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冲突激化(1 / 2)

1109章:冲突激化

中都枢密院的议事厅内,檀香的烟气比往日更浓,萧虎身着紫色公服,端坐在主位,案上摊着两叠文书——左侧是《宗室协同领兵核查记录》,右侧是《中都禁军统领权章程》。他指尖在核查记录的“西城卫协同疏漏”字样上反复摩挲,目光扫过厅内官员,最终落在忽必烈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上月西城卫与脱脱宗室协同防御时,未按章报备‘跨卫调动记录’,虽事后补报,却已违规制。按《禁军统领权章程》,需暂停忽必烈大汗的西城卫统领权,限制临时调度人数至五十人,待核查无误后再议恢复。”

忽必烈坐在侧席,身着青色锦袍,闻言身体微顿,却未立刻反驳,只抬手取过核查记录,逐页翻看。记录中详细写着“三月十七日,西城卫调三十人协同宗室防御,未当日报备,次日补报时无监军签字”,末尾盖着枢密院军司的红印。他指尖在“无监军签字”处顿了顿,抬头道:“萧将军,当日乃蛮部残众突袭,情况紧急,跨卫调动是为应急,监军因在牧地巡查,次日才赶回签字,补报文书已附应急防务说明,并非故意违制。”

耶律楚材捧着《元史?军制》抄本,轻声道:“将军,应急防务确有特殊情况,西城卫是北驿路防御关键,若暂停统领权,恐影响实务。不如折中,暂不收回统领权,只令其补全监军签字,加强后续报备即可。”李御史也附和:“禁军士兵多熟悉忽必烈大汗的调度,突然暂停权力,恐生军心波动,需三思。”

萧虎却摇头,将章程推至案心:“规制便是规制,不可因应急便破例。若今日因‘特殊情况’放宽,明日便会有更多‘特殊情况’违制,长此以往,兵权必乱。暂停西城卫统领权,是为警示,也是为让各卫所知晓规制的重要性。”他话音刚落,兵部郎中立刻应声:“将军所言极是!兵权归一需严守章程,不可因个人情面废规制。”

忽必烈放下核查记录,面上依旧平静,心中却已盘算——西城卫掌控北驿路西段防务,是他与宗室协同的关键,萧虎此举看似因“疏漏”,实则是想削弱他的兵权。他缓缓起身:“既萧将军按章办事,本大汗遵制。只是西城卫防务需交接,恳请宽限三日,待与西城卫将领厘清防务细节,再正式移交,以免影响实务。”萧虎点头:“可,三日后续交文书需送枢密院备案。”

三日后,忽必烈带着西城卫防务交接文书去枢密院。文书上详细列明“岗哨分布”“巡逻路线”“粮草储备”,每一项都有西城卫将领的签字。萧虎接过文书,却未立刻签字,反而让赵安取来西城卫的《近期训练记录》:“大汗交接前,需确认西城卫训练达标率——若达标率不足九成,需留任十日,待达标后再移交。”

忽必烈心中一沉,却也只能应下。他随赵安去西城卫校场核查,校场上士兵们正演练阵法,玄铁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队列变动时却偶有错步。赵安指着队列:“大汗请看,第三队的士兵阵法生疏,恐难达标。”忽必烈走近,见那队士兵多是上月新补的流民,便对赵安道:“新补士兵需时日适应,昨日已让百户加强训练,三日内必达标。”

赵安却道:“萧将军有令,今日需见达标结果,否则需暂停移交,由中枢暂派将领接管。”忽必烈明白,萧虎是想借“达标率”拖延,进一步削弱他对西城卫的影响。他当即召来西城卫百户李达,令其即刻组织补训,自己则亲自下场示范阵法:“左手持盾护胸,右手持枪向前,队列间距保持一步,不可乱!”士兵们见大汗亲自指导,士气大振,错步渐少。

当日傍晚,西城卫训练达标率核查结果为九成一,勉强达标。忽必烈拿着核查报告去见萧虎,萧虎翻看后,终于在交接文书上签字,却又补充:“后续西城卫的训练与防务,需每周向枢密院提交报告,由军司审核,不可再像往日那般自主调度。”忽必烈点头应下,转身离开枢密院时,夕阳已落,廊下的灯笼次第亮起,他指尖攥着交接文书的边角,知道这场权力收紧,只是冲突的开始。

消息传到中都禁军各卫所时,北城卫的校场上正弥漫着不满的情绪。百户赵安(与白虎堂赵安同名,禁军常见名)站在队列前,看着士兵们紧绷的脸,声音带着几分压抑:“大汗被暂停西城卫统领权,临时调度只能调五十人——咱们上月跟着大汗在北驿路抓盗匪,若不是大汗灵活调度,哪能那么快擒住匪首?现在倒好,连调度权都被缩了!”

队列中立刻响起议论声,一名老兵往前一步,握着长枪的手因用力而指节发白:“大汗接手中都禁军后,咱们训练有赏、口粮足额,上月巡逻时还分了御寒的棉袄,现在说暂停权力就暂停,凭什么?”另一名士兵附和:“西城卫的防务是大汗一手理顺的,现在移交出去,万一出了岔子,谁来负责?”

赵安抬手压下议论,低声道:“咱们不能硬闹,闹了反而让大汗为难。但也不能忍——明日辰时,咱们去王府递‘请愿书’,就说‘西城卫防务需熟悉实务的将领统领,恳请中枢恢复大汗的统领权’,请愿书咱们每人都签字,让大汗知道咱们的心意。”士兵们齐声应和,校场上的旗帜在暮色中猎猎作响,一股无声的抗议正在酝酿。

次日辰时,北城卫三百余名士兵列队站在王府外,手中举着“实务统领护防务”的白布旗,赵安捧着请愿书,上前叩门。侍从通报后,忽必烈亲自迎出门,见士兵们整齐列队,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却立刻沉声道:“你们这是做什么?按规制,士兵不可擅离营区请愿,赶紧回校场!”

赵安跪在地上,双手高举请愿书:“大汗,士兵们是担心西城卫防务,您若不恢复统领权,咱们心里不安。请愿书上有三百六十名士兵的签字,都是自愿的,与他人无关。”忽必烈弯腰扶起赵安,接过请愿书,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签名,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本大汗知道你们的心意,但萧将军是按章办事,不可违制。你们先回营,本大汗会向中枢申诉,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切勿再做此等易被人抓住把柄之事。”

士兵请愿的消息很快传到枢密院,萧虎坐在书房,看着赵安送来的密报,眉头紧锁。他召来耶律楚材,将密报递过去:“忽必烈虽安抚了士兵,却也让禁军的不满情绪露了形。若不尽快平息,恐生兵变隐患。”耶律楚材翻看密报,见上面写着“士兵仅请愿,无过激行为,忽必烈已令其回营”,便松了口气:“大汗还算克制,未借士兵施压。依我之见,可派一名中枢将领去西城卫暂代统领,同时加快核查忽必烈的过往防务记录,若无大错,早日恢复部分权力,平息军心。”

萧虎却摇头:“若此时恢复,便是向士兵的不满妥协,日后中枢的规制更难推行。派去暂代的将领,需选严苛之人,让西城卫士兵知道中枢的把控,也让忽必烈明白,没有他,禁军照样能运转。”他当即决定,派枢密院军司郎中王毅暂代西城卫统领——王毅素以严格着称,曾因“训练不达标”罚过三名百户,是萧虎的心腹。

王毅到任西城卫当日,便宣布了三条新规:一是每日训练时长增加一个时辰,二是士兵口粮损耗超一成便罚粮官,三是临时调度需提前两日报备。新规推行第一日,西城卫便有五名士兵因训练疲惫晕倒,粮官也因“损耗超半成”被训斥。士兵们私下抱怨:“王郎中不懂实务,只知按规制折腾,再这样下去,咱们哪有精力防务?”

消息传到忽必烈耳中,他正与刘秉忠商议对策。刘秉忠道:“萧将军派王毅去,是想借严苛压下不满,却也犯了实务大忌——西城卫需兼顾巡逻与防御,训练过长反而影响防务。咱们可让李谦从粮草入手,以‘士兵训练强度增加,需加拨口粮’为由,向中枢申请,若王毅拒绝,便是他不懂实务;若他同意,士兵们也会念及大汗的好处。”忽必烈点头:“此法甚好,既不直接对抗,又能借实务让王毅出错,还能安抚士兵。”

李谦很快向枢密院提交“西城卫加拨口粮申请”,理由是“训练时长增加,士兵消耗增大,需每日加粮半升”。王毅见申请,当即驳回:“按禁军口粮定额,每日三升已足够,加粮需报中枢核批,不可擅自申请。”李谦将驳回结果告知忽必烈,忽必烈便让他将“西城卫士兵晕倒记录”与“口粮消耗测算”一并附在申请中,再次提交,同时让张焕在中枢帮忙说话——张焕以“协同实务”为由,对萧虎道:“西城卫训练强度增加,若不加粮,士兵体力不支,恐影响防务,反而误事。”

萧虎看着附在申请后的晕倒记录,又听张焕提及“实务风险”,终于松口,批准每日加拨半升口粮。消息传到西城卫,士兵们捧着新增的口粮,纷纷道:“还是大汗惦记咱们,若不是大汗让李郎中申请,王郎中哪会给咱们加粮?”王毅得知后,心中不满,却也只能按批文执行,对西城卫的把控,无形中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