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源根界的脉化诀(1 / 2)

新人写作技巧 城主 1460 字 1个月前

牧庭立于黄沙旷原,脚下的大地干裂如龟甲,向无边无际的远方蔓延。烈日如火球悬于天穹,却不见一丝云彩遮挡,风静如止,沙尘凝固在半空,连时间都仿佛在此放慢了脚步。

远处,一根根巨大的灰色脉络从地面鼓起,脉络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宛若沉睡的巨龙脊背,延绵千里,将整个界域串联成一张巨大的生命之网。他低头凝视脚下的裂缝,缝隙中透出微弱的绿色光辉,光辉里藏着温和的律动,缓慢却坚定——那不是寻常的灵气,而是一种流动的生命源息,是源根界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

系统的提示音缓缓在识海启动,带着与源息同源的沉稳:

「你已进入新世界:源根界。」

「当前目标:掌握本界修炼体系『脉化诀』。」

他深吸一口气,呼出的灵息刚接触空气,便被脚下的大地缓缓吸收,没有泛起丝毫波澜。不远处,一位赤足老者正盘膝坐于一根最粗壮的脉根中央,他的皮肤粗糙如老树皮,沟壑中嵌着黄沙,双眼却如深潭般清澈,映着地底的绿光。

老者睁眼,对他无声点头,声音直接在识海中响起,带着泥土的厚重:「欲修脉化诀,先识脉根。脉为源之流,根为界之本,需通自身五藏之本,接天地源息之原。」

「第一境,‘探根’。」

牧庭跪坐于黄土之中,双掌贴紧滚烫的地面。他引动灵息顺着手臂沉入大地,以识海为线,小心翼翼地探寻地底流动的源息之力。

一开始,他感受到的只有干燥与破碎的土气,大地的沉寂顽固,灵息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但他没有急躁,而是放缓意志,让灵息顺着大地的裂纹自然延伸,如水流向低处般寻找源息的轨迹。

识海之线穿透坚硬的地壳,深入数十丈后,终于触碰到第一道温暖的绿色脉络——那便是源根。它并非植物的根茎,也非传统的地脉,而是整个源根界生命流动的本源,流动速度缓慢如龟,却从未止息,默默滋养着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

牧庭让灵息与源根轻轻接触,没有强行索取,只是静静感受它的律动。识海微微震颤,源根似有所觉,回应般泛起一圈绿纹。

数日后,当他与源根的共鸣达到极致时,一道纤细的绿纹自掌心升起,顺着手臂绕过心口,最终沉入丹田,在丹田中盘成一圈,如同一枚微型的源根印记。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一境:探根。」

老者从地面拔出一枚藤条状的符骨,符骨表面刻满源根纹路,散发着淡淡的生机:「第二境,‘植脉’。以引得之根,入身成脉,需重构体内灵息运行轨道,弃旧脉之疾,生新脉之稳。」

牧庭盘膝而坐,调动丹田灵气,引导那道绿纹顺着经络缓缓而行。旧有的经络中,灵气流速迅捷如溪,而新的根脉流动却极为缓慢,带着沉重的压迫感,每前进一寸都异常艰难,仿佛要冲破经络的束缚。

但他没有强行驱动,而是学着源根的节奏,随其自然。他观绿纹流动之势,悟源息缓慢之理,任其在经络中寻找新的路径。旧脉与新脉碰撞时,他便以识海之力调和,让两者逐渐兼容。

数日后,体内的旧有气脉如枯藤般渐渐枯萎,被新的源根脉彻底取代。新脉如藤蔓般缠绕于骨骼、血脉之间,虽流动缓慢,却稳定异常,将源息均匀地输送至全身百骸。当气血鼓动时,带动的不再是单一的灵力,而是整个体内源根的韵律,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与沉着感充斥四肢百骸。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二境:植脉。」

老者将手中的符骨折为三段,抛向空中,符骨碎片化作一道绿色光印,印上流转着“势”字诀:「第三境,‘化势’。根已植于身,须化为势于外。势为源流之导,可通天地之引。需将体内植脉化为主动之势,以身应脉,以气控势,引万物随源息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