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强扭的瓜不甜。(2 / 2)

春色难防 久岚 2904 字 3个月前

再温和宽厚也是帝王,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太皇太后道:“我替他选了一位才貌双全的皇后,满京城都没有能越过她的,可阿昉不愿……若是他生母去得早,我哪里要操这份心?我一心为他,他却不领情。”

秦瑀了悟:“您是说那位李姑娘吧,我昨日见过她,确实十分出色,不过圣上可能也有自己的理由。祖母,要不我去劝劝他吧?”

“他岂会听你,还是别费心了!”

但秦瑀仍然去了延和殿。

秦昉赐座。

“祖母昨日没用晚膳,今日有些不适,臣去看过了。”

秦昉知道与自己有关,问道:“可有大碍?”

“无碍,只是心病。”秦瑀将太皇太后的话一五一十告诉秦昉,“我知道圣上娶妻有自己的准则,只是祖母确实是一片心意,圣上态度或许应该柔和一些,这样祖母便不会太过生气了。”

他竟全数告知,秦昉有些意外:“多谢堂兄提醒,我确实是不够委婉。”

秦瑀一笑:“父亲在世时常提起祖母,说祖母的脾气其实像孩子,圣上要学会哄哄祖母才行。”他道,“等会臣帮圣上先去哄一哄,这样圣上再见到祖母时也会轻松一些。”

“多谢。”秦昉说了两次感谢。

秦瑀瞧了一眼御桌上堆满的奏疏:“臣告退了,不耽误圣上,不过圣上是该注意身体,哪怕不是为自己,为天下百姓您也得保重。”

他原本就生得清俊出尘,此时温柔地关切一句,真让人觉得暖心,秦昉起身相送:“劳烦堂兄了。”素未谋面的人,竟要让他为自己跟祖母的事而费心,他有些抱歉。

秦瑀躬一躬身,退出了延和殿。

太监范洪常陪伴秦瑀左右,帮他管理文书,印玺等物,惊讶道:“瑞王殿下原来这般热心,奴婢真没想到……如今看来,幸好太皇太后娘娘挽留他,有他在,能缓和下圣上跟娘娘的关系。”

秦昉若有所悟:“难怪津州的百姓都对他赞颂不已。”

许是他很会为百姓着想,可惜藩王身份,不能封官,光是治理一个津州有些大材小用。

然而秦瑀并没有立刻去慈安宫,而是等到傍晚,带着一盘焦鸡去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幼时是在扬州长大的,这道焦鸡原是扬州一位官员家的秘传美食,后来才泄露出去,太皇太后便喜欢吃焦鸡,闻到香味就感觉饥肠辘辘了。

张嬷嬷又再次惊讶:“瑞王殿下竟然知道您的喜好。”

“定是阔儿告诉他的,阔儿从来都很孝顺。”太皇太后想起次子,眼眶又不免发红。

三个儿子里,次子是最明白她的,每回她想做什么,想吃什么,他都能提前预知,帮她安排,可惜啊,她这个母亲没有办法帮他,谁让他是次子呢。

“祖母,您多少吃一点吧,你若是病重了,圣上定会无心朝政,可大燕百姓都指望着圣上呢。”秦瑀将焦鸡放在桌案上,“孙儿陪您一起吃如何?”

太皇太后冷哼一声:“他不是一直在延和殿吗,哪里就无心朝政了?”

秦瑀道:“我去拜见圣上时,圣上懊悔不已,与我说,他虽非故意忤逆,可到底伤了您的心,如今也不知如何弥补,圣上很是彷徨。”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太皇太后愤然道,“我是不想再见他了。”

“祖母,您为圣上好谁都明白,李姑娘也是万里挑一,可向来强扭的瓜不甜,若圣上真娶了李姑娘,您觉得他们会夫妻恩爱吗?到时圣上未必不会纳妃,如果那妃子得他欢心,李姑娘的地位也是摇摇欲坠的,你为此又要与圣上闹得不欢,如此循环,终不是好事。”

太皇太后一怔。

她还真没考虑过将来的事,不过依秦昉的性子,他不至于会宠妾灭妻吧?

“阿昉不是贪色的人。”

“可圣上不喜李姑娘是事实,您若强迫圣上娶她,圣上纵有孝心也难免不会减损,您又怎知,他在将来不会后悔?祖母,您跟祖父伉俪情深,祖父待您如珠如宝,伯父与伯母也是,都是两情相悦的,轮到圣上,却要他娶个不合心意的姑娘,对圣上也不公平。”

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

是啊,她与丈夫夫妻恩爱,她的长子与长媳也是如此,秦昉都看在眼里,他许是对此甚有憧憬,难怪执着于喜不喜欢,太皇太后长叹一声。

如此看来,是她苛求了。

“阿瑀,难为你这么替阿昉着想,只是阿瑶……我一早视她为儿媳,岂不是要辜负她?”

“李姑娘能得您栽培,福气不浅,您怎是辜负她?要辜负也是圣上,您退一步,圣上会记得这份恩情的,将来定会更信赖您,善待李家。”

她想让李瑶为后,原是为了巩固娘家势力,但秦昉不愿,她强迫不了,毕竟是已经登基的天子,有道是孩子长大了翅膀就硬了,当时这孙儿面对她时明明都已经出了汗,却还是强撑着,可见他早有决定,难以撼动。

或许就如秦瑀所说,不如借此让秦昉觉得辜负自己,省得闹到更坏的地步。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太皇太后看着他,“唉,可惜你父亲不在了,不然不知该多欣慰。”

秦瑀露出伤怀的神色:“父王临走时也在惦念您,说不能再尽孝,是最遗憾之事。”

太皇太后心头一痛。

秦瑀道:“今日陪您吃一顿晚膳,明儿我也该回津州了。”

“这么快?”太皇太后怎么舍得,“我不是让你多住几日吗?”

“别的藩王都已离开,唯独留下我恐怕不好,就算您跟圣上不介意,官员们也会非议的。”秦瑀半蹲在太皇太后面前,“祖母,您别挽留了,我此趟过来见您安康,见圣上贤明,已经很是满足。我这二十二年都在津州,往后娶妻生子也在津州,明日一别,余生恐不会再见,唯愿您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

这段话说得太皇太后几乎流泪。

她想到了已是阴阳两隔的次子,他当初就藩时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便是皇家亦有规矩,有些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太皇太后彻夜难眠。

但到次日,她有了一个主意:秦瑀二十二,还未成家,她可以帮他择妻啊。

起初她想过将李瑶直接嫁给秦瑀,但这样的话,恐怕有些折辱这孩子,好似将别人不要的东西硬塞给他。再说,秦瑀封地在津州,李瑶嫁过去,她不太舍得,毕竟看着长大的。另外她心存一些侥幸,因要择妻,必然得把京城有才有貌的姑娘召入宫过目,万一秦昉发现一个个都不如李瑶,指不定又同意立她为后了。

那就是一箭双雕!

太皇太后又兴奋起来。

早上秦昉过来辞行,她笑着道:“阿瑀,等定亲之后再走吧……你在津州那么多年,我这祖母没尽过本分,这次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操办好你的终身大事。”

秦瑀大为惊讶:“祖母,这恐怕不妥,娶妻一事不可儿戏,怎能……孙儿不是说您儿戏,是不想浪费您的时间,还是让孙儿回津州……”

太皇太后笑了:“傻孩子,什么浪费时间,我就愿意做媒人。你别担心什么非议,我一早派人同圣上说了,他也同意你留下。”

秦瑀显然有些无措,半响道:“倘若真没有妨碍您跟圣上的话,此事于臣来说,当然是荣幸。”

“那就好!”太皇太后因为秦昉而生出的郁气消失殆尽,精神抖擞地要为秦瑀张罗定亲了,问道,“阿瑀,你在津州没有意中人吧?”

“没有。”

想来也是没有,不然早就告诉她了,太皇太后又问:“那你可有什么要求?比如擅弈棋,我知道你棋艺出众,有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平日里也有情趣,又或者,弹琴?”

“孙儿不曾细想过,您突然一问,都不知如何回答。”秦瑀脸庞微微发红,“您替孙儿做主吧。”

真是个乖孩子,太皇太后喜笑颜开,更喜欢秦瑀了,当然也更想替他选一位才貌双绝的妻子。

只是京城除了李瑶外,还有没有这样的姑娘呢?她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宋春汐的身影,侧头问张嬷嬷:“宋家,宋仁章还有一个女儿吧?”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2100:33:45~2023-04-2200:09: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好有爱啊14瓶;kxxkxx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