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2 / 2)

是在驰骋河北,眼见膏腴之地化为焦土、百姓流离失所的锥心之痛中?

抑或是在一次次权谋倾轧、血雨腥风的漩涡里挣扎求生之时?

他继承自前世高王的心中那层由野心、权欲和铁血浇筑的坚冰,竟被一种更宏大、更沉郁的力量悄然融化。

他真切地触摸到了一种“道”,一种超越了个人功业与王朝兴替的“道”。

这“道”不在庙堂之高,而在黎庶的柴米油盐之中;不在史册的华丽辞藻里,而在千万张被苦难刻蚀、又被希望瞬间点亮的脸上。

它名为沧桑,承载着血泪与坚韧;它名为正道,其根基便是这看似卑微却生生不息的民心之力。

这份迟来的、沉重的体悟,带着历史的尘埃与温度,重重地敲击着他的灵魂,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见了权力之外,那更为深邃也更为沉重的价值所在。

一股久违的、近乎偏执的炽热,再次在他胸膛中轰然燃烧!

那感觉,如同当年他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执意改号“夏王”时的狂澜心境!

他仿佛看到了苏绰紧锁的眉头,听到了司马子如委婉的劝谏,感受到了麾下谋士们无声的疑虑与不解……

可那又如何呢?!

那时,他不曾动摇;此刻,他更不会回头!

“为何?”

一个声音在心底诘问:

“为了向令绰他们证明自己的决心?为了这泱泱华夏能早日涤净胡尘,重见天日么?”

不!不只是这些!

矫枉,必须过正!

这沉疴积弊的世道,非霹雳手段不足以廓清寰宇!

他不只是那个困于权位、瞻前顾后的“高王”,他也是浴火重生、背负苍生之望的“夏王”!

“泽被苍生”这四个字,重逾千钧,是容不得半分妥协!容不得一丝退让的!

这就是他当时的心境,也是兜兜转转之后,他再一次捡起的共鸣!

百姓们见高欢走近,哭声更甚,有人甚至匍匐着爬过来,想要触碰他的靴尖。

高欢俯身,一把扶起一个跪在地上的老妪。

“老人家,不必如此。”

老妪枯瘦如柴的手指紧紧攥着高欢的衣角,她身躯佝偻,在寒风中不住颤抖,褴褛的衣衫下隐约可见嶙峋的肋骨。

“王上……王上啊……”她的声音嘶哑:

“老身一家七口,去年秋收时还好好的……大郎在种了几亩薄田,二郎在县衙做书吏……”她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可这该死的饥荒,”

她颤抖着指向身后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女孩。

那女孩瘦得只剩一双大眼睛,怯生生地躲在祖母身后,小手紧紧抓着老人破旧的衣摆。

孩子脸上还留着泪痕,嘴唇因长期饥饿而泛着不健康的青紫色。

“饥荒一来,一家几口就剩我们祖孙俩了。”

老妪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呜咽:

“若不是王上开仓放粮,我们……我们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高欢沉默地注视着这对祖孙。晨光中,他小女孩冻裂的脚趾从草鞋的破洞中露出来。

远处传来辎重车吱呀作响的声音,那是晋阳军的粮队正在往城中运送救济粮。

他缓缓解下腰间的水囊——那是个普通的牛皮水囊,表面已经被磨得发亮,边角处还留着几道刀痕,想来是随主人征战多年的旧物。

老妪颤抖着接过,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浑浊的泪水混着热汤一起咽下。

“我……我……”她哽咽着,干裂的嘴唇不住颤抖,似乎想说些感恩的话,却终究没能说出口。

高欢笑了笑,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他转过身走向下一处,周围聚集过来越来越多的饥民。

韩轨跟在他身后,看着这一幕,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天之苍苍,民心如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