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阁老,杨帆和张居正,在景德镇做了三件事。其一,在九江成立牙行,在景德镇搞瓷艺学堂,吸引外洋商人购买瓷器;其二,两人都想多烧瓷器,却在官窑民窑问题上有分歧,杨帆想多搞官窑,张居正希望民窑也能代烧;其三,杨帆将江南三四万契奴,发到景德镇的官窑当学徒、陶工。”
严世藩让沈淳说话放开些,严嵩则追问杨帆和张居正的分歧细节,以及杨帆是否反对民窑。
沈淳称。
“杨帆并非不搞民窑,第一次来时还说民窑好,可两条腿走路,后来却认为‘官搭民烧’不行,要加以管理;张居正提议给好的民窑皇商身份让其代烧,杨帆坚决反对皇商,其他事宜再议;此外,有传言两人因盗卖官窑次品之事多次谈不拢。”
众人听后都觉得,杨帆和张居正早晚会闹翻,只是时机未到。
严嵩沉吟后问沈淳。
“杨帆对瓷器之事,了解多少?”
沈淳称。
“杨帆恐怕已了解七分,有些陶工和匠籍老陶户,可能向其透露了情况。小的正在调查,不知是否暂时停售瓷器?”
严世藩正要发作,被严嵩制止。
严嵩表示不用查了,瓷器不仅要继续卖,还要多卖,扩大范围,让藩王、勋臣都参与进来,织造局的人都多分些,自己这边少拿些。
众人都很疑惑,罗龙文却很快反应过来,称赞此计甚妙,解释说这是移形换位,让大家攒起力道不被杨帆赶尽杀绝,且要雨露均沾;
还说要顺着杨帆的变法,他做什么大家就做什么,他做三分大家就做七分,将众人绑在一起。
若杨帆有本事就连藩王、勋臣和裕王都拿下,没本事就让他一个人背黑锅,等皇上驾崩、裕王登基,便可治其罪。
这正是“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亡之,必姑兴之”的道理。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重新找回了掌控天下的感觉,认为躲在裕王身后,联合藩王勋臣,皇上顾及儿子不会轻易动手,且皇上身体不好,没了皇上支持,杨帆便不足为惧。
严世藩提议拉拢张居正,严嵩让他先别扯远,强调雨露均沾是裕王的雨露,让众人下去传达,对于变法不要唱反调。
他又询问赵文华与宫里太监的打交道情况,赵文华列举了陈洪、孟冲、黄英、戴永、杨金、李彬、杜泰等。
称这些多是兴献王府旧人,与吕芳等人没打过交道。
严世藩补充让赵文华和鄢懋卿多与这些太监及锦衣卫的陆炳、陆绎等人走动,还要联系王金等道士,让地方上多孝敬他们名下的寺观道院。
严世藩又问是否可主动联系勋臣。
严嵩摇头称不必急,杨帆会把他们赶过来,还提及要争取张居正。
若其不愿意就从其手下人入手,质问罗龙文、鄢懋卿是否查过张居正手下的人。
罗龙文称张居正手下多数人干净,只有徐学谟有问题,其他人都是小毛病。
严世藩很不高兴,让罗龙文再查,称人总有喜好,多派人手,此时不努力便再无退路,罗龙文应诺。
众人都意识到如今已是最后关头,若不是严嵩有办法,早已败落,此次联合藩王、勋臣等势力是最后的家底,再输便无活路。
严嵩见众人醒悟,没了往日跋扈,稍感安慰,称失败不可怕,要知道原因并爬起来,如今的出路在于“跟”和“顺”。
要明白坤卦以雌制雄、柔弱胜刚强之道,这样才能活下去并最终获胜,众人纷纷应诺。
杨帆决定同时推进两件事。
让吕坤负责舟山公廨的忠武校尉事宜,培植势力、制定框架与方略;
自己则与张居正、张翰一同商议对倭寇的最终追剿行动。
之所以叫上张翰,是因为他身为漕运总督,头衔中包含“兼理海防”的职责。
杨帆想到景德镇之行中,张居正已有动摇,便想试探其真实想法,于是提议召开关于追剿倭寇、护航海商的会议。
这日,在词人祠内,杨帆率先提出方略。
他指着海图说道。
“如今舟山已平定,剩余倭寇被关押在镇海卫,包括大村纯忠、毛烈、托雷斯、吴平等大头目,刘应节称最多十多天就能整理好案卷。”
“倭寇向来有几个大据点,朝鲜南道的全罗、庆尚等地,高丽海盗和日本浪人占倭寇的三分之一,实力不弱,打算派俞大猷前往;月港、南澳、琼州多为海盗,不及浪人凶狠,俞大猷手下的参将均可胜任;南洋诸国实力不明,需等俞大猷攻破朝鲜南道后再行动;岸上与倭寇勾结的山贼,如天台山、武夷山、两广、琼州等地的,想让戚继光挂帅,让义勇一同历练。”
说完,他看向张居正和张翰,问道。
“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张居正思考后表示。
“杨大人的用兵方略,妥当。但,师出无名。朝廷无旨意,内阁无政令,贸然攻打他国,难以服众。”
张翰也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建议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下官以为,还是先奏请内阁,让徐阁老等人给出名目,更为妥当。”
杨帆料到两人可能退缩。
毕竟裕王已表态,虽未明确反对变法,却在包庇严嵩,且藩王、勋臣、内监、锦衣卫等也在向裕王靠拢,形成强大阵营,两人考虑到强弱对比,自然不会像之前那般全力投入。
杨帆觉得这也属人之常情,官场本就朝秦暮楚,但他们没看透裕王与皇上的父子及君臣关系受传统束缚,裕王施展空间小,对抗易成谋反,因此斗争会潜藏水底且更为赤裸暴力。
基于此,杨帆没想通过内阁粉饰,而是打算以权臣模式操作,认为张居正是否参与无关紧要,有人干即可,若有人不服便直接对抗。
想到这些,杨帆直言。
“名义现成。舟山公廨,是内阁承认的。朝廷也向各国宣示过倭寇的战争罪。我们派战船出去,是搜捕案犯。”
说完,他停顿下来,观察着两人的脸色。
张居正淡然表示。
“杨大人身为钦差和阁臣,有圣旨允许便宜行事。以舟山公廨名义追捕案犯,虽牵强却也有理。海上之事,无需兵部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