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关键之处(2 / 2)

老学者枯瘦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腕间青筋与莱尔丹袖口下若隐若现的灵能共振纹路形成奇妙对峙。

前者承载着家族数百年的学术传承,后者则镌刻着当代灵能研究的实证印记。莱尔丹没有抽回手,只是将光屏转向老学者,指尖在数据流中划出一道浅痕:

“凯伦先生,《史闻?封印术要义?卷三》第17节我核对过三次,其中明确标注‘逆灌之险,在灵能密度逾1.2标准单位/立方米时触发’,而当前研究室的灵能基线是0.87,且我们有‘灵能缓冲阀’,这是新式的灵能造物基于‘古代封印能量阈值’实验提出的改良装置,能将瞬时反噬能量导引入地下灵能池。”

凯伦学者的目光落在光屏角落的文献标注上,眉头微蹙却未立刻反驳。

他松开手,从怀中取出一本皮质封面的古籍,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

“但典籍后续还有补注,是先祖一世的手迹——‘陨星谷封印属“活阵”,能量会随星象周期波动,若逆向注入时恰逢“星纹交汇点”,即使低浓度也可能引发阵眼共鸣’。昨晚我核对过星图,未来三小时正是西境星域与陨星谷阵眼的共振窗口期。”

林夏忽然在控制台前轻敲键盘,半空中的法阵投影旁多出一组星象数据流与灵能波动的叠加图。她转过身时,眼中带着学术讨论特有的专注:

“凯伦先生,我刚用‘星阵耦合模型’推演过——当前星纹交汇的能量振幅是0.32,而缓冲阀的最大导能阈值是0.5,若我们将逆向注入速率控制在0.3标准灵能单位/秒,同时用‘分频段过滤’技术屏蔽星象带来的额外能量干扰,风险系数可降至0.1以下。”

她说着调出一组模拟数据,光屏上蓝色的安全区域内,代表实验参数的红点正稳定悬浮。

莱尔丹点头时,指尖在灵能分析仪上轻点,调出另一组数据:

“我补充两点实证依据。其一,三个月前西境裂隙出现时,我采集过阵眼逸散的能量样本,其分子结构与古籍记载的‘活阵能量’有17%的差异——这可能是千年间灵能环境变化导致的阵体自适应调整,意味着先祖的风险评估需要结合当前环境修正;其二,我曾在天霜极地处理过类似的‘活阵’,当时用0.25单位/秒的逆向速率成功推导出阵眼符号,虽有轻微反噬,但缓冲阀完全可控。”

凯伦的指尖在古籍扉页的烫金纹路上停顿片刻,目光从星象数据流转向莱尔丹,枯瘦的手掌轻轻按在灵能沙盘边缘——那里的符号纹路正随着研究室的灵能流动微微发亮。

“天霜极地的‘活阵’样本我曾查阅过归档报告,其阵眼能量衰减系数是0.07,而陨星谷封印在古籍记载中是‘永动型活阵’,衰减系数不足0.02,这意味着它的能量反馈速度会快3倍以上。”

他顿了顿,调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灵能记录仪,光屏上浮现出一组泛黄的手绘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