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发起总攻,达仁汗惨死(1 / 2)

边军第一杂役 东方邵康 2343 字 18小时前

四个鞑靼重臣苦口婆心地劝了近两个时辰,喉咙都要冒烟了。

见达仁汗还是默然不语后,一人义愤填膺地站起身道:“若大汗还执迷不悟,不顾鞑靼亡国灭种之危,老臣愿死谏!”

说着,他就摆出了撞柱的架势。

其他人相互看了眼,亦是道:“我等也愿死谏!”

“哈哈哈……哈哈哈……”

达仁汗机械般地大笑一番后,突然双眼猩红地瞪着他们,狰狞道:“一群老东西,你们贪生怕死,还敢污蔑本汗?”

“我鞑靼最初不过是草原之上的一个小部族而已,能够一步步成为霸主,靠的是什么?是永不屈服!永不言败!永不停止战斗!迁都只会迁走鞑靼的魂,让鞑靼瞬时分崩离析!”

“你们不是要死谏吗?本汗成全你们!来人呢,把他们全都拖出去斩了,并且传本汗令,再有敢言迁都者,杀无赦!”

他知道四人在朝中的势力很大。

而且动了让储君提前登上汗位的心思。

这俨然是想趁着鞑靼大败,想要步步为营,逼他放弃汗位,甚至搞不好还会让他效仿中原的那些皇帝下罪己诏!

他又怎么可能听之任之?

可以说,杀他们,既是为了震慑朝野的迁都之议,防止鞑靼内部围绕着是否迁都进一步分裂下去,也是做给储君一党看的。

如果他们还不收起这份心思,全力对战赵国,那他不介意再废储君!

只要他还活着,谁也别想夺走他的汗位!

只要他还活着,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他也不会迁都!

想当初鞑靼大举南下,萧宁一介女流都敢坐镇洛京。

他乃是天神之子,得天庇佑,又有那么多兵马在,岂能做萧湛、萧昌之流?

四大重臣被杀后,朝野骇然。

达仁汗四子,也就是现在鞑靼的储君察烈兀称病不出。

满朝文武也再也没有敢上奏迁都之事。

各路鞑靼大军既效仿赵家军苦练,也在寻找一切机会反攻。

达仁汗的目的似乎达到了。

库苏古尔湖。

赵安在得知这些后,还得到一个消息。

拓跋褚逼慕容济禅让,成为西戎国主。

西戎改姓拓跋了。

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慕容济是拓跋褚扶植上位的,拓跋褚的野心又是四宇皆知。

他的国主之位必然做不久的。

不过拓跋褚选择在这个时候正式执掌西戎,想必已经完成了西戎内部的整合。

达仁汗和他肯定会联手。

好在西戎前线有杨无咎在。

吕胜又一直率领游奕军驻守在伊犁河谷,随时都能增援。

拓跋褚想要掀起什么风浪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为了加大对鞑靼的围剿,赵安已命许辽带着一路羡锋军前去增援金山军和白袍军,做好从燕然山攻向圣都的准备。

同时让驻守在关中的巾帼军北上,加大后方粮草的输送,随时准备策应南线诸军。

做完这些,他给萧宁写了两封信。

一封为国事,一封是情书。

国事主要谈及的是对整个东北的开发,尤其是开垦北大荒。

北大荒指的是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在内的广大荒芜地区。

这里拥有世间三大黑土带之一。

令赵安记忆尤深的是,前世的时候这里被誉为“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北大仓”。

只要给开发好了,那必然会成为大赵的又一个“天下粮仓”!

这里可以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甜菜、高粱、水稻等众多农作物。

就是生长季较短。

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中旬,即土壤解冻之后,乃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垦荒季节。

错过了可是会影响一整年的。

所以现在就可以做准备了。

一方面要向东北大规模迁徙百姓,助他们安家,发放耕作工具和农作物种子。

另外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制造耕作工具,特别是曲辕犁,还要多配耕牛。

这又涉及在东北铸炉冶炼。

临潢府已经开始从大兴安岭中取矿取材,打造兵器了。

鉴于他对东北的开发,很有可能是史无前例的,那么高炉肯定要遍地开花才行。

派人将信送出后,他又传令给刁莽和于攸,让他们率军参与垦荒。

无论是鞑子也好,还是肃慎也罢,他们虽一直在对东北垦荒,但力度还是严重不足。

他也不指望三两年内完成对东北的开发。

不过需要开个好头,尽一切努力多垦荒。

唯有让百姓们看到丰收,看到希望,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前往。

平心而论,若不是要灭鞑子,他都想亲自带人去垦荒,重现在西北时的垦荒之路了。

这种将荒地变为良田,让贫瘠被粮谷满仓所取代之事,乃是种地百姓心目中最美好的“童话”。

他就是靠着让童话变为现实,才走到这一步的。

“报……启禀王爷,鞑子来袭!”

赵安正望着东北出神呢,又出现敌情了。

他都习以为常了。

自打达仁汗强势压制迁都派之后,鞑子反扑的频次明显增加了。

库苏古尔湖和北海又是他们反扑的重中之重。

赵安每日不是在打鞑子,就是在打鞑子的路上。

他们可能是被打怕了,多以小股作战,相互配合为主。

他也没被牵着鼻子走,而是据守库苏古尔湖,伺机反攻。

贾问心和楚霜儿则是分兵从北海往肯特山打。

马元超和赵大饼也分兵从肯特山北部往北海打。

赵安还抽调了部分驻守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兵马从东往西横扫。

到三月份的时候,肯特山和北海之间的区域,已经见不到鞑子了。

最为重要的是,赵家军从南到北彻底连了起来,活动区域也延伸到了北海以北。

从这里可以直接包抄意图破坏围剿的北方鞑子。

鞑子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而马元超和赵大饼也深谙赵安的钝刀子割肉之道,还是没有攻打库伦。

赵大饼甚至率领一路兵马,增援赵安。

打了几仗后,他冲赵安道:“大哥,近来这天气明显暖和一些了,咱们是不是要等到四五月份,天气彻底暖和起来了,再发起总攻?”

赵安摇头道:“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了,不宜拖得太久。我已让魏遵等人从乌梁海中部往东打了,你既然来了,那便不用回去了,率军到北海西部牵制北方的鞑子吧。”

“切记,以牵制为主,没必要硬打,如今优势在我,真正着急的是他们!”

这是要开始封堵鞑子北逃的大门了!

赵大饼极为兴奋道:“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