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源根界的脉化诀(2 / 2)

新人写作技巧 城主 1460 字 1个月前

牧庭站立于沙原之上,体内的源根脉与大地的源息产生共鸣,一股无形的势场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他向前一步,脚落之处,滚烫的沙土竟自动后退三寸,露出下方湿润的土层;他挥掌斩向无风的空气,周围的气流便随掌风改变角度,形成一道微型旋风。

这不是刻意施展的术法,而是源根之势在他周围形成的微妙领域。他以身为源根之杖,以气为源息之流,以势驾驭万物——风的走向、土的聚散、甚至地底虫豸的爬行,皆被他的根势引动。

七日之后,他已能在百步之内形成稳定的源势领域:领域中的沙尘悬浮不落,风至边缘自动绕行,虫豸蛰伏不动,一切都遵循着源根的韵律。这皆因体内的根脉已与天地流转之源相连,他成为了源息流动的一部分。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三境:化势。」

老者指向天边一根断裂的灰色巨根,那巨根曾是源根界的主脉之一,断裂处仍渗出微弱的源息:「第四境,‘承流’。须借体内之脉,接天地之流,纳源力入身,用以转化己元,使自身灵气与源息同源。」

牧庭行至断根之侧,将掌心贴于粗如山柱的脉面。他调动全身绿脉,引动体内源根与天地主脉共振。顿时,一股远超想象的生命流息如滔滔江河般灌入他的识海,冲击力之强,几乎要将他的识神冲散。

他强行稳住识海,没有试图抵抗或容纳,而是想起玄寂界的静空诀,以寂静之念任源流自然流转,做到不争、不抵、不拒。他渐渐领悟:所谓承流,并非将源流纳入体内,而是与源流共生,让自身成为源流的一部分。

当他的识海不再区分“我”与“流”,彻底融入源流的韵律后,天地源息果然平顺地进入体内,在源根脉的引导下,转化为一缕缕最原始的灵本。他体内的灵气颜色逐渐变化,由青白转为温润的墨绿,带着极强的恢复与扩生属性——肌肉的细微损伤自动修复,消耗的神识快速凝实,丹田的运行稳定如大地,再无波动。

他的气机不再外放,却能自然压制方圆十丈内所有灵物的躁动,源息的威压让万物都为之臣服。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四境:承流。」

最后,老者缓缓起身,将自身彻底深埋于沙中,只留下一缕与脉根相连的气息,声音带着传承的郑重:「第五境,‘返源’。此境需抛弃术法与形骸之限,将己之脉化为世界之一脉,既非身消形灭,亦非恒存于世,而是与源根共生,成为界域的一部分。」

牧庭盘坐于主脉根顶端,放弃了自身灵力的主动运行,甚至停止了刻意的念动、气动与息动。他闭目静坐,让体内的源根脉与大地主脉完全重叠——丹田之根接入地脉之源,心脉之根连向源流之网,骨中之根融入脉络之纹,逐一成为源根界源息流动的一部分。

一日、三日、七日、九日……他的身躯在源息的包裹下逐渐淡化,血肉的轮廓变得模糊,却未真正消亡。他成为了这片沙原的一段脉流,随源息缓慢而有力地流动,滋养着大地;他的灵识也沉入大地深处,每一粒沙尘的动荡、每一道风的轨迹、每一寸源息的流动,都在他心中清晰映现,无需刻意感知,却了如指掌。

当他再次睁眼时,天地依旧寂静,烈日仍悬于空,但他已身非其身——他并未失去人的形体,却能随时融入源根;体内的法则、脉络、气机,都已归于“源”的本质。这不再是操控源流,而是成为源流本身。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五境:返源。」

系统的提示音如地底涌出的一线震颤,在识海深处回响:

「源根界阶段完成度:100%。」

「准备传送下一世界……」

牧庭立于源根之上,感受着体内与天地同源的流动,心中一片澄明。源根界的修行让他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掌控,而是连接与共生——如源根般沉默,却滋养万物;如源流般缓慢,却从未停歇。这股与世界共生的力量,将伴随他走向下一段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