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誓师(1 / 2)

破晓时分,凛冽的寒风扫过开阔的洛阳西原,卷起尚未返青的枯草,带着一股铁与土特有的粗粝气息。

地平线上,赤红的朝阳正奋力挣脱夜色的束缚,将第一缕刺目的金红色刺向大地。

这片曾经喧嚣的土地,此刻已被另一种森然秩序取代。

目光所及,是钢铁的丛林,上万名兵士,已在破晓前完成集结。

铁灰色的重甲覆盖了士兵的躯干与四肢,冰冷的甲片在初升朝阳的直射下,反射出令人无法逼视的、千万点跳跃的寒星。

步兵方阵气势厚重,骑兵集群气势磅礴。整片天地,充满了寒芒与肃杀。

洛阳周边能集结出的精锐尽数汇集于此。

高欢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他未着华服,却少有的穿了一身暗色甲胄,甲片细密紧凑,勾勒出他依旧挺拔的身躯轮廓。

苏绰落后半步侍立,儒服之外也套上了一件轻便的皮甲,神情肃穆。

高欢的目光,缓缓地扫视着脚下这片由人与钢铁组成的森严壁垒。

从左翼到右翼,从前锋到后阵。

他看见重甲步兵肃立如林,铁甲覆身,长盾并列,森冷的金属反射着阳光;中军铁骑静默无声,战马披覆全副马铠,面甲遮掩之下只露出翕动的鼻窍,喷出股股白汽。

骑兵手中的长槊林指长天,锋刃闪耀寒光;往后,弓手阵列整齐站立,强弩虽未挂弦,但弩箭已备,箭簇密集,依然显得杀气弥漫;更远的侧翼,轻骑兵们人马轻捷,姿态紧绷,随时可出击冲锋。

高欢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他并非没有指挥过大军,也并非没有亲临过战阵。

但今日,实实在在的立于万人之前,面对这彻地连天、杀意几乎掩抑不住的军阵,他仍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振奋从胸中涌起。

一种力量感从他脚下升起,贯通全身。他看到的不只是兵甲,更是听他号令的意志。

“这样的军队,理应横扫中原!”

他自顾自叹了一声,随后看向一旁的苏绰:

“都到位了?”

“洛阳京畿、邙山大营、洛口仓守备三处,能最快调集之甲士锐骑皆已到位。

计有一万二千人,具装齐整,甲坚刀利,无一人缺位。”

苏绰早已打好腹稿,当即语速平稳解释:

“中军精骑三千,乃是以原怀朔、武川镇旧部为骨干;左右两翼重甲步卒各两千五百,由鲜卑与汉地健儿混编,操练有素;后阵弓弩兵两千;另有两千轻骑负责策应拱卫。”

说到这里,苏绰顿了顿,目光也投向下方那令人心悸的大阵之上,压住心头情绪,继续补充道:

“今日在场士卒,皆是参与过三场以上大战、见过血的老卒。”

高欢微微点头,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目光同样凝视着下方肃立的军阵。

他为何在此时,在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突然兴师动众、集结全军?

不是因为突发军情,也不是什么突发奇想,仅仅是因为时机到了。

一来是春和景明,地燥马疾,正是用兵之时。况且自从攻破长安之后,士兵们经过几乎整整一个冬天的休整,士气正旺;加之粮草充足,战马也养得膘肥体壮。正是用兵的时候。

第二个就是后方已稳,高澄眼见着影响力越来越大,独当一面或许还不行。但是日常处理起政务民事来,倒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内里既然安定了,那自然是全力向外的好时机。

时机到了!

收回思绪,高欢突然又问:

“军中可有议论?”

“有。”

苏绰答得干脆:

“许多将士私下揣测,这般兴师动众,尽起京畿精锐,是否我大夏铁蹄又将再度回师长安?”

高欢的目光并未收回,依旧紧锁着阵列深处一个高擎着‘窦’字大旗的方阵方向:

“你如何回应?”

苏绰轻轻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

“陛下心意如渊,天威难测。陛下不言,臣虽职在中枢,亦不敢妄加揣度。臣只知整军备战,为陛下万全计。”

高欢咧嘴一笑,转过头来:

“我发觉令绰愈加喜欢弯弯绕绕了!令绰当真不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