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建元元襄(2 / 2)

“万万岁!!!”

台下甲士登时山呼起来,长矛长戟!刀剑弓弩!所有能举起的武器!此刻全部随着这声浪狂暴地挥舞!

声浪如同千万匹脱缰的烈马,汇聚成一股肉眼可见的狂飙!它席卷过受禅高台!

冲垮了台上官员最后的矜持!无论是高敖曹、窦泰、韩轨这样的猛将,亦或是那些本就属于高氏核心的文臣,此刻尽数拜伏!额头紧贴冰冷的贡毡!他们用尽毕生气力,声嘶力竭地狂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层层迭加,如同大江怒潮拍岸,一波比一波更高!更猛!以无可匹敌之势,冲垮了受禅台的界限!向更广阔的天地奔腾咆哮!

它漫过受禅台,扑向更远处那些翘首期盼,正踮着脚往这里张望的长安百姓!

瞬间!所有的迟疑、恐惧、好奇都被这足以摧金断铁的声浪洪流所点燃!

数十万人的呼声,最终汇成了一个声音、一个意志、一股足以让乾坤颠倒的意志洪流!声浪直冲霄汉!震散了长安城上空的流云!将天穹都刺得隆隆作响!

在这足以令鬼神辟易、星辰震颤的欢呼声中,高欢立于烈烈燃烧的青铜燎炉之前,任万声加身而不动!

“敕封前魏主元朗,为‘盛乐公’!赐食邑万户!特允其世代奉祀元魏宗庙,一切礼遇,皆从优渥!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

“盛乐公!”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心中无不凛然。

盛乐!那可是拓跋鲜卑先祖发轫、龙兴肇基的祖地!

在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定都平城、雄视天下之前,盛乐便是代国与北魏早期的王庭所在,是元魏皇族血脉源头的象征!

将前朝废帝封于其祖宗龙兴之地,并赐予万户食邑、允其守祀宗庙,这表面上是新朝开立、彰显宽仁厚德的盛大恩典,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怀柔姿态。

然而,在这份看似尊荣无限的封赏背后,却并不是看起来那般简单!

其一,将废帝元朗与其祖宗的龙兴之地牢牢绑定。这等于昭告天下:元魏的天命已尽,其象征气运的“龙兴之地”,如今已在新夏的版图之内,并作为新朝天子的恩赐,授予了旧朝末帝!

这从根本上斩断了元魏复国的法理根基与精神图腾。

其二,赐其“公”爵,食邑虽厚,却置于新朝严密掌控的北疆旧地。盛乐历经六镇烽烟,早已不复当年形胜,万户食邑更多是象征意义。元朗被置于祖宗发祥之地,如同被供奉在祭坛上的牺牲,其存在本身,就是新夏取代旧魏、天命转移的活体见证!

其三,“世代守其宗庙”,看似尊崇,实则是将元朗及其子孙的政治生命,永久地圈禁在对祖先的祭祀之中。他们不再是天下的主人,而只是自家祖坟的守护者,是新朝恩泽下苟延残喘的守墓人!这比任何囚禁都更彻底地消解了其政治威胁。

从此之后,世间再无“大魏天子”,唯有新夏治下、仰赖夏帝鼻息的“盛乐公”!高欢这一句敕封,便是为绵延百余年的元魏王朝,画下了一个体面却彻底的句号!

旧日龙兴之地,已成新朝恩赐之土;前朝宗庙香火,不过新王仁德之证。

元魏的气运与荣光,已被彻底收束、消融于这“盛乐公”的封号之内,成为新夏江山社稷的一抹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