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我要他的头(1 / 2)

“朱学士要整治商人,商人们不干了。行会下了令,谁敢开门营业,就是跟整个杭州商界作对。”

“那朱学士真有那么可怕?”

“谁知道呢。”

老汉摇头。

“不过听说他手下的契奴烧了徐老爷的作坊,死了好几个工人。徐老爷在杭州商界一言九鼎,这一闹,谁还敢不听他的?”

朱翊钧眼中带着寒光,正要再问,突然茶摊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快走!行会的人来查了!”

老汉脸色大变,拉着同伴匆匆离去。

朱翊钧转头看去,只见几个身着绸缎的汉子手持棍棒,正挨家挨户盘查。

为首的汉子一脚踢翻路边一个小摊,厉声喝道。

“谁准你晚上摆摊的?不知道全城戒严吗?”

摊主跪地求饶。

“大爷饶命,小的实在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

那汉子冷笑。

“那就去求你们的朱学士啊!”

说着一棍子砸在摊主背上,摊主惨叫一声,蜷缩在地。

朱翊钧拳头攥紧,吕坤急忙拉住他。

“大人,不可冲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锣声,那伙人这才骂骂咧咧地离去。

朱翊钧扶起摊主,塞给他一锭银子。

“老哥,这些人是什么来路?”

摊主惊恐地看了看四周。

“是绸缎行的打手,徐老爷的人...”

说完便踉跄着逃走了。

回到客栈,朱翊钧脸色阴沉如水。

吕坤递上一杯热茶。

“大人,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行会不仅控制商人,还公然威胁百姓。”

朱翊钧抿了一口茶。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行动。”

他放下茶杯。

“徐洋背后的人,是要借商人之手,逼朝廷停止变法。”

正说着,李贽匆匆推门而入。

“大人,不好了!明日商人们要组织游行,口号是停止变法,一致对外!”

朱翊钧猛地站起。

“消息可靠?”

“千真万确。”

李贽擦着额头的汗。

“行会已经下令,所有商铺的雇工、学徒明日必须上街。

他们还制作了大量布幅,内容都是反对变法的。”

吕坤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要把商业纠纷政治化啊!”

朱翊钧在房中来回踱步,突然停下。

“立刻派人去查,这些口号是谁拟定的。普通商人绝想不出攘外必先安内这种话。”

“大人是怀疑...”

“有人在利用商人的不满,煽动民变!”

朱翊钧眼中寒光闪烁。

“好一招借刀杀人!”

次日清晨,朱翊钧站在词人祠的高处,望着远处逐渐聚集的人群。

起初只是几十人,很快变成几百,然后是几千。

商人们穿着统一的服饰,举着精心制作的布幅,高喊着整齐的口号。

“停止变法,一致对外!”

“江南商旅敦请启用严阁老!”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震得词人祠的窗棂都在颤动。

更可怕的是,沿途不断有百姓加入,队伍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大人,情况不妙啊。”

吕坤脸色发白。

“这已经不只是商人在抗议了,全城百姓都被煽动起来了。”

李贽匆匆跑来。

“大人,刚得到消息,苏州、松江等地的商人也开始响应,抗议浪潮正在向整个江南蔓延!”

朱翊钧紧握栏杆,指节发白。

他望着

他们并不喊口号,而是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对领头的人耳语几句。

“看到那几个人了吗?”

朱翊钧指向那几人。

“立刻派人盯住他们,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正说着,游行队伍突然在词人祠前停下。领头的商人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高声喊道。

“江南父老们!倭寇在沿海烧杀抢掠,安南在边境挑衅,而我大明却在内斗不休!今日我们恳请朝廷,停止内耗,一致对外!”

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有人开始高呼。

“请朱学士出来答话!”

“停止变法!”

“严阁老才是国之栋梁!”

朱翊钧站在街角,宽大的官袍袖口下,手指不自觉地攥紧。

他眯起眼睛,看着不远处聚集的人群,那些百姓脸上愤怒的表情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狰狞。

“停止变法!一致对外!”

“变法误国!还我大明!”

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站在木箱上,挥舞着拳头,唾沫横飞地煽动着人群。

朱翊钧注意到,人群中混杂着几个衣着光鲜的商人,他们不时交换眼色,暗中推动着情绪。

“大人,这里太危险了。”

身后的侍卫低声提醒,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朱翊钧抬手制止了他。

“别轻举妄动。”

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但眼中带着锐利的光芒。

“去查查那几个领头的,看看他们背后是谁。”

侍卫领命而去,朱翊钧则继续观察着局势。

他看到一个小贩被推倒在地,货摊被掀翻,货物散落一地;几个年轻人举着火把,威胁要烧掉街口新设立的税吏亭。

这一切都太有组织性了,不像是自发的民愤。

“严嵩...”

朱翊钧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两个字,转身快步离开混乱的街道。

词人祠内,烛火摇曳。

吕坤和李贽已经等候多时,见朱翊钧进来,立刻起身相迎。

“情况如何?”

李贽迫不及待地问道,他的长须因为连日操劳显得更加花白。

朱翊钧脱下外袍,随手扔在一旁的椅子上。

“比我们想象的更糟。

严嵩父子在幕后操纵,煽动百姓反对变法。”

吕坤拍案而起。

“岂有此理!变法明明是为了振兴大明,他们却颠倒黑白!”

“百姓愚昧,容易被煽动。”

朱翊钧走到窗前,望着远处仍然隐约可见的火光。

“他们不知道,正是严党这些年贪腐横行,才导致国库空虚,边关告急。”

李贽叹了口气。

“现在说这些已经无济于事。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翊钧转过身,烛光在他坚毅的脸上投下阴影。

“你们二人暂时不要露面。

严嵩父子手段毒辣,我怕他们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