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睿嘿嘿一笑,浑不在意。
萧承稷和萧承玉也走过来。萧承稷道:“不错。锐表哥胜在经验,睿儿胜在锐气。日后战场之上,需二者结合,方能克敌制胜。”
萧承玉则递上水囊,细声道:“二哥,锐表哥,快喝点水歇歇吧。”
小玥儿也怯生生地递过来两块干净的帕子。
少年少女们围在一起,喝水擦汗,讨论着刚才的比试,气氛融洽热烈。阳光透过扬起的尘土,勾勒出他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身影。
**(三)画堂心事,姐妹私语**
比起演武场的热火朝天,坤宁宫偏殿的画堂则显得静谧雅致。
萧承玉正坐在窗边的绣架前,纤指拈着银针,在素白的软缎上绣着一幅《兰竹图》。她神态专注,手法娴熟,显然于此道颇有心得。旁边小几上,放着几本翻开的诗词集和乐谱。
祁明月和小玥儿坐在一旁的地毯上,摆弄着一套精致的琉璃棋子。明月落子飞快,带着她一贯的伶俐劲儿,小玥儿则蹙着秀气的眉头,思考良久才小心翼翼地下一步。
“玉姐姐,你这兰花绣得真好,像是能闻见香味似的。”明月抬头,看着绣架赞叹道。
萧承玉微微一笑,手下不停:“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比不上明月你,听说姑父已经开始让你打理一部分铺面的账目了?”
明月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爹爹说我有天赋,算盘打得比好些老账房还快呢!就是母亲总念叨,说我女孩子家,也该学学女红针黹,静心养性。”她说着,做了个鬼脸,“我可坐不住,那些丝线看得我眼花。”
小玥儿细声细气地开口:“明月姐姐很厉害。我就不行,看到数字就头晕。还是跟着娘亲认草药有意思。”她受母亲辛葵影响,对医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萧承玉放下针线,拿起团扇轻轻摇着,目光望向窗外,带着一丝这个年纪少女特有的朦胧思绪:“人各有志。父皇和母后也常说,不必拘泥于世俗之见。明月善经营,是好事。玥儿通药理,可济世救人。我嘛……或许就适合看看书,绣绣花,将来……”她顿了顿,脸颊微微泛红,没有说下去。
明月凑过来,狡黠地眨眨眼:“玉姐姐,你是不是在想……将来嫁个如姑父那般文武双全、又像祁伯伯那般温柔体贴的驸马呀?”
“明月!休要胡言!”萧承玉顿时羞红了脸,拿起团扇作势要打她。
小玥儿也抿嘴笑起来。
明月笑嘻嘻地躲开:“这有什么好害羞的!陛下和娘娘那么疼你,定会为你挑个这世上最好的郎君!不过嘛,”她托着腮,故作老成地叹口气,“像大哥那样太严肃的不好,像二哥那样太闹腾的也不好……嗯,还是要像明轩哥哥那样,学问好,性子稳,还会偷偷给我们带宫外的新鲜玩意……”
“祁明月!”萧承玉的脸更红了,这次是真的有些羞恼。少女心事被说破,总是难为情的。
就在这时,宫人来报,说辛葵夫人来了。
辛葵如今已是国公夫人,气质愈发温婉从容,眉宇间带着岁月沉淀的宁静与幸福。她进来看到少女们笑闹成一团,不由笑道:“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明月抢着说:“辛舅母,我们在说玉姐姐将来要找个什么样的驸马呢!”
萧承玉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辛葵了然一笑,走到萧承玉身边,看着那幅精美的绣品,柔声道:“玉儿不必害羞。女孩家的终身大事,本就是该思量的。只是切记,无论将来如何,首先要是你自己喜欢、你自己愿意的。就像……”她顿了顿,眼中泛起温柔的光彩,“就像我与你舅舅一般。陛下和娘娘开明,定会尊重你的心意。”
她的话像一阵温和的风,抚平了萧承玉的羞窘。萧承玉抬起头,眼中带着感激和思索:“谢谢舅母,玉儿明白了。”
辛葵又看向明月和小玥儿:“明月精于算计是好事,但也要记得,钱财乃身外物,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方是根本。玥儿学医是善举,需持之以恒,更需怀仁心。”
两个女孩也乖巧点头。
画堂内,夕阳西斜,给少女们的身影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她们谈论着未来,分享着心事,在长辈的关爱引导下,悄然成长,各自孕育着不同的梦想与期许。这份姐妹间的私语温情,与演武场上的豪迈激昂,共同构成了皇宫深处最动人的画卷。
夜色深沉,东宫书房灯火长明。
萧承稷刚刚处理完一批奏章节略,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他如今已开始逐步接触核心政务,肩上的担子日益沉重。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萧承睿探头进来,脸上带着些许不自在:“大哥,还没歇息?”
“进来吧。”萧承稷放下手,“何事?”
萧承睿磨蹭着进来,不像白日里那般跳脱,显得有些犹豫:“那个……大哥,今日骑射比试,我……我又输给锐表哥了。”
萧承稷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
“我……我知道我有时冲动,思虑不周。就像上午你说的漕运之事……”萧承睿低下头,声音闷闷的,“我是不是……真的很不适合……那个?”他指的是政事。
萧承稷沉默片刻,起身走到他面前。弟弟已经快和他一般高了,但心性仍显稚嫩。
“睿儿,”他开口,声音放缓,“为兄从未觉得你不适合。只是人各有所长。你勇武果敢,性情赤诚,这是极大的优点,是将才必备之质。父皇与我对你期许甚高,将来大梁的边疆,或许更需要你去镇守。”
萧承睿抬起头,眼中亮起光。
“然,”萧承稷话锋一转,“为将者,亦非仅有勇力即可。需知兵法谋略,需体恤士卒,需明大局,识进退。今日我让你与玉儿参与议事,并非要你立刻精通政务,而是希望你眼界能更开阔,明白你将来要守护的,是一个怎样的江山,这江山运转,依靠的又是什么。如此,你手中的剑,才会更有方向,更有力量。”
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不必急于求成,更不必与明轩、玉儿他们比较。找到你自己的路,将其走到极致,便是对父皇、对我、对大梁最大的尽责。明白吗?”
萧承睿怔怔地听着,大哥的话像一盏灯,驱散了他心中的迷雾和些许自卑。他重重点头,眼神变得坚定:“我明白了,大哥!我会努力的!将来,我一定做个能让大哥放心倚仗的将军,替你守好四方!”
“好。”萧承稷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相信你。”
兄弟俩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信任与温情。
这时,萧承玉也端着一盏冰糖银耳羹走了进来,看到兄弟俩,柔声道:“大哥,二哥,还在忙?我让小厨房炖了羹汤,都用一些吧。”
萧承稷接过,心中暖融:“有劳玉儿了。”
萧承睿则嘿嘿一笑,恢复了几分跳脱:“还是玉儿贴心!大哥就知道教训我!”
萧承玉嗔怪地看他一眼,又将另一盏递给萧承睿:“二哥快喝吧,堵上你的嘴。”
兄妹三人围坐在灯下,分食着简单的羹汤,偶尔低声交谈几句。窗外月色如水,殿内灯火温馨。萧承稷看着日渐成长的弟妹,虽然他们性格迥异,前路也不同,但血脉相连的亲情与共同的责任,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是储君,是未来的帝王,但此刻,他更是一个愿意为弟妹遮风挡雨、引导他们前行的长兄。帝国的未来,不仅需要他独自扛起,更需要他们兄妹同心,各展其长,方能如父皇母后所期望的那般,稳如泰山,光辉万丈。
夜渐深,少年少女们各自安歇。皇宫沉寂下来,但希望的种子,已在他们的青春年华里,悄然生根发芽,静待参天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