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人家虽是庶出,但这天下没一个庶出只想当庶出,没一个丫头只想当丫头的,终究也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伯父伯母,阿弟,张家那位庶出大小姐稍后便会前来,还是先行准备一番,今日见过面,若那位大小姐没什么问题,这婚事便能彻底定下,之后之事便由家族全权处理,不会妨碍阿弟的学问。”族兄再次开口。
方以智微微点头。
很快,族兄离去,这处小小的宅院,一家三口重新相聚,刚说上几句贴心话,就被匆匆赶来的魏国公徐允祯与国子监祭酒两人惊得站了起来。
方家中堂之内,方家家主、刚刚的那位族兄,包括方家一应长辈,全都聚在一起。
知晓国子监祭酒与南京城军政一体主管、魏国公徐允祯来了,这般通天人物,往日同方家半点关系没有,今日却一同前来,着实让方家心惊肉跳。
任凭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方家究竟在何处得罪过这两位大人物;至于帮过忙,方家更是摸不着头脑,就他们方家,也配?
……
辽东边关四处兴建堡垒,其中有袁崇焕的手段,但如今已是成为了辽东总兵祖大寿、游击将军吴三桂,乃至已然被清理了一批冗员的辽东之处高级将领的防线。
充足的兵员、重新被账目之后的军田,还有这一批又一批送来的饷银,再加上部分新军已是赶到了辽东之处,带来了天子的旨意、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令谕,使得辽东之处数代积聚下来的武将,还有世家大族、地方豪族通通都被震慑一番。
“这就是通敌卖国的下场。”
锦州城内午门刑场之上,正午时分,吴三桂手持斩马刀,面色冷峻,目光如刀一般锋利,直直地扫向刑场周围的一众百姓。
此刻刀尖滴血,一阵血腥味浓郁传来,在这刑场之上,除了专门前来的百姓,余下的便是辽东之处、关宁防线。
尤其是关宁铁骑的各处将领,还有那些将军世家、地方豪族之人。
“晋商范家主范永斗已被押往京城,而范家通敌之人,我辽东之处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过任何嫌疑。”
吴三桂面色淡漠,一边开口一边手持刀柄,随后咚咚咚,又是几个圆轱辘般的脑袋再次滚落在地。
吴三桂腰马合一,弓步向前踏行,走起路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身的杀伐之气更是让辽东之处那些杀鸡儆猴之人全都默默无言。
坐在审刑官位置上的赫然正是辽东的一把手祖大寿。
如今他祖大寿可谓是风光满面,手持关宁防线,麾下有着效忠于他的关宁铁骑,府库之内大量的粮食还有银钱,有粮有兵有权。
还有着朝廷、太祖皇帝乃至率领新军的崇祯天子的信任。
再加上最近数月以来,那后金鞑子的屡次进犯,关宁防线秋毫无损,丝毫未破,甚至他祖大寿亲自率领关宁铁骑和那后金鞑子狠狠打了数回,饶有小胜,即便是败也没多少伤亡,使得他祖大寿此时此刻成为了辽东之处最靓的仔。
吴三桂唱了个红脸,自然该由他祖大寿来唱这个白脸,如此这戏台子才能继续搭下去。
“辽东之处乃是重中之重,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关宁防线更是事关我大明国运社稷。”
祖大寿迈着四方步大步来到刑场之上。
他从众多尸体穿插而过,面不改色,一番总结,英气魄力更是让四处的世家之人为之胆战心惊。
“本总兵今日可代替朝廷说上几句话,只要各处家主大人对朝廷忠心耿耿,对大明绝无二心,我祖大寿可以向诸位保证,此前种种全都就此揭过,重击后金才是我等重任。”
祖大寿慢条斯理般徐徐开口,话音稍一落,顿时就引来刑场周围一众百姓喝彩。
“祖大人英明。”
“我辽东之处来了将军,往后后金鞑子再想如同往年那般,在如今这将将入冬时节来劫掠我大明领土,却是想都甭想。”
“有祖将军在,我辽东之处谁都不怕。”
百姓们自发式地开口。
随着一批又一批饷银送来的,当然还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良种,玉米、番薯、土豆早也是在数月前就已种在了这里。
辽东各处的军田农田如今早已是收获了两回,百姓家家有粮。
再加上特殊时节,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威慑往下一压,世家豪族全都收敛了往日贪婪习性,过分的举动再不敢有。
有着监军太监、曾经的东厂提督曹化淳带过来的东厂番子,还有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离去但却未曾带走的锦衣卫出手。
像今时今日这样的场面已然并非是一次了。
杀了一批人,震慑了一批人,拉拢了一批人,如今这辽东之处不说固若金汤,但也绝对能称得上稳如泰山。
很快,一个个大族之人全都表态,表明他们对于大明的效忠之心。
“还请祖大人放心,为大明,我吴家全力以赴。”
吴家这一代的家主,早已是站在了大明朝廷这一边。
他果断开口。
随后,张家、李家、赵家……一个个的也全都鱼贯而出,表明了他们的心声。
如此,那些仍旧观望的世家大族再不出来,祖大寿可是又要动刀子杀人了,很快也都接二连三地表态。
祖大寿站在刑场之上,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持于胸前。
他轻轻一笑,面上这才露出满意神情,余光之处又看了看监军太监曹化淳,见他同样是对事情结果露出了会心一笑。
这样的辽东,才是大明的辽东。
到了来日,对那领着新军已然御驾亲征的崇祯天子朱由检,还有在京城之处坐镇、关乎大明国运的太祖皇帝朱元璋。
他们两人都能有一个不错的交代了,甚至都还能立上一个不小的功劳。
……
辽东锦州城城墙之上,硕硕的寒风自漠南蒙古之处的草原而来,寒风凛冽,但屹立在这锦州城墙之上的各个大明士兵面色坚毅,手持长枪,武器精良,脸上也未带半分痛苦。
只因他们身上的装备早已换了个齐全,里面肯定不是往日那般的单衣,而是早已塞了厚实的棉花,是由江南之处的纯棉所专门制造。
一个个厚实得很。
手中的长枪也是由京城那边打造出来的,率先配备新军,其次就配备给了他们这些辽东关宁防线之处的士兵。
有了饷银,想要采买这些上好的铁器当然轻而易举,更别提还有范家的那些铁器,既然都已被查抄,当然也要为大明的军事实力做上一个杰出的贡献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