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庭闭目盘坐于幻境中央,调动丹田灵气,缓缓引导体内的息音向外流动。灵气随着他的意念变化,化作一缕缕不同音调、不同节奏的音符,在指尖跳跃、汇聚。这些音律不再只是身体的振动,而是承载着他的意志——一声低沉的鸣音,可震退试图侵入识海的心魔;一记短促的高音,如利剑般切断外界干扰的识海神息;一段舒缓的旋律,能安抚躁动的灵脉。
七日之后,他已能以双指在虚空中拨动无形音弦,控制百米范围内的风息流动,让气流按照他的音律形成屏障或漩涡;更可借特定的音波召引幻境中的音灵、驱散负面情绪、甚至以音纹编织牢笼困敌。
「你已掌握调律诀第三境:奏魂。」
虚空中,一面巨大的无形之鼓缓缓浮现,鼓身透明如水晶,鼓膜上流动着无数细碎的光点,细看之下,竟是由万界的碎音凝结而成。老者的语气转为凝重:「奏魂者,心定可律外物。然第四境,需‘化物为声’,以自身息律重塑周围空间的音轨,此境名曰‘律界’。」
他站于鼓前,深吸一口气,张口一喝,唇齿间吐出一串连贯的音符。那音符化作一条金色的光轨,绕着他的身体盘旋三圈,随后猛地飞入鼓中。
“咚——”
巨鼓震颤,周围的空间浮现出细密的裂痕,裂痕中流淌着音波,原本静止的幻境景象如素纸被重新描绘,山石的崩塌声、飞鸟的振翅声、冰面的开裂声……万物的声音都按照他的音律重新排列,形成和谐的交响。
牧庭一步踏出,脚下的地面随步伐发出沉稳的鼓点;抬手一挥,空中的音弦自动排列成战阵,发出肃杀的军乐;口念一调,地面升起十丈长的旋律长桥,桥身由流动的音纹构成。他的“律界”在不断扩展,从最初的单一音源,逐渐覆盖周围百丈范围。
在这片律界中,每一处空气的振动、每一道风流的滑动、每一粒尘埃的坠落,皆被他的息律所控。不再是借音发法,而是以“法”随音生,音到法成,律至界生。识海中的“息铃”也随之扩张,化作一颗旋转的律星,悬于神魂之上,散发着稳定的光芒。
「你已掌握调律诀第四境:律界。」
音渊顶端,一座浮空的音塔缓缓显现,塔身上万道音符流动不息,塔顶悬浮着一把无弦之琴,琴身古朴,却散发着包容万物的气息。老者指向那把琴,神情肃穆:「第五境,唤作‘无弦’。此境非音中有律,而是音已无形,入道者,心动即声,意动即律,无需琴弦,万物皆可为音。」
牧庭登上音塔,在无弦之琴前盘膝坐下。这琴虽无弦,他却能通过指尖的振动,感受到天地万物的内在回响。他闭目凝神,将自身的音核——那颗识海中的律星缓缓沉入琴体。
刹那间,律星崩碎,化作漫天音光,散入他全身的毛孔、每一道血脉、每一寸骨骼。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咚咚”声在胸腔奏响,听见气血在骨髓中翻流的“哗哗”声,听见脚趾触碰地面的细微“嗒”声,甚至能感知到虚空中一粒微尘坠落的振幅……
那一刻,他再无需刻意发音、挥指拨弦。心念一动,周围的空气便自动形成旋律;意志所至,百丈内的音纹便随念重组。他的身躯化作活的曲谱,万物的振动皆为他的回响,音与律已融入他的神魂,成为本能的一部分。
识海最深处,一根无形的音弦悄然浮现,一端连接着他的神魂,一端融入天地灵脉,隐隐共鸣,无声却包罗万象。
「你已掌握调律诀第五境:无弦。」
系统的提示音低沉响起,仿佛源于万千乐器的共鸣,在万息界的每一道振动中回荡:
「万息界阶段完成度:100%。」
「准备传送下一世界……」
牧庭静坐在无弦琴前,感受着与天地同频的律动。万息界的修行让他明白,力量不仅可以是刚猛的冲击、冰冷的冻结,更可以是无形的振动与和谐的韵律——音无形却可穿石,律无声却能控界。这股藏于万物振动中的力量,将伴随他踏入下一段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