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雪原大练兵,饮鸩止渴(2 / 2)

一直在暗中观察的鞑子斥候都看绝望了。

“他奶奶的,北海比南边冷多了,老子手脚早就冻烂了,他们却练得越来越猛了,这么下去,咱们还怎么打败他们?”

“太狠了!必须得承认,赵安练兵用兵都很有自己的一套!我都能看出来,这帮两脚羊的战力每天都在提升!”

“怎么办?这是一点儿活路都不给咱们啊!如今南北皆有咱们的大军,却每日都在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练,没一个敢动手的,看也看废了……”

“赵安都是光着膀子带头练,带头凿北海抓鱼,咱们的万骑长们除了躲在大帐里喝酒御寒,还能干啥?”

……

又练了十几天,赵安突然由练转战,带着一路兵马打向数百里开外的库苏古尔湖。

中途连败三支鞑子兵马,随后成功在库苏古尔湖站稳脚跟。

聚集在北海南北的鞑子无不吐血三升。

他们就像是被虚晃了一下,然后便被一剑封喉了。

要知道库苏古尔湖位于北海西南,相当于北海的“姊妹湖”,虽然距离圣都一千多里,却似悬在圣都的头顶一般。

赵安拿下了这里,意味着他沿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海—库苏古尔湖—唐努乌梁海而构筑的这条前所未有的锁链,快要成型了。

再不想办法给切断,别说圣都了,就是这条锁链以南的所有疆土都将归于赵国,所有鞑靼的将士也将成为瓮中之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赵安站在库苏古尔湖前,很是激动。

他冲着众将士道:“此湖的面积虽和洞庭湖差不多,但储水量要比我大赵南方所有的湖泊加起来都多。它的平均深度达到了四五十丈,待冰融了之后,你们可都给本王悠着点,别脱了衣服就往里面跳,本王可找不到那么长的东西捞你们!”

“哈哈哈……”

将士们皆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同时也是大开眼界。

他们何曾来过这里啊?

更没想到这看起来比北海小得多的湖泊,竟然那么深!

真是湖不可貌相。

赵安继续道:“你们可能有所不知,这一带的鸟类和鱼类特别多。鞑子没有吃鱼的习惯,这湖里的鱼必然大得出奇!”

“回头咱们可以像在北海一样凿冰抓鱼,看看能不能抓一些体型巨大的淡水鱼出来,让你们过过嘴瘾!”

听到这话,他们又都欢呼了起来。

能不能吃到鱼倒是其次。

而是苦练一个月,骤然开打,他们都感受到了自己战力的提升,对这种严寒天气的适应,也打出了成果!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不宜兴奋过头了。

看方位,失去库苏古尔湖比失去北海,还会让鞑子心悸。

他们不会视而不见的。

接下来免不了一番攻防战。

赵安也开始沿着山峦、湖泊和河流建立防御工事了。

如果说北海是“世间湖泊之王”的话,那么库苏古尔湖便是“世间湖泊之侯”!

它就像是东方的蓝色珍珠一般,悬在内陆之中。

湖水经过色楞格河流入北海,船舶可以通航。

倘若其他季节来攻,很难这么快拿下。

他不可能再让鞑子给夺走。

不出所料,在短短十天的时间内,鞑子围绕着此湖发起了四次争夺战。

但都被他给击退了。

马元超、赵大饼和钟玉也派人传来好消息。

他们也是练着练着,忽然攻打库伦(乌兰巴托)。

鞑子方寸大乱,以重兵防守。

他们却是摆了鞑子一道,并没有真的打库伦,而是趁机清理了此城以东的鞑子,并且夺得了肯特山以北的不少疆土。

他们现在距离北海是更近了的。

这种打法让赵安很满意。

这就是他所说的钝刀子割肉啊!

不去攻打以圣都为核心圈的军事重镇,而是先清理周边。

如此下去,就是硬逼,也能将鞑子给逼进万丈深渊之中!

于攸和刁莽也相继传来消息。

武状元拿下三江平原后,又派兵清理了各地残留的肃慎兵马。

如今整个东北已彻底在赵家军的掌控之下,包括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刁莽攻下了苦兀(库页岛),随后又得武状元派人增援,一鼓作气打到了外兴安岭南侧。

只是那儿太冷了,他没有更进一步。

原本他可是打算从外兴安岭北部打到北海以北的……

“莽子果然够莽,本王都没这么想过!”

赵安当着将士们的面隔空打趣之后,又郑重其事道:“布告天下,从今以后,苦兀更名为‘莽子岛’!”

当初他和赵大饼等人一起喊刁莽莽子的时候,他可是异常抗拒的。

如今听到这更名,估计会喜欢得不得了。

这算是既追忆过往,也憧憬未来。

莽子岛将如他和刁莽的这份兄弟情谊一样,哪怕和中原相距甚远,也会永远和中原连在一起!

圣都。

虽然达仁汗早已严令朝堂议论迁都之事了,但随着赵安攻占库苏古尔湖,马元超等人打到了肯特山北部,朝野再次暗流涌动。

至于外兴安岭一带的情况,他们已然有了鞭长莫及之感,都不愿多提了。

几个鞑靼重臣知道达仁汗是雄鹰之心,霸主之心,谈论这等注定会让他颜面尽失的大事,不宜在朝堂之上。

所以他们一起到宫中苦谏。

“大汗,除了赵安、马元超、赵大饼等人,你可别忘了,魏遵等人都打到乌梁海中部了!一旦赵安连上了这条横亘东西的锁链,我们将在劫难逃!”

“对啊,大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时若不迁都,等到天气转暖,赵家军从四面围来,那可就来不及了!”

“大汗,求你为天下计,为百姓计,迁都吧!我们鞑靼天生便是霸主,即便北去,也能很快重整旗鼓,再次杀来。”

……

达仁汗负手而立,背对着他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发雷霆,只是静静地听他们说着,一言不发。

他又怎不知如今鞑靼处境危急?

只是他想不通,那么强大的帝国为何会衰落得那么快!

如今已经衰落到,他火急火燎地让所有年满十二岁的男子都加入军中,各大部族还多有抗拒的地步了。

他知道这不亚于饮鸩止渴。

这么打下去,鞑靼的男子可能会被打得一个都不剩。

但迁都相当于否认了他以前所做的一切。

曾经的辉煌也只会践踏在赵家军的铁蹄之下。

这让他如何甘心?

他还想试试!

圣都周围还有众多兵马,北海以北亦有不少大军。

他又在扩军。

更何况还有西戎这个外援!

他手中尚有许多棋子可下,又岂可狼狈北逃,苟延残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