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招降闯王高迎祥(1 / 2)

“压下去!”

洪承畴摆了摆手,对李自成的兴趣也就到此为止,一个接下来必将得死的人罢了,兴趣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死人终究是没有价值的。

许是知晓了接下来的命运,李自成这时也豁了出去,摇晃着身子,将周围的两个心腹亲兵撞开。

不等他有再进一步的动作,四处的亲兵刀兵加身,他若再敢寸进半分,当场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放开!今日本都督倒很好奇,堂堂的李自成还有何话要说。”

洪承畴下令。

李自成重获自由,目光灼灼盯着洪承畴开口道:“大人,难道今日我李自成便就真的唯有一死而已吗?”

“太祖爷的令,大明之初无人敢违抗。”

洪承畴淡淡回话。

李自成眼神一暗,最后的希望也成了绝望。

只见他短暂沉默过后,突然间竟是哄堂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笑我李自成时运不济,悔不该火烧那凤阳皇陵,悔不该贪图那一时之乐。可是大人,莫非朝廷御下不严、治兵不利。”

“我李自成又岂会沦落到今时今日这番田地?”

“败了便是败了,可我李自成今日烦请大人,可否跟大人讨要一个公道。”

李自成眼神炯炯,大声说道。

洪承畴听后,当然能够明白李自成的所言。

若是崇祯一朝一开始便就是太祖皇爷朱元璋亲临朝廷,那么一切会不会更好一些?

毕竟崇祯天子朱由检的刻薄寡恩,还有那一个个于国无用的政策。

可是出了名的。

也就是如今太祖皇爷拨乱反正,才使得如今的大明军民一心,不再内斗,反而顺着太祖皇爷朱元璋所指之处,同心协力全都进发。

可惜如此光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到头来——

面对李自成所讨要的公道,洪承畴也只是苦笑一声:“世事如此,从来都顺不得人心。”

“来人,取碗酒,就当是为面前这人送行了。”

洪承畴再度吩咐。

一碗烈酒递到了李自成的嘴边。

李自成叼着酒碗一饮而尽,只觉肚子里火辣辣的,整个人也变得格外舒爽,目中那缕精芒更是再次大亮:“今日之事,多谢大人了。”

“时运不济,并非是在当下,而是在此前,我李自成一生时运不济……”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洪承畴也无意再同他交谈。

跟太祖爷下令必死之人说太多,对他接下来的仕途可不妙。

李自成、红娘子、李过这些人全都被带了下去,来日是要同那晋商范永斗一起押往京城,交由兵部、刑部处置,然后才能判死刑。

并非他洪承畴此时一眼就能处决的。

李自成的事情解决。

在这深山老林的一众反王势力之内,马回回还有老兄弟们全都来到了洪承畴的面前,此刻他们心头忐忑,弯腰行礼:“末将见过大都督。”

由马回回带头,其余老兄弟们全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道。

洪承畴在他们身上扫了一眼,抿着嘴唇一笑:“如今我大明正是用人之时,几位将军放心,即日起你们便是辽东之处的游击将军,还有其麾下的其余镇守之人了。”

“太祖爷的旨意,我这个大都督可不敢违抗。”

对待自己人,洪承畴的目光明显柔和,语气也多了几分玩笑。

很快,场上的气氛就缓和了许多。

马回回几人也同样大松了口气。

接着,众人于这深夜之时离开深山老林。

再次出现在大明军营时。

他们连同手下的人一个个全都摇身一变,焕然一新:穿上了大明的将军服饰,配备了制式精良的长刀系于腰间,编制队伍的规矩也全都告知。

而最为可贵的是,这些反王势力麾下的兵马,除了张献忠、李自成麾下的,原本属于马回回他们麾下的,也给他们留了一半。

这代表着明廷并非要过河拆桥,而是愿意给予他们信任与诚意。

从此处便能以小见大,看得出如今明廷的格局。

只是其后军营开始拔寨,似是有接下来的军令要执行。

在军营内待了数日,此前的消息本就瞒不住,马回回他们这些人也全数知晓。

太祖爷下了旨意,要招降闯王高迎祥他们。

马回回虽有惊讶,但很快也就理解,同样看得出:对于中原之处的贼寇,那位坐镇京城的太祖皇帝已没了耐心,解决盛京城内的金人,才是第一要务。

其他几个兄弟听后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围到他边上:“老大,你觉得闯王他会同意吗?”

“闯王要是同意了,老大你都是二品游击将军。他怎么着也得是个总兵?”

“千金买马骨,那位太祖皇帝肯定会这么做的。”

“行了,叫什么老大?这里是军营,得称呼大人。”

马回回挑了一下眉,玩笑中掺杂着一丝认真,刻意纠正道。

见周围的好兄弟还是那般浑然不在意,马回回心下一凉,对他们严肃严明:“兄弟们,眼下咱们可是大明朝廷的人了。

如今朝廷势大,可那位太祖皇爷的规矩更重,所以规矩要有,军营之内‘大人’‘末将’的称呼得改。”

“改不了的,以后我这老大都救不了你们。”

马回回语气无比认真严厉。

面前的兄弟们这才收起吊儿郎当的模样,开始渐渐收心,这才让马回回这个带头大哥稍稍安定了些。

……

关中之处,数月前闯王高迎祥率领麾下之人进攻扶风、岐山等县,只是其难度远超此前:各个县城的地方豪族集结乡兵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