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总参谋部(1 / 2)

苏泽暗暗点头,赵贞吉这还是大明官员传统的做法。

正如户部的清吏司一样,兵部的事情忙不过来,就按需求增设清吏司,将新的工作一股脑儿交给这些新的清吏司。

这就类似于面多了加水的操作一样,并不是在决策框架上改变兵部,而是从人事上处理新增的问题。

兵部自然认为这是赵贞吉在玩弄权术,要在兵部安插自己的人手,架空原来兵部的职能。

这就是身在中书门下五房的好处了。

这是距离内阁最近的部门,也是消息最灵通的部门,苏泽可以很轻易的了解到六部九卿衙门的动态。

苏泽让宋纁回去之后,掏出一份空白的奏疏,开始起草奏疏。

——

次日,苏泽又喊来宋纁,对着他说道:

“本官这里有一份奏疏,事关兵部改革的,宋主司先回去看一看。”

宋纁一凛,这是苏检正要出手了?

其实宋纁也有些抱怨,身为赵贞吉的政治秘书,宋纁明白赵阁老在兵部的改革事关重大。

只可惜整个内阁之中无人重视。

前面的军事改革都是苏泽提出来的,后面苏泽也没有再将精力放在军务上,导致大明的军策核心没有能跟得上基层军队的建设,闹出了不少的问题。

宋纁明白上司的暗示,就是让他和赵贞吉通气。

如果赵阁老也能同意这份改革方案,那这件事就有可能推动下去。

宋纁小心翼翼的接过了苏泽的奏疏,向苏泽告辞后回到了自己的公房。

他打开苏泽的奏疏,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但是他越看越是心惊!

他本来认为,赵阁老的改革方案算是比较激进的了。

但是看完苏泽的方案,才知道什么叫做激进!

《奏请厘清兵部职能以革除积弊疏》

宋纁又认认真真的读了两遍这份奏疏,更是觉得精妙异常!

高,实在是太高了!

比起苏泽的改革方案,赵阁老的改革方案就像是过家家一样!

宋纁是懂得军务的文臣,他很明白一旦这项改革完成,大明的军事指挥系统将会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苏泽开宗明义,先讲了赵贞吉改革遇到的困难:

“伏惟圣上睿鉴,臣窃见兵部之务日繁,常循旧法以应之。如户部增设清吏司之例,事务冗积则添设新司,委以新增之责,此非决策框架之更张,实为权宜人事之调度也。”

宋纁也点头,增设清吏司,实属权宜之计,赵阁老自己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兵部更是认为这是赵贞吉使用权术,不肯配合。

在面对兵部不肯放权的前提下,苏泽拿出了一套儒家无法回避的方法——尊皇。

“今当务之急,非在人事更迭,而在框架重构。臣愚昧,敢陈改革三策,以固国防:”

“圣上亲掌,内阁辅之。专司军国大略、征伐宣导及粮秣分拨,月御前会议以督核,不涉细务。如是,则权归天听,杜佞臣弄术。”

简单的说,苏泽将军事指挥权收回到皇帝手上。

这并不是简单的收拢名义上的指挥权,而是要求地方上的部队,每半个月,要将整个部队的具体情况,比如驻防记录、军事编制、军官和士兵的变化、后勤问题,全部编纂成一份手册。

苏泽提议,这项政策可以先从戚继光的大同军队、李成梁的安东都护府,广西的安南军,以及驻扎在京师的克虏军中试行。

有武监出身的军官参谋,编纂《形势报告》,递交到内阁,再由内阁处理这些军情,形成《形势报告摘要》,上报给皇帝。

苏泽在奏疏中又说,由于这种报告是从下往上,一层一级的形成汇报的,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失真。

所以苏泽还提议,在锦衣卫设置军情司,专门负责地方军情汇报,同时定期从六科都察院派遣巡边御史,通过锦衣卫和科道两条线路,抽查地方军队的具体情况。

通过这一套系统,皇帝就可以了解地方上军队的具体情况,真正掌握指挥权。

自古以来,皇帝都想要掌控所有的军队。

在今日之前,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新军的体系变化,让军队中有了熟悉军务的武监生,这些经过系统性军事训练的武监生,可以完成苏泽要求的文书工作要求,逐级汇报军中的情况。

大明日益强大的行政中枢,也能够处理这些事务。

虽然不是实时,但能每半个月就掌握全国重要军队的动态,这已经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指挥权归于皇帝,苏泽又提出第二项改革:

“总参谋部立于禁卫营,简拔参谋精干,专责战守机宜、训练教阅、边情侦伺。其职独立于兵部,免俗吏干预。”

但是苏泽提出设立的这个总参谋部,限定为一个参谋机关,只有顾问权没有实际的指挥权。

总参谋部下设三个司,分别是:

作战司:负责战略规划和实战演练。

训练司:统一全军训练标准,避免兵部干预。

情报后勤司:整合边关情报,制定各军队的后勤补给计划。

总参谋部仅仅向皇帝本人负责,负责专业的军事工作。

第三项改革就是针对兵部的了。

苏泽没有选择增设清吏司,而是更改了原本四个清吏司的职责。

武选司依然负责军队的人事工作,负责军官的选拔任用,士兵的嘉奖犒赏,同时又将武监和水师学堂的考核也交给武选司,负责预备军官的培养。

职方司掌舆图、军制、镇戍,并成立独立的军事情报部门,但是这个部门是负责军队内部贪腐的,负责军队内部的纠察。

车架司掌军用的驿站、禁卫、仪仗、厩牧。同时负责全国的战马马政,建立更加高效的驿站系统,传递各军的《形势报告》。

车架司还要负责具体的后勤工作,由参谋总部制定的各军后勤计划,最后在皇帝审阅后交给车架司负责执行。

武库司掌军械、案牍、符印。苏泽还提议将工部下的军械部门,也划归到武库司,负责新军事武器的研发和制造。

宋纁也傻了,苏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么看来苏泽不仅仅没有削弱兵部的职能,甚至还加了兵部的权力!

宋纁仔细思考。

苏泽奏疏的第一条,集权于内廷,兵部没办法反对。

第三条增加了兵部职权,兵部没理由反对。

唯一能反对的,就是第二条增设总参谋部。

但人家参谋部的定位都已经很低了,只是参谋机关,不负责具体军事决策,也不负责具体的军事执行,这样你兵部总不能有意见吧?

高,实在是太高了!

宋纁佩服到五体投地,他又认真看了几遍之后,连忙抱着苏泽的奏疏去找赵贞吉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