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里头,除了自家人团圆热闹,官面上的应酬也少不了。
周安如今是新科状元、翰林院侍讲,还得了皇上青睐,同僚之间的年节宴请、上司府上的岁末聚会,请帖跟雪片似的往柳条巷飞。
周安捏着好几张翰林院同僚送来的请帖,心里直叫苦:这过年比上朝还累人。
瞅着帖子上那些文绉绉的客气话,他这现代人直呼吃不消,忍不住嘀咕:“果然环境改变人啊,我现在说话也得学会拐弯了。”
“大牛,”周安朝院里喊了一嗓子,“别光盯着卤锅了,换身体面衣裳,明儿个跟爹去吃席。”
周大牛正指挥下人搬卤肉桶,一听这话,憨厚的脸上顿时慌了:“爹,我、我去能行吗?别给您丢人,他们说话我都听不懂……”
“丢什么人?”周安瞪他一眼,“谁当面说你你就怼回去,你是家里老大,得多见见世面,将来咱家还得你撑场面。”
说完他又看向几个儿媳。
李杏和于春丽一听又要赴宴,就忍不住有些害怕。
上次被那些官家夫人暗地里笑话手脚粗笨、说话土气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爹……”李杏绞着手帕,声如蚊蚋,“我、我能不能看家?我怕又说错话……”
于春丽也猛点头。
周安看着俩媳妇这怂样,是又好气又好笑:“怕什么?你们是我周家的媳妇,大大方方的,谁要是再嘴欠,你们就瞪回去,爹给你们撑腰。”
最后还是宁竹茹稳得住,轻声劝道:“大嫂二嫂,咱就去一两处近的,露个面就成,有我呢。”
周安也在旁边打气:“你们按规矩来,谁敢说你们就怼回去,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些人最在乎脸面,你们要撕开脸皮,他们保准会收敛。”
听到周安这么说,周大牛几个脸色才好看起来。
周翠则在旁边兴奋地直跳:“我去我去,听说席面有好吃的。”
得,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