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饭香不怕巷子深(1 / 2)

晨光爬上老槐树的枝桠时,沈星河正蹲在院角劈松枝。

竹片刀起起落落,松脂的清苦混着晨露的潮气漫开,他鼻尖沾了点木屑,听见院门外传来三轮车的哐当声。

"小沈!"社区主任王阿姨的大嗓门先撞进来,"上个月说的'守灶人家'评选结果出来了!"她举着红本本跨进门,封皮烫金的"传统炊事文化保护"几个字在晨光里发亮,"你们家老屋是首户,这不,我把新挂历给补上——"

沈星河直起腰,看见她怀里还抱着摞印着"糊饭日"的挂历,封皮上的老屋门牌号红得扎眼。

前晚父亲摩挲灶心土的模样突然浮上来,他喉结动了动:"王姨,我爸那人您知道,怕是不爱凑这个热闹。"

"我知道,我知道。"王阿姨搓了搓手,声音放软,"可上回修缮时您拍的灶心土视频,在社区群里转疯了。

张奶奶说看着像她老伴儿走前砌的灶,李叔说闻着就想起他媳妇熬的红豆粥......"她指节叩了叩门框,"大家不是要看杂耍,是想摸摸自个儿心里的热乎气儿。"

院堂里传来搪瓷杯搁在木桌的轻响。

沈建国端着茶碗站在门口,蓝布衫洗得发白,袖口沾着昨儿筛灶土的灰:"王主任,我就一烧火的老头,有啥可看的?"

王阿姨刚要开口,沈星河先一步走过去,用沾着松脂的手背蹭了蹭父亲衣袖:"爸,妈当年不也常说'饭香不怕巷子深'?

咱们的火,该让人闻见了。"

沈建国的茶碗顿在半空。

他望着儿子发顶翘起的碎发——和二十年前那个蹲在灶前偷抓饭粒的小毛头一个模样。

喉间突然发紧,他别开眼:"要搞就按老法子来。

柴火得是三段干松枝,水得井水兑雨水,米得提前三小时泡......"

"成。"沈星河应得干脆,余光瞥见王阿姨偷偷比了个"OK"的手势。

筹备那三日,老屋像个被拨快的老座钟。

沈建国天没亮就去井台挑水,竹桶里浮着片梧桐叶——雨水要接在干净陶盆里,得等月亮爬上东墙才收。

林夏抱着一摞卡纸在院角写"灶语卡",笔尖沾了桂花蜜,说这样烧起来甜;沈星河蹲在灶前记火候,拿手机录父亲添柴的手势,又悄悄在笔记本上标"三亮三暗":松枝噼啪是第一亮,转小火压柴是第一暗......

"小夏,这卡片写'孙女考上大学'行吗?"张奶奶踮着脚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

林夏握住她的手:"您写'等囡囡回来吃锅巴'更好,火听了会帮您记着。"

仪式当天,巷口的青石板被踩得发亮。

沈星河搬着长条凳出来时,看见陈阿婆柱着拐棍排在最前头,白发在风里颤:"我就想闻闻,当年教小慧和灶心土时那股子糯米香。"

灶膛里的火"轰"地窜起来。

沈建国系着母亲的蓝布围裙,袖管挽到肘弯。

他往铁锅里倒泡好的米,手腕抖得极稳——像当年母亲教他时那样。

沈星河站在旁边举着扩音器,喉咙突然发紧:"第一把火要旺,松枝得架成三角......"

"暗了。"沈建国突然低喝。

沈星河抬头,正看见父亲闭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