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杀,一个不留(1 / 2)

作为满铁长春分站的一把手,藤与之吉当然知道锡良调巡防营入吉林的事,也因此发出了在公主岭站就停止运送杜玉霖部队的命令,但他还是低估杜玉霖反抗侵略的决心了。

藤与之吉自以为是地将杜玉霖与孟恩远归为一类人,觉得东北这些兵头都是些胸中无大义、眼中只有利的家伙,他们当兵不过是要换身皮继续当土匪罢了,面对强大的倭军只有委曲求全的份儿。

在这种傲慢心态的作用下,他估计杜部到达长春至少得在两天之后,而那时倭军早就击溃沙军控制住整个城区了,所以才提前一天就带着手下特务潜伏进城内。

可就在他打算进入知府衙门前,北城门对峙的华、倭两军也终于要交火了。

城墙上,裴其勋面对倭军步步紧逼,不断反复大声喊着。

“长春乃华夏疆土,不容兵火焚毁,若贵军一意孤行,我军将被迫自卫反击。”

他的声音虽嘹亮,表达的也足够清晰,但对那些小鼻子却没什么作用,对面的两门“三十式”山炮已经调好了炮口,炮兵只等着长官一声令下就能开火了。

黄瑞背靠在城墙内侧,往外“呸”地吐了口浓痰。

“老四那句话咋说来着?只有炮火打得到的地方,才他妈有道理可讲。”

他其实记错了,杜玉霖的原话是“真理只存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但大概的意思表达得倒是没问题。

裴其勋这会嗓子都要喊劈叉了,顺手接过身后卫兵的水袋喝了一口。

“这话说得好啊,战场上哪有啥理可讲,拳头大就是最好的道理。都说这话了,杜大人为啥还让咱们反复喊这几句话?就凭你带来这些大家伙,直接干这群龟孙子就完了。”

黄瑞连忙摆手。

“我虽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但咱最好还是按着他的要求来,在军事问题上咱家大人可从来没错过。”

裴其勋舔了舔嘴唇,虽然他没见过杜玉霖,但从他部队的实力和手下将领的信任度来看,那人肯定是极有能力的人,于是也不再磨叽,继续起身将两只手拢到嘴边喊了起来。

“长春乃华夏疆土......”

可就在这时,倭军的带队指挥官缓缓走到了山炮旁,同时一只手指向了裴其勋所在的位置,朝炮兵下达了命令。

砰......嗖......

一发炮弹随后就从炮口射出,直奔裴其勋飞来。

好在这边也一直都加着小心呢,在鬼子指挥官手落下的同时他就已经卧倒了。

炮弹砸在了城垛子

随后,两门山炮就开始轮流开火。也许是对方认为墙头上那些扛大刀的守军没什么威胁,所以炮弹都集中到了城门两侧的门轴周围,这明摆是要炸开大门后直接进城啊。

看着爆炸扬起的烟雾,倭军指挥官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他作为临时“派遣队”过来还以为只能打打酱油呢,没想到竟然得到了进攻长春的机会,这可是天上掉馅饼了。

一想到进城后可以抢钱、烧店、玩女人,他那张猪腰子脸就绽放出了猥琐的笑容。

裴其勋扒着城垛子往下看着,脸上带出了一丝焦虑。

“黄管带,咱可不能就这么干耗啊,这么炸下去城门就塌了。”

黄瑞抖了抖脑袋上的灰土。

“等的就是城门被炸开的时候,他们往里面一冲,这入侵长春城的事就算是坐实了,到时候往死里干他们谁都挑不出来毛病。”

“这也是杜大人交代的?”

“那必须滴,我比你还着急动手哪。”

黄瑞这话倒是不假,他作为先锋官只负责打仗就行,但杜玉霖要思考的可就更多了,而最值得他琢磨的则是这场冲突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收场,而这其中他的队伍又能得到多少的好处。

发起战争很容易,但如何结束战争就是门大学问了,任何战争都不该是目的本身,而只能算是政治的延续。

以杜玉霖现有部队的实力,打胜几场局部战斗,甚至歼灭超过自身数倍的敌人都不是难事,但距彻底击垮沙、倭这两个庞然大物还是差太远了。

所以,他现在要达到的是以“保境安民”为由在长春驻扎下来的目的,并以硬实力为砝码来博得沙、倭的重视,让双方对觉得失去自己将会有利于另一方,那样他就能游走在缝隙间获取更多的利益了。

如果再能让锡良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住沙、倭交战的烈度,那么必然会给与他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到时候是扩大军队规模还是提升政治地位就都顺理成章了。

因此在黄瑞出发前,他才反复叮嘱“务必在敌军全面进攻后再反击”,这样既能不落下“主动协助另一方”的口实,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硬实力,可以为后面朝两边要价开个好头。

就比如可以对倭国提出,“若肯承认长春为华国自开商埠,并在战后缩减一定的附属地规模,华军可以默许倭军的后勤通过。”

再比如还可以对沙国提出,“若其能废除《华沙密约》中在北满的部分特权,华军将敞开北面通道,并协助沙国撤离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