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微微停顿,气息已显微弱,但眼神却更加明亮、坚定,他看向康熙,出了此生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话语,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老衲此行……能逆天改命,挽狂澜于既倒,护得殿下周全,心中……唯有圆满,并无半分后悔。”
他的目光与康熙那充满了无尽感激、悲痛与复杂情绪的眼神在空中交汇,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
最后,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却又重重地敲在康熙的心上,带着一丝委婉却无比清晰的警示:
“望陛下……谨记……镜中之影,警钟长鸣……切莫……重蹈……覆辙……珍重……眼前人……”
这“镜中之影”、“重蹈覆辙”八字,如同最后的箴言,深深烙印在康熙的心中。
他知道,这是大师在警示他,切勿再让那梦中父子相疑、兄弟阋墙、最终痛失爱子的悲剧重现!
话音下,老僧仿佛完成了此生最后的使命,脸上那抹祥和的笑意缓缓定格。
他深深地看了康熙最后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嘱托与期盼,随后,他极其安详地、缓缓地闭上了双眼,气息也随之彻底断绝。
他就那样端坐在蒲团之上,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中,面容温润平和,仿佛只是沉沉睡去,周身却再无一丝生机。
“大师——!”
胤禔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一声悲恸的低呼,率先“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对着老僧圆寂的方向,泪流满面。
他这一跪,如同一个信号。身后的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胤禟、胤?、胤祥……所有阿哥。
无论平日心思如何,此刻皆被这位舍身救兄、功德无量的高僧深深震撼与折服,无人下令,却齐刷刷地、心甘情愿地跪倒一片!
“叩首——!”不知是谁,带着哭腔哽咽着喊了一声。
所有皇子,对着那安详圆寂的身影,无比郑重地、满怀感激与敬仰地,行下了最为庄重的三跪九叩大礼!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那沉痛的、压抑的哽咽声和额头触地的闷响,在无声地诉着对这位圣僧最高的敬意与最深的悼念。
*
殿内一片悲声,诸位阿哥虽已行完大礼,却依旧跪地不起,望着蒲团上那安详圆寂、仿佛只是沉睡的身影,心绪如同沸水般难以平复。
尤其是胤禔,想到这位高僧不仅救了弟弟的性命,更在最后时刻点醒皇阿玛,避免可能的父子悲剧,恩情如山,更是伏地痛哭,难以自持。
康熙站在最前方,背影在夕阳下拉得悠长而孤寂。
他同样心如刀绞,老僧的离去,不仅意味着一位恩人的逝去,更仿佛抽走了支撑他度过这七日炼狱的一根精神支柱。
但他深知,此刻绝非沉溺于悲痛之时。
他死死攥着拳,指甲深陷掌心,用那细微的刺痛强迫自己从巨大的悲伤与震撼中抽离出来。
他深吸了几口气,胸膛剧烈起伏着,努力平复那翻涌的情绪,直到脸上的悲戚被一种沉痛而庄重的神色取代。
“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连忙跪倒听旨。
康熙目光依旧凝望着老僧,语气沉痛而充满敬意:“传朕旨意。”
他略微停顿,仿佛在凝聚最郑重的措辞,随后一字一句,清晰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