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官员们看到这一幕,有的面露不忍(虽知脱欢罪有应得,但毒发的痛苦仍让人不适),有的则面露冷漠(认为这是脱欢应得的下场)。萧虎走到脱欢面前,低头看着他痛苦的模样,缓缓开口:“脱欢,这便是你炼制的毒酒的滋味,不好受吧?你想让本帅尝这滋味,如今却自己先尝了,这便是报应。”
在脱欢因毒酒痛苦呻吟时,萧虎说出了那句震慑全场的台词——这句话并非即兴之言,而是萧虎结合自身经历与对叛党的态度精心构思的,既点明了“脱欢谋刺”与“自身应对”的关系,也通过“狼”与“虎”的比喻,彰显了自己的威严与对叛党的蔑视。
萧虎说这句话时,语气平静却带着极强的穿透力——他没有提高音量,却让殿前庭的每一位官员都能清晰听到。“狼欲饲虎毒”中的“狼”,指的是脱欢与也速台这类叛党余孽,他们如狼般贪婪、狡诈,试图用毒酒这一“毒饵”谋害萧虎这只“虎”;“却不知虎天生食毒果”中的“虎”,则是萧虎自比,既指他久历沙场与朝堂,早已对各类阴谋诡计司空见惯,有应对之策,也指他如虎般威严,有能力将叛党的阴谋反噬其身。
说出这句话时,萧虎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周围的官员——他希望通过这句话,让官员们明白:叛党的阴谋再隐蔽、手段再狠毒,也无法撼动朝廷的权威与自己的决心;同时,也希望通过这句话,向潜在的叛党传递信号:任何针对朝廷与重臣的谋逆行为,最终都会自食恶果。
脱欢听到这句话时,痛苦的呻吟瞬间停止——他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解,似乎无法相信萧虎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因腹部的绞痛与心中的恐惧,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你……你……”最终,他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软,瘫倒在雪地上,仅能维持着微弱的呼吸。
官员们听到这句话后,纷纷露出赞同的神色——枢密院左丞王大人道:“萧大人此言甚是!脱欢之流如恶狼般阴险,却不知萧大人如猛虎般威严,谋刺之举,不过是自寻死路!”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殿前庭的气氛从之前的紧张,逐渐转为对萧虎的钦佩与对叛党的蔑视。
萧虎说完这句话后,并未再多言,只是示意暗卫:“将他拖下去,押入大牢,派医官为他解毒,留他一条命,明日审问。”他知道,这句话的震慑效果已经达到,后续的处置无需再过多言语,只需按计划进行——留脱欢活口,是为了从他口中审出也速台的余党,彻底清除叛党隐患。
萧虎处置脱欢的过程与那句台词,让殿前庭的官员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慑——他们既为脱欢的下场感到唏嘘,也为萧虎的威严与决断感到钦佩,更对“谋逆者必受严惩”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场的反应呈现出“震慑与认同”并存的状态。
中枢官员的反应多为“认同与支持”——枢密院左丞王大人在萧虎处置完脱欢后,率先上前一步,对萧虎躬身道:“萧大人处置得当!脱欢以毒酒谋刺,罪大恶极,如此处置既能彰显朝廷威严,又能震慑潜在叛党,实乃明智之举!”他的话代表了中枢官员的立场——在他们看来,谋刺重臣是对朝廷权威的直接挑战,必须严厉处置,才能维护中枢的稳定。
地方官员的反应则多为“震慑与安心”——北城万户李大人看着瘫倒在雪地上的脱欢,脸上露出明显的放松神色,对身边的官员低声道:“之前还担心脱欢的余党会在地方作乱,今日见萧大人如此决断,便放心了。有萧大人在,中都与地方的安稳便有了保障。”地方官员更关注地方的稳定,萧虎的严厉处置让他们相信,朝廷有能力应对叛党,无需担心地方受到牵连。
宗室贵族的反应则多为“警惕与划清界限”——窝阔台系的那名贵族(此前参与献礼的)看到脱欢的下场,脸色愈发苍白,他悄悄拉了拉身边的侍从,低声叮嘱:“回去后,立刻将家中与也速台有关的物品全部销毁,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今日之事,让咱们看清了朝廷的态度,以后绝不能与叛党有任何牵扯。”宗室贵族们担心被脱欢与也速台的案子牵连,萧虎的处置让他们更加警惕,主动与叛党划清界限。
部分年轻官员的反应则多为“钦佩与学习”——一名刚入枢密院不久的年轻官员,眼中满是钦佩,对身边的同僚道:“萧大人不仅能领兵平叛,处置朝堂危机也如此果断,还能说出‘狼欲饲虎毒,却不知虎天生食毒果’这样的话,真是咱们学习的榜样。”年轻官员更关注萧虎的处置方式与个人魅力,将他视为学习的对象。
官员们的这些反应,都被萧虎看在眼里——他知道,今日的处置不仅是为了惩罚脱欢,更是为了统一官员们的立场,让他们明白“维护朝廷安稳”是共同的责任,任何叛党行为都不会被容忍。这种“震慑与认同”并存的反应,正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萧虎下令后,暗卫们立刻展开后续处置——既要将脱欢安全押入大牢,防止他在途中死亡或再次反抗,又要准备解毒药物,确保他能活下来接受审问,整个过程严谨有序,符合元代“重罪押解与救治”的流程。
首先是调整脱欢的姿势——周七与张九将瘫倒在雪地上的脱欢扶起,使其靠在一名暗卫的身上,避免他因虚弱而摔倒。张九还特意检查了脱欢的呼吸与脉搏:呼吸微弱但平稳,脉搏虽快但有力,确认他暂时无生命危险,只需及时解毒,便可保住性命。暗卫们还解开了脱欢腕间的镣铐(避免镣铐摩擦伤口),改用柔软的麻绳将他的双手反绑在身后,既起到束缚作用,又不会加重他的痛苦。
然后是押解路线的选择——刘七特意安排了一条“避开人群”的押解路线:从白虎殿前庭出发,经侧门进入枢密院后院,再从后院的专用通道前往大牢,全程不经过繁华的街道,一是避免脱欢的惨状引起市民恐慌,二是防止潜在的余党在途中劫人。押解队伍由四名暗卫组成:两名在前开路,两名在后押解,确保脱欢处于严密的保护与监控之中。
同时,解毒准备也在同步进行——刘七安排李三去太医院取“腐心草解毒药”(此前白虎堂核验毒酒时,已让太医院提前配制了解毒药,主要成分是甘草、绿豆与西域的“解草”,对腐心草毒有缓解作用)。李三带着两名暗卫,快马前往太医院,半个时辰后便取来了解毒药——解毒药分为内服的汤药与外敷的药膏(用于缓解腹部绞痛),用保温的陶碗装好,便于在大牢中给脱欢服用。
押解途中,暗卫们还特意留意脱欢的状态——每隔一段距离,便会停下检查脱欢的呼吸与意识,若发现他有昏迷的迹象,便会用随身携带的“醒神水”(含少量薄荷与樟脑,可刺激神经,保持清醒)涂抹在他的鼻尖,让他保持意识。脱欢虽仍在呻吟,却已无力反抗,只能任由暗卫押着前行,眼中的怨毒也逐渐被痛苦取代。
抵达大牢后,暗卫们将脱欢关押在“重刑犯牢房”(牢房墙壁厚实,有专人看守,防止逃脱或自杀),并立刻让随行的医官为他服用解毒药。医官先将内服的汤药温热,用小勺一点点喂入脱欢口中,待他服下后,又将外敷的药膏涂在他的腹部,轻轻按摩,缓解绞痛。医官对暗卫道:“解毒药需每两个时辰服用一次,明日清晨便可缓解毒发症状,不影响审问。”
脱欢被押解走后,白虎堂卫与相关官员立刻展开现场清理工作——既要清理脱欢反抗时留下的痕迹(如散落的积雪、飞溅的毒酒),也要恢复殿前庭的秩序,确保后续的贺功仪式能正常进行,符合元代“朝堂仪式不可中断”的惯例。
首先是毒酒与工具的清理——李三将装有剩余毒酒的白瓷碗收好,放入“证据箱”中,贴上“毒酒样本(剩余)”的标签,交由枢密院的司法官员保管,用于后续的案情审理;周七则将脱欢挣扎时踢翻的积雪清理干净,用扫帚将台阶下的积雪扫成一堆,避免官员行走时滑倒;张九则检查了现场是否有遗漏的物品(如脱欢的衣物碎片、镣铐的零件),确保没有证据丢失。
然后是血迹与污渍的清理——脱欢在被按倒时,嘴角被积雪擦伤,留下了少量血迹,暗卫们用干净的布蘸着温水,轻轻擦拭台阶上的血迹,确保没有残留;对于脱欢呕吐的唾沫与毒酒混合物,暗卫们则用沙土覆盖,再用扫帚清理干净,避免留下异味或毒素残留,影响后续的仪式。
接着是秩序的恢复——刘七示意殿门两侧的禁军重新列阵,保持之前的站位,确保殿前庭的安保不出现漏洞;他还让殿内的官员按之前的顺序重新站好,准备继续进行贺功仪式。刘七对官员们道:“脱欢已被押解处置,诸位大人无需担心,贺功仪式继续进行,莫让奸邪之徒影响了咱们的喜事。”
萧虎则站在台阶上,对官员们发表简短的讲话:“今日之事,虽有波折,却也让咱们看清了叛党的嘴脸,更坚定了维护朝廷安稳的决心。后续的贺功仪式,咱们照常进行,一是为平叛成功庆贺,二是为咱们今日识破奸邪、维护安稳庆贺!”他的话稳定了官员们的情绪,让大家从之前的紧张中恢复过来,重新投入到贺功仪式中。
最后是仪式的重启——在萧虎的示意下,礼官重新走上前,高声唱喏:“贺功仪式继续,下一位献礼官员——户部尚书张大人!”户部尚书张大人应声上前,捧着贺礼(丝绸与粮食账簿),走向萧虎,献上贺礼。官员们纷纷调整状态,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殿前庭的气氛也逐渐恢复了之前的庄重与喜庆,仿佛刚才的反抗与处置从未发生过。
脱欢的处置结束后,萧虎与刘七针对“震慑效果扩大”与“后续案情推进”做出了一系列安排——既要通过此次处置震慑潜在的叛党余孽,也要加快对也速台及其余党的追查,确保中都与草原的安稳,避免案情出现新的变数。
首先是震慑效果的扩大——萧虎安排枢密院的文书官员,将“脱欢谋刺被处置”的案情整理成“通报文书”,分发给中都的禁军、缉捕司、驿站等部门,以及草原上的部落首领(通过驿站传递)。文书中详细描述了脱欢的罪行、反抗被制服的过程、毒酒处置的结果,以及萧虎那句“狼欲饲虎毒,却不知虎天生食毒果”的台词,目的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谋逆者必受严惩”,不敢再有类似的念头。
然后是也速台余党的追查——刘七在脱欢被押解入大牢后,立刻带领白虎堂卫与禁军,前往也速台旧宅执行突袭任务。此前陈九已提供了旧宅地窖的位置与也速台党羽的名单,暗卫们抵达后,迅速包围旧宅,冲入地窖,缴获了两坛未开封的毒酒、铜锅等炼制工具,还抓获了也速台与酒师帖木格等五名党羽。也速台试图反抗,却被暗卫快速制服,押入大牢,与脱欢分开关押,避免两人串供。
接着是审问的准备——萧虎安排枢密院与刑部的官员,提前准备审问的流程与问题:针对脱欢,重点审问“察合台系旧部的分布、与也速台的联络细节、是否有其他同谋”;针对也速台,重点审问“毒酒炼制的具体过程、窝阔台系旧部的动向、是否有其他贵族参与”。官员们还准备了“证据清单”,将之前获取的毒酒样本、毒酒壶、联络信件等证据整理好,用于审问时驳斥两人的狡辩。
同时,中都的安保也进一步加强——萧虎下令禁军增加城门的巡查频次(从每一刻钟一次改为每半刻钟一次),在西域商栈、贵族旧宅周边增设暗哨,对进出中都的人员进行更严格的检查(尤其是携带酒壶、礼盒的人员)。白虎堂卫也加大了对中都街道的巡逻力度,重点排查可疑人员,确保没有脱欢或也速台的余党潜伏在中都。
最后是医官的安排——萧虎特意叮嘱太医院,派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官驻守大牢,负责脱欢与也速台的解毒与健康监测:确保脱欢的毒发症状能及时缓解,不影响审问;防止也速台出现“装病避审”的情况。医官需每日向萧虎汇报两人的健康状况,确保审问能顺利进行。
此时,夕阳已落下西山,白虎殿的烛火再次亮起,照亮了殿前庭的积雪。脱欢与也速台被关押在大牢中,等待着明日的审问;官员们继续进行贺功仪式,殿内传来阵阵庆贺声;中都的街道上,禁军与暗卫仍在巡逻,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稳。萧虎站在白虎殿的台阶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心中清楚:这场与叛党的较量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后续的审问与追查仍需全力以赴,才能彻底清除叛党隐患,确保朝廷与百姓的长久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