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灵籁界的鸣音诀(1 / 2)

新人写作技巧 城主 1633 字 1个月前

天地如琴,风为弦,水为柱,云为膜。牧庭的脚步落于一片环形山谷,四周岩壁高耸入云,每一寸石面都刻着古老的曲纹,纹路中流淌着淡淡的金光,仿佛天地的乐谱。

空中流动的并非寻常的风,而是肉眼难辨的音波。耳边回荡着一道道若有若无的轻鸣,时而如虫语呢喃、鸟歌婉转,时而如古鼓低沉、玉磬清越,交织成一片自然的交响。脚下的土地微微震颤,他能清晰察觉,大地的脉络正随着这无形的律动而共鸣,每一次震动都与空中的音波完美同步。

识海中,系统的声音如清弦轻拨,带着音波的震颤:

「你已进入新世界:灵籁界。」

「当前目标:掌握本界修炼体系『鸣音诀』。」

他顺着音波的指引前行至山谷中心,一根长达百丈的古铜柱从地下破岩而出,直入天幕,柱身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符音,符音不时闪现银白色的光点,发出“叮铃”“咚隆”的清脆振动,如钟鸣贯耳,又似琴瑟和鸣。

一名白发老者端坐于铜柱中段,闭目凝神,仿佛在聆听天地之音。他的须发随音波轻轻起伏,衣袍无风自动,与铜柱的律动融为一体。

老者缓缓睁眼,目光如音波般扩散,声音未从口中传出,却有清晰的音波直接震荡牧庭的识海:「此界修行,不以力搏,不通魂渡,需通音以入道,振魂而演法。鸣音诀,以音为基,以魂为弦,奏天地之律,化万象之法。」

「首境,‘听律’。」老者抬手轻叩铜柱,一声清越的音波扩散开来,「需先辨天地之音,分其类,明其律,方能与之共鸣。」

牧庭盘膝静坐于铜柱之下,将灵识缓缓外放,如张开的网,捕捉空中流动的音波。刹那间,无数杂乱的音潮如洪水般涌入识海——风声的呼啸、石缝的呜咽、远处水流的潺潺、岩壁曲纹的共振……种种声音交织,纷乱如麻,难以捕捉清晰的脉络。

他没有急躁,而是缓缓调整呼吸,将呼吸的频率与山谷的震动逐渐同步。一呼一吸间,仿佛与天地的脉搏相连。渐渐地,耳中的杂音如同退潮般消散,识海中清晰浮现出三种主旋:

其一为地音,源自山谷岩层与大地脉络,厚重如战鼓擂动,节律沉稳而有力,是世界的根基之音;

其二为空音,生于风动云流与空气震颤,轻盈如丝竹细语,浮动随云,变幻莫测;

其三为魂音,隐匿于天地音波之下,需以心神感知,不动不响,却与修者的魂魄相连,唯静能察其韵。

牧庭凝神专注,分别对准三音的频率,让神识与之产生共振。当地音入识,他如立山巅,感受大地的厚重;空音入识,他似随风动,体会天地的轻盈;当魂音终于穿透杂念入识时,他眼前忽然浮现一道微光,微光在空中化作一道流动的旋律烙印,深深印入识海。

「你已掌握鸣音诀第一境:听律。」老者颔首,指尖在铜柱上轻划。

铜柱表面的符音亮起,浮现出一幅环形阵图,阵图中一处符光激烈闪动,随即化作一根银白色的水银之弦,悬空而立,弦身流动着光泽,散发着纯粹的音能。「第二境,‘引音’。以灵气为弦之质,以魂意为弦之触,奏天地之鸣,引音入法,使音为你所用。」

牧庭双指轻拈弦尾,调动体内灵息顺着指尖传入水银之弦。初时,灵息与音弦的频率不符,弦身剧烈震颤,发出刺耳的杂音,如同断风刮过破琴,毫无韵律可言。

他静心回想听律境领悟的三音之频,将灵气分为五段,对应五音之基——宫、商、角、徵、羽。每一节灵气贯入时,便调整其频率,与不同的音高对应:宫音沉厚,注入时弦身低振;羽音清越,注入时弦光亮闪。

渐渐的,他掌控了弦音的调度,以五音为引,融合地、空、魂三律,使音波在指尖成形:心念动,宫音与地律共鸣,音波化为坚实的剑影,破风而出,斩裂前方的空气;再动念,商音与空律交织,音波化作无形的护盾,罩住周身,隔绝外来的音浪冲击;又一念,徵羽二音共振,音波化作轻盈的羽翼,托着他的身体缓缓升空,随音波飘动。

灵气已不再直接施展术法,而是经由音弦转换为多种音符形态,变化无穷,刚柔并济。

「你已掌握鸣音诀第二境: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