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章:归途启程
一、典籍整理细核查
基辅驿馆的案上,整齐码放着二十余册厚重典籍——这是东正教主教尼古拉特意回赠萧虎的礼物,包括希腊文《圣经》抄本、东正教教义注释、宗教仪式规程等。萧虎戴着细麻布手套,指尖轻拂过泛黄的羊皮纸封面,纸张边缘因年代久远已微微卷曲,封面用红漆绘制着十字架与橄榄枝图案。“这些典籍既是宗教文献,也是西域文化的载体,需妥善保管,带回中都后呈给翰林院,供学者研究参考。”他对郭敬之道。
郭敬之捧着一册《教义注释》,逐页翻看:“主教特意让人在每册典籍后附上俄文简介,属下已将简介翻译成汉文,抄录在另一张纸上,与典籍一一对应。比如这本《圣礼详解》,记录了东正教洗礼、婚礼等仪式流程,简介中注明了‘与大元婚俗的差异’,便于中枢理解。”萧虎点头,让他将汉译简介夹在对应典籍中,避免混淆。
为防止典籍在途中受损,萧虎特意让人取来厚实的毡布与桐油布。他示范着将典籍分为两箱存放,每册之间垫上软棉纸,箱底铺三层毡布,顶层覆盖桐油布防潮。“两箱典籍分别由你和孙和携带,骑马时放在马鞍两侧的特制木箱中,不可堆叠重物,每日宿营后需开箱检查,确认无受潮、磨损。”萧虎一边摆放典籍,一边叮嘱。
赵全走进驿馆时,正见萧虎与郭敬之整理典籍,便上前道:“将军,基辅商队首领彼得派人送来消息,说愿与咱们同行至伏尔加河,他们的商队有五十余人,可相互照应,抵御盗匪。”萧虎闻言,暂时放下手中的典籍:“彼得的商队熟悉沿途路况,同行甚好。你去回复,明日辰时在北门外汇合,咱们按原路线出发。”
二、领主饯别显诚意
启程前一日午后,米哈伊尔在基辅王宫设饯别宴。萧虎带着郭敬之赴宴,王宫大厅内已摆好长桌,桌上陈列着烤鹅、熏鱼、蜂蜜蛋糕等基辅特色食物,墙角的铜炉里燃着松脂,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米哈伊尔身着绣金锦袍,站在厅门迎接,见萧虎到来,上前握住他的手:“将军此去路途遥远,这桌便饭不成敬意,愿将军一路平安。”
宴席上,米哈伊尔频频举杯:“自将军来基辅,不仅达成通好协议,还与主教论道传为佳话,基辅百姓都知晓大元使节的气度。日后商路往来,我定按协议保障大元商队安全。”萧虎回敬道:“主公的诚意,我已尽数带回,中枢定会感念。若基辅有需,比如引进中都的瓷器烧制技艺,可派工匠赴中都学习,中枢定当支持。”
酒过三巡,米哈伊尔让人捧来一个皮质行囊,递给萧虎:“这里面是基辅的貂皮十张、蜂蜜二十罐,貂皮可抵御漠北风寒,蜂蜜便于储存,途中可冲水饮用。另有一封给金帐汗国大汗的信,烦请将军转交,信中已说明基辅恢复岁贡之事,望大汗既往不咎。”
萧虎接过行囊,郑重道:“主公放心,信件定能安全转交。我也有一物相赠——这是中都的活字印刷版一套,可用于印制文书,比手抄更高效,望能助基辅实务办公。”米哈伊尔接过印刷版,见上面刻着整齐的字母,大喜过望:“多谢将军厚赠,此物定当妥善使用。”
三、主教赠言寄期许
饯别宴后,萧虎特意前往圣索菲亚大教堂,向主教尼古拉辞行。教堂内静悄悄的,尼古拉身着白色祭服,正站在祭坛前整理经书。见萧虎到来,他放下经书,引着萧虎到侧厅落座,侍女端来温热的奶茶。“听闻将军明日启程,我已让修士将典籍备好,另赠你一本《祈祷文汇编》,途中若遇险阻,可焚香祈祷,愿神保佑你平安。”尼古拉递过一本小巧的牛皮封面典籍。
萧虎接过,翻开扉页,上面用金粉写着一行俄文:“愿和平与你同在”。他谢过尼古拉:“主教的典籍与赠言,我都铭记在心。此次论道,我深感东正教的包容与智慧,回中都后定当向中枢禀报,推动双方更多的文化交流。”尼古拉点头:“神教导我们‘爱人如己’,大元的‘仁政’理念与之相通,只要双方坚守和平、互敬互信,定能实现共赢。”
尼古拉又让人取来一幅刺绣挂毯,上面绣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全景:“这幅挂毯赠予中都的皇宫,让大元的陛下也能看到基辅的教堂风貌。若日后中都建东正教教堂,我可派修士前往协助。”萧虎接过挂毯,感受到布料的厚实与绣工的精细:“主教的心意,中枢定会收下。若有修士赴中都,定当妥善安置。”
临别时,尼古拉亲自送萧虎到教堂门口,抬手在他额头轻点:“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为你祝福。愿你早日回到中都,将基辅的友谊带给大元。”萧虎躬身致谢,转身离去时,夕阳正透过教堂的彩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光影。
四、行囊点检备归途
回到驿馆,萧虎立刻召集随员,开始点检归途行囊。孙和捧着护卫装备清单,逐一汇报:“将军,十副强弩、五十支羽箭已按您的吩咐,藏在粮草车底部;信号弹五枚由属下随身携带;十名护卫的马蹄已更换新掌,马鞍两侧的木箱已加固,可存放典籍与贵重物品。”萧虎让他拿出强弩检查,见弩身缠有防滑的麻布,弓弦紧绷有力,满意点头。
赵全则汇报粮草与物资情况:“干粮够队伍与护卫吃二十日,包括肉干、麦饼、蜂蜜;饮用水需沿途在部落或驿站补充。与基辅商队约定,咱们负责前半段的探路,他们负责后半段的粮草补给,已签订书面约定,双方各执一份。”他将约定文书递给萧虎,文书上用蒙、俄两种文字书写,盖有双方的印章。
郭敬之则重点检查典籍:“两箱典籍已按类别存放,《圣经》抄本放一箱,教义注释与仪式规程放另一箱,每箱都贴有清单,注明数量与名称。属下已将汉译简介单独装订成册,便于途中查阅。”萧虎打开一箱典籍,见摆放整齐,棉纸与毡布铺垫得当,叮嘱道:“途中若遇雨雪,需用桐油布将箱子裹紧,不可让典籍受潮。”
点检完毕,萧虎让随员各自休息,养精蓄锐。他独自坐在案前,翻看米哈伊尔的信与尼古拉的《祈祷文汇编》,心中感慨:此次基辅之行,不仅达成通好,更带回了文化交流的种子,待归中都,定要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
五、商队汇合定行程
次日辰时,萧虎一行准时抵达北门外,基辅商队首领彼得已带着商队等候。商队有五十余人,二十辆马车,车上装载着丝绸、瓷器、香料等货物,准备运往金帐汗国萨莱城售卖。彼得身着皮毛外套,见萧虎到来,上前见礼:“将军,咱们已按约定备好粮草,探路的斥候也已派出,若前方无异常,今日可行进三十里,在城郊的瓦西里村宿营。”
萧虎与彼得一同查看路线图,图上标注着从基辅到伏尔加河的沿途部落、驿站与水源地。“瓦西里村有我的熟人,可提供住宿与粮草补给,明日从该村出发,向西行五十里,便是克烈部的牧区,将军曾与克烈部首领也速该有旧,可在此处休整一日,补充马匹与干粮。”彼得指着图上的瓦西里村说道。
赵全与商队的管事核对粮草清单,确认双方的补给分工:“今日至瓦西里村的粮草由咱们提供,明日从瓦西里村到克烈部的粮草由商队提供,沿途若遇盗匪,咱们的护卫在前开路,商队的护卫在后殿后,相互支援。”管事核对无误后,在清单上签字确认。
孙和则与商队的护卫头领商议防御:“若遇盗匪,咱们用强弩先射,商队护卫则用长矛列阵,不可分散作战。信号弹红弹代表遇袭,绿弹代表安全,发射后需立刻集结。”护卫头领点头同意,让人传达给商队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