庐州城

一处酒楼的二楼围着不少人。

“素闻公孙公子棋艺精湛,我今日就以梅花易数里面的珍珑棋局来向你请教啊?”

“我要请教你的对联!”

“我跟公子猜几个谜语!”

被围在正中央面容俊逸的公子闻言,自信从容道,“既然三位公子这么赏脸,我公孙策恭敬不如从命!一起来吧!”

此言一出,引来周围人的一片议论。

“真是厉害啊……”

“我看吹吧,哪有人能同时应对三人……”

有夸赞的、有不信的,但公孙策仍坚持同时与三人对弈、联句、猜谜。

既然如此,刚刚的三人对视一眼,齐声道,“好”

很快棋局准备就绪,公孙策仔细观察后很快落子,与此同时,对面另一公子开始出联:

“上联:假山真鹿走。”一人刚出句,公孙策落子的手未停,已朗声对出:“死水活鱼游。”

另一人紧接着发问:“什么鱼不能吃?”他几乎没有停顿,自信答道:“木鱼。”

“再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公孙策漫不经心的答着,手中同时又落下一子。

“什么鱼不能死”

“生鱼,死了也叫生鱼!”说着落下最后一子“叫吃!”

众人闻言,向棋盘看去,“输了!三步就破了这个珍珑棋局。”

“好……”周围响起一片叫好声和鼓掌声。

不过片刻功夫,才华横溢的公孙策便将三人的对联、谜语一一破解,连那盘看似无解的珍珑棋局,也被他寻到了破局之法。

公孙策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却见一人快速地跑上楼来大声道:“快!楼下有热闹看!”

众人循声下楼,只见旁边的街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中间站着个少年,正对着一头肥猪“审案”。

“大家莫笑,且看我审这猪!”少年话音刚落,人群里便响起一阵低笑。

原来,街边卖炸油饼的老汉方才丢了钱,疑心是牵着猪路过的男子所偷。

可那男子嘴硬得很,梗着脖子道:“我不过是从你这里走过,从来没见过你这老头。猪也从这里走过,难道是猪偷的不成?”一句话堵得老汉哑口无言。

而这说要“审猪”的少年,竟真应了这话:“我也怀疑钱正是这头猪偷的。”这般奇谈,顿时引来了更多人围观。

恰巧月瑶与李莲花初入庐州城,见此处喧闹,也凑了过来——进城前,他们已将莲花楼收进了空间。

两人一眼便认出那“审猪”的少年,正是未来以断案闻名的包拯。

他身着浅灰色格子学院服,头戴黑色帽子,虽算不得面如黑炭,肤色却比常年劳作的农夫还要黝黑几分,额间那道浅色的月牙疤痕,反倒因此格外显眼,整个人却透着股神采奕奕的英俊帅气。

从围观者的议论里,两人弄清了前因后果,对视一眼,都对包拯接下来的举动多了几分好奇。

只见包拯先对着那男子拱了拱手,夸张道:“哎呀!看老兄你相貌堂堂,怎么会是小偷呢?”

男子闻言顿时高兴了,“哈哈哈哈,那当然了!”

“可是老伯的钱确实丢了呀!”包拯看了下老伯,又对男子疑惑地说道。

“对呀!”老伯着急应声。

男子也无话可说,遂急忙求助包拯“那怎么办?”

包拯大义凛然道:“我大宋乃法治之邦,绝不容许偷钱犯法之事。我很同意你老兄的说法呀,这头猪的嫌疑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