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宴新科,聚杏园(1 / 2)

殿试后第二日,暮色四合。

金陵城外的皇家别苑杏园,早已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此园乃皇家私产,专为恩赐有功之臣或举办盛大庆典所用。

园林沿一弯活水而建,流水潺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假山之间。入夜,数百盏特制的羊皮宫灯被高高悬起,灯火通明,将整个园林照得如同白昼,光影落在水面上,随着微波荡漾,如梦似幻。

长长的宴席沿着曲水流觞的溪岸一字排开,席上早已摆满了御膳房精心准备的佳肴。水晶肘子、蟹黄包、烤乳鸽、八宝鸭……山珍海味,水陆毕陈,琳琅满目。更有盛在琉璃杯中的琼浆玉液,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园内洋溢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喜悦。

一百二十名新科贡士,此刻皆已换上了崭新的襕衫,三五成群,散落在园中各处。他们或凭栏远眺,或举杯相庆,或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意气风发的神采。

无论最终名次如何,自走出集英殿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已是“天子门生”,从此鲤鱼化龙,前程似锦。这杏园赐宴,便是皇恩浩荡的明证,是他们踏入仕途的第一份荣耀。

“诸位,明日传胪大典之后,我等便要入朝为官,当真如在梦中啊!”

“哈哈哈,同喜同喜!日后你我皆为同僚,当互相扶持!”

“来,满饮此杯,不醉不归!”

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夹杂着畅快的笑谈,在园林中此起彼伏。

园内的气氛正热烈时,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陈锋、赵景行、裴宽三人联袂而至。

当陈锋的身影出现在杏园入口的灯火下时,原本喧闹的园林,竟出现了刹那的寂静。

正在高谈阔论的士子,话到嘴边,顿住了;正在举杯对饮的同年,酒杯停在半空;就连水榭上抚琴的乐师,指尖的动作似乎都慢了半拍。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敬佩、是嫉妒、是好奇、还是审视,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那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身上。

他,就是这场宴会毋庸置疑的中心。

这份寂静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被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

“哈哈,陈会元来了!”

此次宴会的主持者,礼部尚书李时中竟亲自从主位上起身,满面春风地迎了上来。

李时中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臣,面容清瘦,留着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山羊须,在朝中向来以中立持重著称。他快步走到陈锋面前,极为亲热地拉住陈锋的手,仿佛在看自家最得意的子侄。

“陈会元,殿上风采,老夫至今思之,仍觉心潮澎湃啊!陛下对你,可是赞不绝口!”

陈锋连忙躬身行礼:“尚书大人谬赞了,晚生愧不敢当。”

“诶,当得,当得!”李时中摆了摆手,拉着陈锋便往里走,“来来来,今日你是主角,请上座!”

他竟直接将陈锋引到了离主位最近的首席。

这个位置,通常是为未来的状元郎准备的。

陈锋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恭敬地说道:“尚书大人谬赞,学生愧不敢当。今日得与诸位同年共沐皇恩,已是三生有幸。”

他并未立刻落座,而是侧过身,对着身后略显局促的赵景行与裴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时中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哈哈一笑,对赵景行和裴宽道:“赵公子,裴公子,不必拘谨,都请入座吧。今日你们三人,可都是我大乾未来的栋梁之材啊!”

三人这才依礼落座。

首席之上,陈锋居中,赵景行与裴宽分坐其左右。

他们刚刚坐定,立刻便有无数贡士端着酒杯,如同潮水般围了上来。

“陈兄!小弟敬你一杯!殿上之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陈会元,在下青州李德,日后入朝为官,还望陈兄能多多提携,不吝赐教!”

“‘但使龙城飞将在’,陈兄之诗,当真气魄雄浑!我辈读书人,当有此等胸襟!请满饮此杯!”

恭维之词,不绝于耳。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背后,藏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思。

陈锋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应对。对每一位前来敬酒的同年,他都起身回礼,言辞谦逊周到,既不显得倨傲,又自然而然地保持着一份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他并没有独享这份荣耀,而是巧妙地将大部分前来敬酒的人,引向了身边的赵景行和裴宽。

“诸位过誉了,陈锋不过是拾人牙慧,侥幸而已。要说才学扎实,还得是赵兄,其策论稳重周详,方是治国之正道。”

“这位是裴兄,其人品学兼优,文章风骨,最得徐公赏识,日后前途,亦不可限量。”

他这番举动,既全了赵景行和裴宽的面子,也让周围的人觉得他谦逊大度,不骄不躁,心中好感更甚。

如此一来,大多数前来敬酒的人,也不好厚此薄彼,纷纷向赵、裴二人敬酒问好。

赵景行坦然接受着众人的祝贺,应付自如,尽显世家子弟的风范。

而裴宽,则显得有些局促。他从未经历过这等众星捧月的场面,面对一杯杯敬来的酒,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他有些手足无措,只能一杯杯地喝下去,不一会儿,脸就红得像煮熟的虾子。

相比于周围的喧嚣,陈锋他们这一席,显得更为沉静,但却无疑是全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