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支持,万一发生点什么,估计后悔也来不及。
邵芸在网上发了几个求助贴,连桃源论坛都有她的帖子,许多热心网友给她出主意,让她断亲,换工作,搬到别的城市重头开始。
邵芸听劝,她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把自己户口迁出来了,如今想要逃离,也比一般人要容易。
就是发愁工作的事。
工作这么些年,邵芸也攒了些钱,不多,三十万出头。
原本她爸妈还想要这钱给她哥买房,说是借,邵芸没愿意,所以她哥才一直带着老婆住在老房子里。
为这事,邵芸没少落埋怨。
现在看来,她没把钱借出去是正确的,不然肯定要不回来了。
三十万的存款想在沪市买房,估计都不够买个厕所的,但是这些钱对现在的邵芸来说,就是最大的底气。
她本来就想着要去杨沟村休息一段时间,给自己放个假,调节调节心情,到时候再说找工作的事。
现在好了,看到夏芜招人,她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干脆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东西打包走人,省得被家里人找到。
不到三天时间,邵芸收拾好自己全部家当,一部分存入沪市专门用来给人存放东西的胶囊之中,另一部分提前邮寄到杨沟村,主打一个该扔扔,不能耽误她跑路。
邵芸抵达杨沟村,和夏芜联系上,诚恳表达自己可以线
夏芜感受到她的无助和真诚,约邵芸见面后,问了她一些问题,也查看过邵芸的简历,从简历上来说,邵芸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
只不过夏芜需要她做的是开拓新订单,要从国外找到有需求的客户,把村里的竹编物给卖出去。
邵芸表示自己可以接受试工,如果半个月内她没法开单,她可以主动离职走人。
就这样,邵芸留下来了。
带着行李搬进白楼,看着远处的山,呼吸着新鲜空气,邵芸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夏芜给她发的有办公电脑,她就住在邓慧和简峰这对夫妻的隔壁,房间一室一厅有独立卫生间,该有的设施都有,很是方便。
美中不足的是楼下就是老人活动中心,每天一大清早就有人活动,比较吵。
邵芸这人睡觉浅,又爱睡懒觉,本以为自己会有些受不了,谁知道来几天她就习惯这里早睡早起的作息,每天八九点就睡觉,第二天早晨起的还早。
邵芸工作很认真,她把村里的竹制物都拍照,做了编号,然后在国外最大的购物网站上开了个小店,主打一个主动出击,目前点击量上去了,但还没有收到订单。
反倒是夏芜安慰邵芸不要着急,就算真的一星期没开单,她也不会开除邵芸的。
毕竟国内的一些东西想要打出国外市场还挺难的,尤其是今年夏天都快过去了,已经没有几天热天气了。
邵芸不肯服输,发誓要做出一份成绩来,已然把发生在她身上的悲惨事情抛在脑后。
她花几天时间和杨弘文搞熟关系,请他帮忙拍照,又厚着脸皮请夏芜当模特,让竹制物入镜头,一起拍照宣传。
夏芜觉得这主意不错,她换上一身新中式衣裙,站在竹林旁,手里提着竹编篮,篮子里斜插几朵荷花,宛若静女。
邵芸不仅把夏芜的照片发到购物网站上,在经过夏芜的同意后,她把夏芜过往拍的那些视频,加上英文字幕后,也发到外网上。
国外最大的社交软件,夏芜的视频号就用她穿着新中式服装提着荷花做头像,在短短一周之内,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一百万。
并且视频播放量还在往上增长。
华夏和外网有墙限制,普通人想要去外网看,还要翻墙,国内像夏芜这样的主播还不多,也没几个想着要去外网同步发视频的。
所以夏芜可谓是这个赛道独一份,更不要说她的视频镜头充斥着电影语言和独特的审美艺术感,哪怕是听不懂中文,人们也能在观看视频中察觉到那些美好。
人类对美好的感受是共通的。
外网视频播放量激增的同时,国外购物网站上,村里的竹编商品被她带动人气,逐渐有了下单量。
由于是国际快递,运费就已经很高了,邵芸做过外贸,在定价上非常大胆,像夏芜手里提的那种竹篮,她卖八十刀一个。
换成华夏币都要四五百块钱了。
就这,一堆老外争抢着要,不到半个月时间,邵芸成功闯出赛道,在外网卖出超过三百个竹篮。
竹篮被抢购还是有点运气在身上的,国外环抱组织发现夏芜的视频,大肆宣扬夏芜的生活方式,说她生活得非常绿色、低碳以及环保,因此建议将来能够推广竹篮,以此来代替塑料袋。
国外的风向让人琢磨不透,邵芸感觉这些人稀奇古怪的,但只要东西能卖出去,就算这些人都是脑子抽风,那也跟她没关系。
三百大单足足挣了几万刀,邵芸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顺利在公司入职,一个月工资底薪六千加提成,双休加五险一金,包吃住。
第一个月靠卖那些竹编商品,邵芸的工资超过了一万。
由于不需要房租,吃饭也都在公司里吃,还没了加班赶交通等等烦恼,邵芸攒下很多钱,小金库直接暴涨一大截。
工作的幸福感重新萦绕着她,让她都忘记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糟心事了。
这天邵芸突然收到前公司同事的消息,问她现在在哪高就,此人在公司的时候和邵芸并不算熟悉,也没有好到会关心她去向的程度,突然这样问,让邵芸很是警惕。
她没有说实话,说自己工作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目前还在旅游。
对面顿时酸溜溜的,说她爸妈都找到公司来了,传得全公司都知道,邵芸不想承担孝顺父母的责任,自个跑去享清福了。
这种不明白事情经过就站在道德高地指手画脚的人,邵芸已经学会了怎么对付她们。
那就是拉黑删除,一气呵成,再也不见。
邵芸换了手机号码,微信也都重新换了一个,过去的一切她不想再提,从今天以后,都是新生。
在杨沟村的每一天生活,都是邵芸从前不敢想的。
正常上下班时间让她空闲时间很多,多大无聊的那种,她和村里老年人交起朋友,和同样是城里人来这边工作的邓慧关系不错,邓慧还在上大学的女儿也在这里打暑假工,工作内容就是做馒头,摘菜等,活儿不算重,工资当然也不算太好,但包吃住,依旧能让这些想锻炼自己的大学生挣点零花钱。
黄莹和简漫雪不一样,她缺钱,因此除了在山上摘菜做馒头之外,她还跑去杨梅的奶茶摊上打零工,拿两份工资,一个月差不多挣得有六千多。
比进厂舒服多了。
夏日漫长,漫长到让人觉得不会有结束的那一天。
立秋之后,又下过几场小雨,村里显而易见地冷了下来。
山上西瓜地里的西瓜被雨水泡了两天后,马上就要罢园了。
今年夏天光靠这十几亩西瓜地,夏芜都没少挣钱,公司里的员工忙完工作之后,来上一块被井水镇过的西瓜,身上疲惫尽消。
夏芜简直不敢想,等西瓜彻底过去,她该怎么熬到明年夏天。
她决定明年开荒,要多种些西瓜,起码要种三十亩地。
但今年,剩余的时间明显不够了。
暑假过去的另一个标志就是学生们即将开学。
最不高兴的就是夏梦,她在这里待了两个多月,已经彻底疯成村里孩子,别人都向往城市,想到城市里去,她却恨不得自己就是村里娃,最好不用上学,这样就不用离开杨沟村了。
夏梦倒在床上,刘桂珍给她收拾衣裳,一个暑假,刘桂珍被她哄的天花乱坠,手工做了一条绿色的lo裙,夏梦非常喜欢这条裙子,上面有荷花荷叶的元素,还有一个卡通青蛙配包。
她每天扎着俩麻花辫,穿着小裙子,背着小包,包里放点零嘴,和村里其他孩子跑来跑去,不知疲倦。
人晒黑了,似乎也晒得更有礼貌和人情味了,她因为离别在即偷偷掉眼泪,夏芜却幸灾乐祸拍她屁股,“又不是不能来了,瞧你那出息。”
夏梦一个劲地掉眼泪,也不反驳了。
她感觉自己就像是体验过光的小孩,现在被逼着回到从前暗无天日的生活里,根本快乐不起来。
要是夏芜知道她心中所想,肯定要说她矫情,夏梦年纪轻轻,就有花不完的钱,放别人身上就是奋斗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够到她的起点,她出生就拥有的,在她眼中倒是一文不值了。
夏梦再怎么不情愿,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被夏芜亲自开车带出村的那天,几乎村里一大半的孩子都来送她,让她明年再来。
还明年呢,夏梦已经想好了,放寒假她就来。
国庆也能来。
中秋时间也挺长的。
呜呜,她能不能星期天也来这里啊!
这时候她就羡慕起杨明月离家近了。
把夏梦送走,不仅刘桂珍有点不舍得,就连夏芜自己很不习惯。
她喜欢相聚,不喜欢分别。
所以习惯村里总是热热闹闹,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好像永远都不会散伙一样。
不止她一个人喜欢,村里大家都挺喜欢现在的生活,有时候想想之前,就感觉现在跟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