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员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既然这样,不如找些混混儿,悄悄去查探他们三家的粮仓位置……”他比划了一个点火的动作。
“不可!这有伤天和,城中的百姓怎么办?”钱员外立刻反对,神情颇为纠结。
“钱伯通,你太妇人之仁了!你知道吗?如果我们仓库里的粮食不能尽快全部卖出,你觉得大皇子会放过我们?刘泊司会放过你?”孙员外怒斥道。
钱员外心中懊悔,暗恨自己为何当初会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钱伯通,如果你不想参与,我也不为难你。到时候你自己去找大皇子的使臣解释吧。”赵员外挥手示意他离开,言下之意是如果不合作,就请滚蛋。
钱伯通踌躇良久,最终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他知道一旦出去,赵员外和孙员外很可能会在刘泊司面前极尽可能的抵毁自己。
“这就对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他们三家粮仓的具体位置。如果任由他们这样继续销售下去,一天两天或许还能压住其他粮商不降价,但时间久了,我就真的控制不住了。”赵员外低声抱怨,因为他发现有些外地来的粮商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试图降价竞争。
与此同时,在舟航城的一家客栈里,小六子走进客房,向一名男子汇报道:“大人,那些人刚刚去了城中的赵府。”
男子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小袋米递给小六子:“你看看,这是我在上官府的粮铺中所买到的米,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六子接过仔细端详许久,却不得要领:“大人,我看不出这米有什么不同啊。”
男子笑了笑:“不只是你,就连我一开始也没发现。若非今天听杏仁堂的周大夫提起,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这米到底有什么玄机?”小六子疑惑地追问。
男子耐心解释道:“大米的形状和香味因产地而异。越靠北的地方,稻米通常更圆润,香味也有所不同。你闻闻这米,是不是觉得它比我们在京城吃的米更加香浓?”
小六子依言嗅了嗅,果然察觉到一股独特的香气:“嗯,确实如此!这米好像比我们在京城吃的米还要香。”
“不仅如此,这米还细长,是典型的广南道稻米特征。而我们这次赈灾所用的粮食主要来自山南道和闵北道,那些粮种应该更为饱满圆润。”男子结合自己的经验分析道,他曾担任广南道提督,对各类稻米极为熟悉。
“大人的意思是说,这三家粮铺卖的根本不是朝廷发放的赈灾粮?”小六子顿时感到失望。
男子谨慎地点点头:“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家所售的粮食很可能与朝廷赈灾粮被劫无关。毕竟,朝廷赈灾粮是我此次下来调查的重点,绝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