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内,李仁任一见到朱标,当即行了个礼道:“下臣高丽使者李仁任拜见大明太子殿下!”
“李大人请起吧!”朱标挥了挥手。
“多谢殿下!”李仁任连忙起身。
“高丽之事,本宫已经听说过了,这李成桂简直是胆大包天,连父皇的圣旨都不放在眼里,真是该死!”
“太子殿下,高丽乃大明的藩属国,李成桂却丝毫不顾忌大明的颜面,想要篡夺高丽之王位,还请殿下发大明天兵相助,我高丽上下必定会对大明感恩戴德。”李仁任激动得痛哭流涕道。
“高丽为我大明藩属国,为高丽王作主是我大明分内之事,本宫听闻李成桂之事后,也很想发兵相助高丽王,奈何我大明与高丽之间还有个纳哈出,而我大明要征伐纳哈出,从北往南进攻,劳师动众,所损耗的钱粮何止百万。
且纳哈出盘踞在金山一带多年,我大明也不一定能够平定,无法平定纳哈出,我大明天兵又如何能够入高丽帮高丽王对付李成桂呢!”朱标慢悠悠的说道。
李仁任急了,立刻表态道:“殿下!大明是为我高丽攻打纳哈出的,我高丽如何能坐视不管?请殿下转告陛下,只要大明出兵攻取纳哈出,我高丽必定抽调可用之兵,前往辽东助阵!”
“可高丽兵权如今都在李成桂手里,他能答应吗?”朱标有些狐疑。
“李成桂终究还没有篡位,且高丽兵权还有一部分在我王手里,还请殿下放心,只要大明攻打纳哈出,我高丽定全力相助,大明所需钱粮,我高丽也可出一半。”李仁任咬了咬牙说道,这已经是他能答应的全部条件了。
“好!好!有李大人这话,本宫必定能劝说父皇,出兵帮助高丽王。”朱标大喜,本来只想着让李仁任主动答应帮忙的,没想到他竟然还给钱粮,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了。
“多谢殿下,我高丽上下必定会铭记大明的大恩大德!”李仁任当即喜出望外道。
“不过此事还需保密,若是让李成桂得知,起了疑心,对高丽王可就很是不利了!”朱标最后说道。
“还请殿下放心!”李仁任点了点头,可惜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否则,他就算是死也不会引明军入高丽……
三日后,皇宫,奉天殿内,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说道:“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原之土,然自元末开始,纳哈出就割据辽东,而后更是频繁地驱兵南下,侵犯我大明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咱意已决,出兵征伐纳哈出,一统辽东。”
此话一出,文官们顿时沉默了,他们没想到这洪武二十二年刚开头,朱元璋就决议征伐纳哈出,而武勋们却是精神一震,有仗打,他们才有立功的机会。
蓝玉当即站了出来,激动的说道:“陛下英明!纳哈出狼子野心,既接受了北元的‘开元王’,又假意向我大明称臣,如此反复横跳的小人,早晚必成为边疆大患,早日清除,辽东也能早日安稳!”
如今中年一代武勋里面,就数他蓝玉和沐英最能打,沐英要镇守云南,那这平定纳哈出的大功岂不是就归自己了,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把侯爵升成公爵,他能不激动吗?
这时,大学士严震直跟着站了出来,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道:“陛下,辽东山高水远,若大军劳师远征恐怕会耗费巨量的钱粮,而去年有旱灾,今年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国库需要留有余钱,若是打起仗来,恐怕承受不住啊!”
闻言,蓝玉瞥了严震直一眼,道:“严大人,纳哈出频繁出兵骚扰我大明边境,掳掠边境汉人充作劳力,多少人死于其手中?你一句国库空虚就不打仗?若是年年都有灾情,便一直就不打了,任由纳哈出在辽东作威作福?”
“严学士,近年来纳哈出通过联姻、封赏,以及控制了部分女真部落,野心不小,前些年纳哈出还与女真一起出兵,进攻辽东,辽东一直不得安宁,难道辽东百姓就不是大明子民吗?”长兴侯耿炳文也站出来,声援蓝玉道。
“不错,为了辽东百姓安宁,一定要灭掉纳哈出,臣王弼请战!”定远侯王弼跟着说道。
“臣也愿意请战!”
…………
武勋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纳哈出占据金山,兵强马壮,无论谁击破了纳哈出,都是一笔天大的功劳。
大学士吴沉眉毛一挑,轻声说道:“陛下,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死伤惨重,最后更是导致隋朝二世而亡,还请陛下三思啊!”
这些文官为了阻止武将们立功,简直是拼了,连隋炀帝杨广的事迹都说了出来。
“吴大人,陛下不是隋炀帝,我大明将士更不是隋朝士兵,纳哈出更不是高句丽,你这是诅咒我大明江山社稷呀!”南雄侯赵庸冷笑着说道。
“微臣不敢,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吴沉被吓得连忙跪了下来,这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朱皇帝呀!
“吴沉口不择言,罚俸一年,再有下次,直接免职!”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
“谢陛下!”听到只罚了一年俸禄,吴沉顿时松了口气。
“陛下,微臣愿立下军令状,若是领军出征,必在今年之内,攻破金山,生擒纳哈出!”郑国公常茂出言说道。
自从父亲常遇春去世之后,虽然朱元璋对常家的赏赐不断,但是常家在朝廷内的影响还是慢慢降低,此次领兵出征,正是他恢复郑国公府威势的好机会。
紧接着,江阴侯关良,申国公邓镇,武定侯郭英等人相继出言,他们都想争一争这统帅之位,毕竟随着大明逐渐强大,对外征战的机会已经是越来越少了,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而文官这边却不愿意让这群武勋再立功勋,又是天气不好,又是粮饷不充足,又是给百姓增加负担的,双方唇枪舌剑谁都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