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军改之议(1 / 2)

华灯初上西苑内早已是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悠扬。

空气中弥漫着御膳房特制的元宵甜香与名贵熏香的混合气息。

成国公和苏泽一前一后踏入西苑,见到了西苑张挂的花灯,就知道皇太子非常重视本次的宫宴。

殿门开启,一群年轻的身影步入殿内,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他们正是新近崛起的武监军官们。

朱时泰看向这群年轻的武监军官们,他们身穿上次皇帝阅兵时候的军礼服,身体挺拔强壮,几名家中有适龄女眷的勋贵重臣们都连连点头。

人靠衣装,加上武监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气质,这让这群新军官们表现出了和旧勋贵和文官截然不同的气质。

代父皇主持宴会的皇太子朱翊钧高坐主位,脸上带着孩童般不加掩饰的兴奋。

他上次错过了武监阅兵的盛况,正遗憾不已,今夜这满殿的新锐军官,在他眼中仿佛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阅兵”,让他看得兴致勃勃。

成国公朱时泰偷偷看向苏泽,心中也有一分的失落。

如果苏泽是勋贵的一员,那事情早就成了。

只可惜他是地地道道的文臣,还是庶吉士出身的文臣,和文臣的核心骨干。

但是朱时泰也看不透苏泽。

苏泽提议设立武监,武监培养的还是勋贵世兵子弟,这又和文臣的利益不符。

兵部打压李如松他们这些禁卫军官,也是在打压苏泽的弟子。

苏泽上次出手,帮助李如松等武监生通过了国政军策,又和文官不是一条心的。

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朱时泰自诩聪慧,但是也看不透苏泽的用意。

等到约定的时刻到了,太监宫女们关闭西苑大门。

皇太子身边的太监张宏,扯着嗓子喊道:

“今日宫宴,兹为我大明千秋贺,为天下安康庆。”

“本宴不设定席,珍馐自取,歌舞兴之!”

苏泽看向宫殿两边,只见桌子上摆着各种食物,殿内却没有和正规宫廷宴会一样设置席位。

这不是自助餐?

苏泽看向小胖钧,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子竟然搞出这种东西。

但是仔细一想,自助餐还确实很适合今天的场合。

今日说起来是上元宫宴,实际上就是让新军官和勋贵重臣们联姻。

既然这样,那就需要互相了解。

原本那种按照职位高低设置席位的做法,就让勋贵重臣们无法接触到这些新军官。

自助餐的形式,就能让这些勋贵重臣和年轻军官多接触,也方便定下亲事。

小胖钧是长进了啊。

因为不是传统的宴会,所以张宏宣布后,再由在场重臣领着向太子行礼,宴会就正式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这种形式的宴会还有些拘谨。

但是很快大家就发现,这种自由取用食物,自由交谈的宴会,要比传统的宴会更有效率。

年轻的军官们感受到了这非同寻常的关注。

有人坦然应对,谈笑自若,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自信与魅力;有人则略显拘谨,在勋贵重臣的注视下有些怯场,但还努力维持着军人的沉稳。

殿内表面一派歌舞升平,其下却是无数目光的交汇、无声的评估与精心的盘算。

能否获得勋贵文臣的青睐,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坦途,或者仅仅是一次不成功的展示,都取决于他们在今夜这场无形的“战场”上,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与潜力。

小胖钧看着这热闹非凡又暗藏机锋的一幕,只觉得比戏台上的任何一出都精彩。

苏泽家中也没有适龄需要联姻的女眷,他从宴会开始后就站在角落中,观察宴会会场。

不得不说,武监教育出来的这批新军官卖相确实不错。

联姻的时候,形象姿态也是很重要的考察因素,毕竟没有人是纯粹理性的,感性在婚姻中也很重要。

苏泽甚至看到几个兵部官员,都主动和这些新军官接触。

反对武将团体是反对,但是不妨碍找个武将做女婿。

看来朝廷里的聪明人也不少啊。

苏泽又看向成国公朱时泰。

只见到这位国公,正在和诚意伯刘世延交谈。

这位刚复爵的诚意伯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而刘世延身后就站着刘荩臣。

刘荩臣站在父亲身后,挺直腰板像是个开屏的孔雀,苏泽估计是成国公府要和刘荩臣说亲,或者干脆就是要和刘荩臣结亲。

苏泽又看了一圈,却没有看到李如松的身影。

就在这个时候,苏泽身后突然有人喊道:

“苏翰林。”

好久远的称呼,苏泽回头一看,原来是太子身边的太监张宏。

“苏翰林,殿下请您近身。”

也只有太子身边的太监,还会喊自己“苏翰林”,苏泽微微点头,跟着张宏来到了小胖钧身边。

见到苏泽,小胖钧就炫耀的问道:

“苏师傅,孤这次宴会办的如何?”

苏泽立刻说道:

“殿下此宴别开生面,却又让群臣有了交流的机会,让臣也开了眼界。”

听到苏泽这么夸,小胖钧的脸上笑开了花。

他在宫中侍奉父皇实在无聊,好不容易得了这次机会,苦思冥想了数日才想出这个方案。

这期间他又亲自督办,甚至连宴会现场都是他亲自指挥布置的。

得到了苏泽的认可,小胖钧更高兴了。

小胖钧又说道:

“苏师傅你那武监教出来的李如松是个人才。”

“父皇让他详述东北局势,那李如松照着一张地图就讲清楚了,连孤都听的明白,父皇十分喜爱他,将他留在身边,今日未能来赴宴。”

原来是这样,不过这样也好,苏泽正准备给李如松介绍亲事,如果在宴会上被人看上反而不好。

苏泽也没想到,李如松这么快就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要知道隆庆皇帝失语之后,很少见外臣。

能够让皇帝亲自见,并且在皇帝面前讲课,说明李如松已经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苏师傅,原来这陆地上作战也很有意思啊,和海战也不遑多让啊!”

苏泽看向小胖钧。

在原时空,这位万历皇帝虽然在政务上懒惰,但是还是很喜欢军事的。

万历三大征的结果也都是取得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