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审计司立威第一刀竟砍向寒门(2 / 2)

尤其是寒门阵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前一秒他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结果下一秒,审计司的刀竟然砍到了自己人头上?

“怎么会……张员外郎可是太子殿下赏识的人!”

“审计司是不是搞错了?”

“戴尚书未免太不近人情!”

“这才几天?他们怎么就……”

有人痛心疾首,有人惶惑不解,但更有人感到了莫名的寒意。

消息第一时间报到了东宫。

李承乾正在批阅关于推进官员轮换制的奏疏,闻听此事,手中的朱笔猛地一顿,一滴殷红的墨汁滴落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来。

太子愕然抬头,看向前来禀报的马周,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道:“……证据可确凿?”

马周神色凝重,缓缓点头:“戴尚书亲自审验过,账目,票据,证人证言,一环扣一环,抵赖不得。”

“那姓张的员外郎……也已初步认罪!”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攫住了李承乾。

有被背叛的愤怒,有用人失察的羞愧,更有一种理想主义被现实狠狠撞击后的茫然与刺痛。

他一直以为,寒门学子历经困苦,得官不易,理应更加珍惜,更加清廉。

为何……为何权力到手不过数月,便也迅速堕入这贪腐的泥沼?

他猛地站起身,在殿内烦躁地踱了几步,拳头握紧又松开。

愤怒之后,涌上心头的是沉重的压力。

审计司是他极力赞同设立的,戴胄是他敬重的直臣,如今查出了案子,难道要因为涉及的是“自己人”就去干预?

那他与包庇世家的昏君有何区别?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想起赵兄此前也曾说过,“寒门未必不会成为新的门阀”。

当时听着觉得是警醒,甚至还觉得就算寒门子弟,也肯定很久之后了。

可此刻的太子,才真正体会到赵兄当时话中的含义。

“马周!”李承乾停下脚步,声音恢复了太子应有的冷静,却带着一丝疲惫,“立刻从东宫属官,还有那些通过实证取德考察,尚未授官的候补学子中,再遴选一批绝对可靠,精通数算之人。”

“背景要彻查三代,并由你亲自面试。”

“选出来后,全部补充进审计司!”

说着,他目光锐利起来:“告诉戴尚书,审计司办案,一视同仁,不必有任何顾虑!”

“无论查到谁,无论出身如何,但凭实证说话!”

“东宫,绝不会成为任何贪腐行为的护身符!”

“是!殿下!”马周深深一揖,眼中流露出敬佩。

殿下能迅速从情绪中挣脱,做出最理智和坚定的抉择。

这份成长,远超他的预期。

两仪殿内,李世民看着戴胄送来的密奏,上面详细列出了初步查出的几名寒门官员的罪证。

他的脸色同样不太好看,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

痛心之余,却也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无奈。

赵牧又一次说对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朱笔批红:“依律严办,绝不姑息。”

“审计司一应所需,各部皆需配合,不得阻挠。”

放下笔,他望着殿外灰蒙蒙的天空,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清扫积弊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漫长和复杂。

但这第一步,必须迈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