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锅冷了,人还在(2 / 2)

“名字是火柴头,能点着火就行。”沈星河指了指天井里支着的旧铁锅,锅底的焦痕在阳光下泛着暖光,“你看,火早烧起来了。”

下午帮陈阿婆整理橱柜时,沈星河从最底层翻出个铁盒,掀开盖儿,二十多张饭票“哗啦”散在桌面。

票面上“前进厂食堂”的红章褪成了淡粉,“二两米饭”的字迹被油浸得模糊,边缘卷得像秋天的银杏叶。

“扔了吧?”他捏起一张,指尖触到票面上细密的折痕——是被人反复摩挲过的。

“留着!”陈阿婆的手比他快,把饭票一张张抚平,“下个月老味道日,咱们印‘糊饭券’,一人一张,凭票刮锅底。”她从围裙兜里摸出支红笔,在废纸上画了个小锅,“就印这个,再写‘刮口焦饭,暖个热乎’。”

沈星河盯着那幅简笔画,突然想起1998年深秋的早晨。

他攥着最后一张早餐券在厂门口转悠,卖豆浆的王伯喊他“小星来碗甜的”,可他转身去了小卖部——球星卡比热豆浆贵两毛,他想攒钱给父亲买瓶酒,好让他少喝两口闷酒。

“那时候想挣脱贫穷。”他轻声说,把饭票一张张夹进笔记本,“现在倒想留住点‘穷’味儿。”

陈阿婆没接话,只是把铁盒推到他手边:“留着吧,穷有穷的暖,富也得有富的热乎。”

临走时,夕阳把养老院的砖墙染成橘红色。

沈星河走到院门口又折回来,就见林夏蹲在炉边,面前摆着一堆彩纸。

她对面坐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用手语比“烟”——两根手指往上翘,像极了锅冒热气的样子。

林夏拿起一张黄纸折出锅沿,又撕了截红纸当火苗,小女孩立刻抢过去,举着纸锅往炉口凑。

火星子窜起来时,她咯咯笑出声,手指点着纸锅,又按在自己心口。

沈星河摸出手机想拍照,镜头里却映出地上两道重叠的影子——林夏的影子发梢翘着小卷毛,小女孩的影子扎着羊角辫,都叠在那只铝饭盒上。

那是母亲的饭盒,盒盖上有道凹痕,是前世他摔的。

手机震动,林夏发来照片:小女孩举着纸锅,脸蛋贴在炉壁上,眼睛弯成月牙,手比着心形。

他望着照片里跳动的光斑,突然删掉刚写了一半的“做木架摆饭票”,改成:“明天带胶水,帮她们贴墙报。”

晚风掀起他的衣角,远处传来护工喊“收衣服啦”的声音。

沈星河把手机揣进兜里,转身往家走。

路灯次第亮起时,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饭票,纸角硌着掌心——像极了1998年那张早餐券的触感。

第二天清晨,沈星河蹲在玄关翻工具箱,胶水、硬纸板、彩笔整整齐齐码在纸盒里。

窗外飘进桂花香,他忽然想起林夏昨晚发的语音:“墙报要贴在炉边,小女孩说,纸锅要和真锅挨着。”

他把彩笔往兜里塞时,最底下露出截蓝线——是从陶罐里掉出来的。

阳光透过窗纱照在蓝线上,像极了昨晚陶罐口露出的那截。

他笑了笑,把蓝线也揣进兜里,转身锁门时,听见楼下传来清脆的敲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