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需要的是画面,是证据(2 / 2)

第二天,十二个点位就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可不是随便选的地儿,全是当年老城“补丁”最多的地方,说是历史的伤疤也不为过。

行动当晚,夜黑风高,颇有几分“搞事情”的氛围。

十二个点位同时开工,环卫老炮儿支棱着耳朵,退休老工程师傅拿着家伙,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搞啥大工程。

最绝的还得是老李。

他站在展览厅中央,周围静悄悄的,只有h009号展柜里传来那微弱的哼唱。

老李闭着眼,双手扶着玻璃,嘴里也跟着哼了起来,那调调,又像号子又像安眠曲,听得人心里怪怪的。

监控室里,值班小哥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

突然,他发现屏幕上h009号笔记的纸页,好像动了一下!

一页、两页,像是有人在无声地翻阅。

第二天清晨,李素芬顶着黑眼圈冲进于佳佳的办公室,手里捏着一份热乎乎的数据包。

于佳佳看着那份数据包,心里一震。

她打开电脑,点开第一条音频……

门外,林穗举着相机,已经蹲守多日。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展览厅的大门。

林穗这几天是真急了。

她感觉自己就像个在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闻着味儿了,就是死活找不着那个最大的瓜。

“回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她作为市电视台纪录片编导,要说没想法,那绝对是假的。

可问题是,没实锤啊!

光有老李在那儿哼哼,有个鬼用?

她需要的是画面,是证据,是那种能让人“duang”的一下,直接信服的铁证!

思来想去,林穗决定换个思路——曲线救国。

她把目光,锁定在了赵工的儿子,赵小满身上。

这小伙子,是个闷葫芦,在地铁维保干活,一天到晚跟那些冰冷的机器打交道,看着就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主。

但林穗觉得,这种人往往心里有货。

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赵小满。

地铁维保车间里,噪音震天。

林穗扯着嗓子,好不容易才跟赵小满说明了来意。

赵小满听完,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我……我爸……他走之前……给了我个东西。”赵小满说话磕磕巴巴的,像生锈的齿轮。

林穗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什么东西?”

赵小满没说话,默默地带着林穗,来到了他的单身宿舍。

宿舍很小,也很简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老旧的衣柜,几乎就是全部。

赵小满走到衣柜前,从最底层,掏出一个蒙着厚厚一层灰的陶罐。

罐子不大,造型也很普通,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这是……”林穗有些疑惑。

“我爸说,等哪天……地上又开始唱歌……就打开它。”赵小满的声音很低,但很认真。

林穗小心翼翼地接过陶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卷微型磁带!

这玩意儿,现在估计只有博物馆里才能看到了吧?

林穗的心跳,瞬间加速。

她仿佛预感到,自己要挖到宝了!

经过一番折腾,林穗终于找到了一台还能用的老式磁带播放机。

当磁带开始转动,一阵沙哑的声音,从喇叭里传了出来。

那是施工号子!

风雪呼啸,十几名工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粗犷、豪迈,又带着一丝悲壮。

“嘿呦!嘿呦!加把劲儿!嘿呦!嘿呦!往前冲!”

号子声中,夹杂着调度指令,咳嗽声,以及金属敲击的节奏。

林穗听得热血沸腾,头皮发麻。

这不仅仅是史料,这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纪录片!

更重要的是,这或许是可验证的工程声学数据库!

她立刻意识到,自己这次,是真的挖到宝了!

姚小波最近也很忙。

自从参与了“回声采集行动”,他就感觉自己像上了发条一样,每天都充满干劲。

他帮着林穗一起整理磁带内容,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的线索。

“哎,峰哥,你说这老磁带里的声音,能有啥用啊?”姚小波一边倒带,一边嘟囔着。

秦峰敲了一下他的脑袋:“你小子懂啥?这可是历史的声音,说不定能救命呢!”

姚小波撇撇嘴,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