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半个忠臣(2 / 2)

“撤!”

看着鞑靼大军退去,李文进长舒一口气。

“将军,他们真的会同意吗?”

杨帆望着远去的烟尘。

“会的。因为这是双赢的选择。”

他转身对部队下令。

“全军撤回得胜堡休整,加强警戒。”

当夜,得胜堡内灯火通明。

杨帆在简陋的指挥所内伏案疾书,完善他的”板升计划”细节。

系统提供的数据在他脑海中清晰呈现。

目前草原上约有三十万汉人侨民,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型板升中。

如果计划顺利,五年内这个数字可以增长到两百万...

“将军,还没休息?”

李文进端着热茶走进来。

杨帆抬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有些细节需要完善。”

他接过茶碗。

“文进,你觉得'板升计划'最大的阻力会来自哪里?”

李文进思索片刻。

“严党肯定会反对。他们一向主张对草原采取强硬政策,任何怀柔之举都会被扣上'通敌'的帽子。”

“不错。”

杨帆冷笑。

“所以我需要包装这个计划,让它看起来像是'以商制夷'的策略。表面上是我们用经济手段控制草原,实际上则是促进融合。”

李文进皱眉。

“但皇上那里...”

“嘉靖不喜欢战争,只在乎他的修仙和朝局平衡。”

杨帆胸有成竹。

“只要我们能证明这个计划既省钱又有效,他不会反对。关键在于如何应对严党的攻讦。”

另一边,玉熙宫内。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

吕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嘉靖没有回头,只是摇头。

“朕睡不着。宣大的消息,让朕如坐针毡。”

吕芳不敢接话,只是默默站在一旁。

皇上此刻心中所想,必是今日朝会上严嵩父子的嚣张气焰。

“吕芳,你说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还是他严家的天下?”

嘉靖突然转身,眼中寒光乍现。

吕芳慌忙跪下。

“陛下息怒!天下自然是陛下的天下,严阁老不过是...”

“够了!”

嘉靖一挥袖袍。

“连你也学会这套虚与委蛇的说辞了?今日朝堂之上,严世蕃那厮竟敢直视朕的眼睛说话,而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出声!”

烛火噼啪作响,映得嘉靖的脸色更加阴沉。

他踱步到御案前,看着案上那份杨帆的奏折。

“杨帆说,大明已到了治乱循环的节点。官族独尊,百姓困苦,若不行重典治官族,朱家江山危矣。”

嘉靖冷笑一声。

“朕当初只当他是危言耸听,如今看来...”

吕芳额头渗出冷汗,不敢抬头。

他知道皇上口中的”杨帆”是谁。

那个因直言进谏被贬到边疆的小御史,如今却在宣大立下奇功。

“陛下,老奴有密报呈上。”

吕芳小心地转移话题,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

嘉靖眉头一挑。

“胡宗宪的信?”

“正是。胡总督认为,与俺答可谈和。”

嘉靖接过信函,拆开细读。

“胡爱卿确有韬略。他说俺答此次南下,实因部落内部纷争,需转移矛盾。若能给予些许好处,未必不能退兵。”

吕芳见皇上神色稍霁,连忙附和。

“老奴也觉得谈和可行。毕竟大战一起,生灵涂炭...”

“但如何谈?以何条件谈?”

嘉靖突然打断,目光如炬。

“朝中可有其他人上奏?”

吕芳连忙从怀中取出另一份奏折。

“兵部杨大人也有密奏。”

“杨博?”

嘉靖来了兴趣。

“念来听听。”

“臣杨博谨奏:臣已选派精锐八千,由李成梁统帅,随时可突袭土默川。然臣以为,俺答虽有远图,但近虑更多,其起兵似有不得已之处...”

嘉靖突然抬手示意停下。

“杨博说俺答有不得已之处?”

“是。杨大人认为,俺答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此次南下实为转移内部矛盾。他担心大战会误国事,建议先期出兵土默川,迫使俺答退兵议和,同时让大明内政得以从容安排。”

嘉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杨博不愧是严世蕃口中的天下三大奇才之一。这招'围魏救赵'用得妙。”

吕芳小心观察着皇上的表情。

“老奴愚钝,杨大人奏折中有些话含糊其辞...”

“他不是含糊,是谨慎。”

嘉靖冷笑。

“如今朝中,谁不是明哲保身?继续说。”

吕芳继续念道。

“胡总督还提到,宣大告急恐引发江南四省不安,尤其是缙绅和儒林中已有流言蜚语...”

“什么流言?”

嘉靖眼神骤然锐利。

“说...说陛下宠信奸佞,导致边关告急...”

吕芳声音越来越小。

嘉靖猛地拍案而起。

“好一个严嵩!竟敢在江南散布这等谣言!”

吕芳吓得跪伏在地。

“陛下息怒!胡总督在奏折中说,这些流言可能导致士民歧途,建议和谈优于作战。他担心一旦战事不利,缙绅和儒林会鼓噪动摇...”

嘉靖在殿中来回踱步,龙袍下摆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摇曳不定。良久,他停下脚步,声音低沉。

“吕芳,你觉得胡宗宪所言如何?”

吕芳谨慎地回答。

“老奴以为,流言确实可怕。当年三监之乱,贤明如管叔也被流言所误...”

“但你不明白,严嵩为何能让缙绅和儒生跟随他逼宫,对吗?”

嘉靖表情讥讽。

吕芳茫然摇头。

“因为这些人的田产、商铺、科举门路,全系于严家一门!”

嘉靖声音冰冷。

“朕若变法,触动的是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宁可国家危亡,也不愿失去半分特权!”

吕芳恍然大悟。

“难怪严阁老能...”

“能什么?能架空朕?”

嘉靖突然大笑,笑声中却无半分欢愉。

“吕芳,你替朕好好看着,这满朝文武,谁是忠臣,谁是奸佞!”

“老奴遵旨。”

吕芳深深叩首,犹豫片刻又道。

“依老奴浅见,黄忠、胡宗宪当属忠臣,徐阶勉强算一个,至于张居正...”

“张居正?”

嘉靖挑眉,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飘落的雪花。

“他顶多算半个忠臣。”

吕芳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