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不要说话了!有点组织纪律性没有?上头我这儿开大会,你们自己都做不到!”
某个手机铃声不合时宜地响起,主人手忙脚乱地按掉。
一旁的书记赶紧打圆场:“嗨嗨,主要是咱们老师,嗯,太聪明了。什么都瞒不过他们,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不过啊,看破不说破啊。王主任这么说,一来是因为学院统一要求的口径,二来吧是因为怕惊吓到大家伙儿。反正都是为了大家好。这事儿呢,最好不要外传。本来高校被渗透媚外就不是好事。咱们得要咱们系的脸面嘛。大家也别议论了。还是要好好听王主任讲。”
王华东的脸色也缓和下来,他无奈地说:
“既然大家都猜到了,我也就不瞒着大家了。确实就是前天的那个事。梁老师也是热心当红娘给人家介绍女朋友。结果呢?这个女朋友家庭背景有问题。而男方呢,是国家重点工程的骨干,正在进行一个绝密项目的研究工作。所以呢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立即展开调查。把国外势力的阴谋掐灭在萌芽之中。所以,咱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提高国家安全意识。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哎,这个男方是谁呀?”
“那一定是个年轻男老师呗。咱们系里看看还有哪一个年轻未婚的?”
“你别开玩笑了!咱们系能有什么国家级的项目啊!”
“也是,那会是谁?”
“………”
王华东一记眼风扫了过去,室内顿时安静了。停顿了片刻,王主任扫视全场,意味深长地看了方尘一眼,才继续说:
“这个男方是别的单位的。当然了,咱们学校层次比人家要差的多。也没有那么高级的科研人员。呃,似乎不会有情报泄露的问题。但是!毕竟咱们也是一所高校。说不定也有人盯着咱们。而且,每个人都有社会关系。其实在座的,我们各位老师,自己虽然不是了不起的科研人员,尖端科学家等。但了不起的科研人员,科学家指不定在各位的亲属中。这样的人,万一被人盯上了。那么可能就会把你们当做薄弱点,进一步渗透突破!这真的不是吓唬大家。现在的国际形势大家也知道,那些敌对势力都盯着咱们呢。所以,大家也要多用点儿心。今天我不是来讨论具体案例的,但我们必须举一反三。”
他忽然提高声调,“还有,在座各位,谁的电脑里没有几篇未发表的论文?谁的手机里没有工作群?境外情报机构盯上的,就是这些看似不涉密的信息碎片!别不当回事!”
他拧开保温杯喝了口茶,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我强调三点纪律。”
“第一,学术交流要守住底线。参加国际视频会议前必须报备,对方若有境外背景的‘学术合作者’,一律按程序审查。”
“第二,私人交往要划好红线。”他特别看了眼几位年轻教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交友、婚恋不是个人私事,要考虑政治责任。要警惕各种‘偶然’的相识,‘意外’的投缘。”
“第三,网络使用要注意设立防线。”他手指轻敲桌面,“家庭Wi-Fi必须设复杂密码,工作文件严禁用微信传输。上学期就有老师把课表发在群里——课表不重要吗?摸清你的行踪规律,就能制造‘偶遇’!”
会议室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一位老教授把老花镜折起来又打开。一个年轻老师不耐烦地飞速转着笔。
“也许有人觉得小题大做。”王华东语气忽然缓和,“但今天的中国学者,注定要面对更复杂的环境。你随手拍的校园雪景,可能成为分析建筑布局的素材;你抱怨食堂的玩笑话,可能被剪辑成负面宣传……”
他合上笔记本:“散会。祝大家——”停顿片刻,“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寒假。”
没有掌声。
人们沉默地收拾东西,当人群鱼贯而出时,窗外正好有鸽群掠过,而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思考:一个看似和平的普通的寒假,究竟需要多少无形的防线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