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强扭的瓜不甜。(1 / 2)

春色难防 久岚 2904 字 3个月前

太皇太后寿诞之后,其他藩王自觉地都回了封地,剩下两位,瑞王,昌王还留在京城。

瑞王是因为太皇太后挽留,昌王是出于厚脸皮。

得知他还在,太皇太后大发雷霆,让秦昉立刻赶昌王出城。

昌王在秦昉面前装样:“圣上,臣其实是为圣上考虑,臣侄儿还在,臣若是走的话,会惹人非议啊,文武百官会说圣上没有做到一视同仁。”

秦昉大致也了解昌王了,昌王并非无理取闹之徒,他表面上是无法无天,胡作妄为,但济州百姓并无怨言,朝中直臣譬如宋仁章等也不曾弹劾过昌王。在他看来,这位三叔的性子更似个孩子,做得事让人头疼但并不会危害大燕,只是,他也不能纵容昌王。

昌王在的这阵子,皇祖母真是遭罪了,如此下去恐折皇祖母的寿命,秦昉沉下脸道:“皇叔若不想被押解去济州的话,朕劝你速速离去。”

多日来都不曾见秦昉动怒,昌王反倒一笑:“圣上真下得去手?若臣违抗呢?”

“违令者,斩!”秦昉喝道,“王乔!”

王乔是禁军统领,闻言立刻走入殿内。

他带了十位禁军,个个身材魁梧,手持长剑。

“看着他收拾行李,申时之前若不出宫,立时斩首。”秦昉下令之后便欲离开。

昌王这才感觉秦昉的认真,他忽然笑了起来:“好啊,阿昉,好啊!”

为何要夸好?秦昉惊讶地回过身。

昌王道:“如果圣上对谁都能像对臣一样,臣就放心了。”他毫无征兆地跪了下来,给秦昉磕了三个头,“臣给圣上添麻烦了,臣这就离开,不过圣上,您一定要记得臣说过的话,臣真是为了您好啊!”

秦昉:“……”

听闻昌王已经出了京城,太皇太后抚着胸口吐了口浊气出来,以后哪怕要死了,她也不会再召昌王入京,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见昌王!

张嬷嬷见状,忙又找了救心丸出来。

“您可以安心了。”

太皇太后服下药丸:“还不能。”她吩咐张嬷嬷,“请阿昉晚上来慈安宫用膳。”

“是。”张嬷嬷添了一句,“瑞王殿下呢?”

“他昨日喝酒伤了身子,让他歇着吧。”

“是。”

就算没有太皇太后相请,秦昉得空也会陪皇祖母用膳,是以傍晚,他便从延和殿直接过来了。

太皇太后瞧着秦昉略微瘦削的脸颊,关切地道:“你别什么都学你父亲,你父亲便是没有节制,宵衣旰食,才会得了重病。社稷要紧,你的龙体更要紧,若是龙体亏虚,群龙无首,到时如何呢?你不能仗着年轻不当回事!”

祖母连续失去了丈夫,儿子,很是悲痛,秦昉忙道:“孙儿往后一定注意,不让您担心。”

太皇太后点点头,而后一笑:“阿昉,你可知你如此沉溺朝政之事,是为何?”

秦昉道:“孙儿是谨遵父皇教诲,将天下百姓……”

“哎呀,”太皇太后摆手打断他,“你是因为没有立后,等你有了妻子,你就会改了,往后又有龙子龙女,你自然会愿意往内宫跑。只要选个身子康健的皇后,不像你母后这般早逝,你就不会学你父皇了。”

原来说这些全是为了封后,秦昉一阵沉默。

他一直都知道皇祖母想要他娶李瑶,只不过当时父皇尚在世,不管娶不娶,一切都由父皇做主,用不着他出面,可谁想到父皇竟英年早逝。

而今这件事终于要由他来决定了。

秦昉道:“孙儿暂时不想考虑终身大事……再等一年半载吧,好让朕对父皇多尽孝心。”

太皇太后不解:“你封后才是对你父皇尽孝啊,不然你父皇在天之灵,恐怕会担心皇家的子嗣。阿昉,你二十一了,你不着急,官员们也着急,百姓们都在纷纷议论,猜测你会封谁为后。你知道,太子是国本,无本不立,你应该尽快成亲,给大家一个交代!”

语气里隐隐已带了压迫之意。

秦昉见拖延不成,只得道:“容孙儿再考虑考虑,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皇后是现成的,怎么不是一蹴而就?太皇太后扬声道:“阿昉,阿瑶难道不配你吗?你与她青梅竹马,都清楚对方的底细,再没有比阿瑶更好的人选。”

这简直就是在命令了,秦昉额角微微出汗。

他的这位皇祖母,陪伴了三代帝王,除了皇祖父外,他跟父皇都是在皇祖母的注视下登基的,是以他天生地对皇祖母有些敬畏,所以父皇驾崩后,皇祖母在今年又开始召李瑶入宫时,他没有阻止。

说不出口,也怕伤皇祖母的心,只是这样拖着,终究是到了尽头。

秦昉的手指在袖中握紧,声音有些低哑,仿佛嗓子是被堵住了:“请恕孙儿不能封李姑娘为后。”

“什么!”太皇太后此前是有预感,可没料到他竟然真的说出口,“阿瑶有何不好?你为何不肯?”她脸色微沉,“总得有个理由吧?”

秦昉清一清嗓子:“孙儿不喜欢她。”

“为什么?她哪里不好?”

“没有不好,孙儿只是……”

“只是什么?”太皇太后大袖一挥,扬起阵风,往前跨了一大步道,“阿昉,你糊涂啊!历代帝王封后哪有什么喜不喜欢,只有合不合适,阿瑶便合适你,她除了精通琴棋书画外,也可以听你谈论国事,为你分忧,她甚至学了医理,你若不满意,我还可以让她学别的。”她声音渐渐柔和,将手搭在秦昉肩头,“阿瑶会是个合格的皇后的,你心里清楚。”

秦昉身子微微一摇,额头的汗忽地滴落。

看他汗津津的样子,太皇太后嘴角微扬,取出手帕给他擦汗:“阿昉,我岂会害你呢?当初你刚出生,我便让你父皇立了你为太子啊。”

仿佛他之前的太子之位是皇祖母给予的一样。

可父皇是个有主见的帝王,不然皇祖母也不至于要在父皇驾崩之后来为难自己。

秦昉闭了闭眼睛:“请皇祖母责罚!”

“你……”太皇太后大怒,她说得这些道理,他听不明白吗?她实在不知道这孙儿为何不肯娶李瑶。

喜欢,呵,太皇太后心想,也没见他喜欢哪个女子。

他若能说一个出来也罢了!

分明是不肯听令于她,太皇太后拂袖去了侧殿。

这顿晚膳是不可能再吃了,秦昉转身离开慈安宫。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巨响,好似是什么大件的瓷器被打碎。

皇祖母气得狠了吧?

可他真不想勉强自己娶李瑶,李瑶没什么不好,但若是他娶了,只怕会对不住她。李瑶应该嫁一个能真心欣赏她,喜欢她的公子。再者,李家也不该再出一个皇后了,他的舅祖父其实哪有能力胜任江宁布政使,父皇当年已经给予李家太多,所以父皇也不想他立李瑶为后。

秦昉挺了挺腰板,大步走向延和殿。

太皇太后没吃饭,次日便卧床不起。

瑞王秦瑀忙来探望。

“昨日发生什么了?昨日白天还见祖母好好的。”

张嬷嬷叹一声:“奴不好说,请您稍后,奴问问娘娘可愿见您。”

秦瑀便在外面等着。

不一会,张嬷嬷请他进去。

太皇太后并没有真的病了,只是气得没有胃口,瞧见瑞王,跟孩子般的委屈,哭诉道:“阿瑀啊,幸好有你在,不然我都不知跟谁说话,阿昉已经不待见我这个祖母了!”

秦瑀惊讶:“祖母,您是不是误会圣上了?圣上性子这般温和宽厚,怎么会如此对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