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祁明月(2 / 2)

“正是因此才选择颍州。”祁明月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母亲总说那里是她的故乡,我却从未去过。此番既能游学增广见闻,又能踏访母亲年少时生活过的地方,可谓一举两得。”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况且,远离京城,也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和……烦恼。”

知书会意,不再多言。作为祁明月的贴身侍女,她自然知道小姐所说的“烦恼”是什么——那桩与英国公世子的婚约,以及京城中那些明里暗里的议论和打量。

车窗外,景色渐渐由繁华转为宁静。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春日的田野上已有农人忙碌的身影。祁明月望着这一切,心中那份离愁渐渐被新奇与期待所取代。

…………

与此同时,祁府门前,那匹来自边关的快马踏起一阵尘埃,信使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门房。

“边关急信,呈祁大人亲启!”信使声音沙哑,显是长途奔波所致。

管家不敢怠慢,立即引着信使入府。此时祁怀鹤正在书房与几位幕僚商议政务,听得通报,眉峰微蹙。

“请他稍候。”祁怀鹤吩咐道,很快结束了与幕僚的谈话。

信使被引入书房,恭敬地行了个军礼,从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竹筒:“卑职奉姚小将军之命,特送此信至祁大人府上。”

祁怀鹤接过竹筒,拆开火漆封印,取出内中信笺。信纸是上好的宣纸,字迹苍劲有力,一如其人:

“怀鹤伯父尊鉴:修言驻守北疆已半载有余,日前得胜,边关暂安。闻说明轩兄前番遇险,伤势严重,不知近日可好些了?北疆有种药材名‘血竭’,于疗伤有奇效,随信附上些许,望能助明轩兄早日康复。”

读到此处,祁怀鹤目光扫过竹筒,果然发现内中还有一个小巧的锦囊,装着深红色的药材。他微微颔首,继续读下去:

“京中诸事,修言虽远在边关,亦有所耳闻。闻说明月妹妹近日安好,心下甚慰。不日修言将回京叙职,届时必当登门拜访……”

信的后半部分多是些边关风物和军务琐事,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关切之意却显而易见。

祁怀鹤读完信,沉吟片刻,对信使道:“回去告诉姚世子,明轩伤势已大有好转,有劳挂心。至于小女……”他顿了顿,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她今日刚起程前往颍州游学,归期未定。”

信使领命退下后,书房屏风后转出一人,正是辛兮瑶。她方才一直在内间整理书册,将外间的对话听了个分明。

“姚世子来信了?”辛兮瑶走到丈夫身边,目光落在那封信上。

祁怀鹤将信递给她:“倒是巧了,偏偏今日送来。”

辛兮瑶浏览信件,眉头微蹙:“这姚世子倒是记得月儿,还特意问起。”

“年少时的情谊,哪能说忘就忘。”祁怀鹤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初绽的梨花,“就像你当年,不也是执意离京游学,才有了我们后来的缘分吗?”

辛兮瑶瞪了他一眼,嘴角却不自觉扬起:“胡说些什么。”她走到丈夫身边,与他并肩而立,“我只是担心月儿。她那性子,表面温顺,内里却比谁都倔强要强。颍州那地方,看似文风鼎盛,实则门户之见最深,她一个京城去的贵女,不知要受多少排挤和算计。”

“吃点亏也好,总不能一辈子被我们护在羽翼之下。”祁怀鹤揽住妻子的肩,“再说,你不是安排了人暗中保护吗?”

辛兮瑶轻叹一声:“护得住人身,护不住人心啊。”

此时的祁明月对京城发生的这一切浑然不知。马车已经行出五十余里,在一处驿馆稍作休息。

“小姐,驿馆已备好茶点,可要下来歇歇脚?”车夫在外问道。

知书先下车打量了一番,这才回身扶祁明月下车。主仆二人走进驿馆,要了间雅室稍作休息。

驿馆中人不多,大多是南来北往的商旅。祁明月虽衣着素雅,但通身的气度还是引来了几道打量的目光。她却不甚在意,只安静地用着茶点,偶尔与知书低语几句。

“听说颍州近日要举办一场诗会,邀请各地才子前往呢。”邻桌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交谈。

“可是兰台诗会?那可是颍州三年一度的盛事,若能在此会上崭露头角,必能声名鹊起。”

“正是。据说此次诗会由颍州太守亲自主持,奖品丰厚不说,还能得到当世大儒的指点……”

祁明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兰台诗会她早有耳闻,是颍州最负盛名的文坛盛事之一。若能赶上此次诗会,倒是不虚此行。

用罢茶点,主仆二人重新登车起程。知书见祁明月心情颇好,笑问:“小姐可是对那诗会动了心思?”

祁明月微微一笑:“既然恰逢其会,自然要去见识一番。不过……”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我更想看看颍州学馆的真实模样,而非仅仅是一场热闹的诗会。”

知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为祁明月斟上新茶。

马车继续前行,祁明月取出随身携带的书卷,终于静下心来阅读。书页翻动间,偶尔有几片柳絮随风卷入车内,落在书页上,又被轻轻拂去。

不知过了多久,车夫在外提醒:“小姐,前方就要进入颍州地界了。”

祁明月闻言,放下书卷,轻轻掀开车帘向外望去。但见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田野阡陌,与京城风景果然大不相同。官道旁立着一块界碑,上书“颍州”两个大字。

“终于到了。”祁明月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知书笑道:“小姐看起来很是期待呢。”

祁明月颔首:“母亲总说颍州人杰地灵,我自是期待的。”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但愿此行……不会让母亲失望。”

此时夕阳西下,天边晚霞如火,将整个颍州地界染上一层金红色的光辉。祁明月的马车在暮色中缓缓驶入颍州,仿佛驶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踏入颍州地界的那一刻,远在边关的姚修言刚刚收到京中来信。当他读到“明月小姐已起程前往颍州”一句时,眉头不自觉地蹙起,随即召来副将:

“备马,我要提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