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副将夏承德看着眼前的惨状,心里打起了算盘。他本是祖大寿的旧部,跟着洪承畴来救援锦州,如今锦州没救成,自己却被困在松山里,早晚都是死。他偷偷找来自己的心腹,守备张胜:“张胜,你说咱们就这样等死吗?”张胜叹了口气:“将军,那还能怎么办?突围也突不出去。”
“我倒有个主意,”夏承德压低声音,“咱们不如投降清军。皇太极爱惜人才,咱们要是献了松山城,说不定还能封个一官半职。”张胜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将军说得对,总比在这饿死强。而且祖大寿将军在清军那边听说混的还不错,您过去也一定会被重用。”
当天夜里,夏承德让张胜偷偷溜出城外,去清军大营见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听说夏承德要投降,还愿意献城,大喜过望,当即答应:“只要你们能打开城门,我保你们荣华富贵。”张胜回来后,把济尔哈朗的话告诉了夏承德,夏承德彻底放下心来,开始筹划献城的事。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夜,月色昏暗,风刮得很紧。夏承德召集了自己的三百多名亲兵,对他们说:“如今城中粮草已尽,再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条。我已经跟城外清军商量好了,今晚献城,愿意跟我走的,以后不愁富贵;不愿意的,就留在城里等死。”亲兵们早就不想再守了,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夏承德。
三更天的时候,夏承德带着亲兵来到北门。守门的百总见是夏承德,连忙行礼:“将军,您深夜来此,有何要事?”夏承德说:“奉制台之命,开关巡查,快把门打开。”士兵不敢抗命可是打开城门太过匪夷所思,于是询问道:“将军有制台大人的手令吗?”
夏承德阴笑着道:“这就是手令!”说罢拔出腰刀一刀砍在了守门的百总脖子上。
身后的亲兵们立刻冲了上去,把守门的士兵全部控制住。
城门“嘎吱”一声被推开,城外的清军早已等候多时。济尔哈朗一马当先,带着清军冲进了松山城。城中的明军还在睡梦中,根本没料到清军会突然进城,一时间乱作一团。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静。
洪承畴在府衙里,听见外面的喊杀声,知道大事不好。他连忙穿上甲胄,拿起佩剑,想出去组织士兵抵抗,却被几个亲兵拦住:“制台,清军已经进城了,咱们快跑吧!”洪承畴摇了摇头:“我是蓟辽总督,能往哪里跑?死也要与松山城共存亡!”
就在这时,夏承德带着清军冲了进来。他指着洪承畴,对一个清军佐领道:“他就是洪承畴,别让他跑了!”佐领大手一挥,清军士兵蜂拥而上,洪承畴挥剑抵抗,然而年过半百的一介书生如何是饿狼般的清军对手,很快就被制服。他被按在地上,抬头看着夏承德,眼中满是愤怒:“夏承德,你身为大明将官,竟然叛国投敌,你会遭天谴的!”夏承德冷笑一声:“识时务者为俊杰,洪大人,你也投降吧,免得受皮肉之苦。”
曹变蛟、王廷臣得知清军进城,带着残兵在街巷里与清军厮杀。曹变蛟的肩膀还在流血,却依旧挥舞着长枪,杀了一个又一个清军。王廷臣则拿着大刀,与清军展开肉搏,身上已经被砍了好几刀,鲜血染红了他的甲胄。
“曹将军,咱们杀出去!”王廷臣大喊着,挥刀又砍倒了一个清军士兵。曹变蛟点头,刚要冲出去,却被一支流矢射中了胸口。他踉跄了一下,倒在地上,嘴里还在喊:“杀鞑子!”王廷臣见曹变蛟倒下,红了眼睛,发疯似的冲向清军,却被清军的乱刀砍死。
巡抚邱民仰在府衙里,看着冲进来的清军,拿起桌上的砚台砸了过去,却被清军士兵一剑刺穿了胸膛。他倒在地上,看着天花板,嘴里喃喃自语:“大明……亡了吗?”
松山城彻底沦陷了。清军在城里大肆搜刮,百姓和士兵死伤无数。夏承德因为献城有功,被皇太极封为三等子爵,张胜也被封为守备。而洪承畴,被清军押往盛京。起初,他还宁死不降,绝食抗议,可后来在皇太极的劝说下,终究还是低下了头,成了明朝的叛徒。
吴三桂、王朴等人逃到杏山后,很快又被清军包围。王朴见大势已去,再次逃跑,逃回山海关后,因崇祯皇帝震怒,作为首逃被押回北京后被处死。吴三桂则仗着关宁铁骑的护卫,拼死突出重围,最终仅带着不到百骑逃回了宁远。
松锦之战,明军损失惨重,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八大总兵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消息传到京城,崇祯帝在皇宫里大哭了一场,却也无济于事。
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明得到这个消息后久久无语,他起身望着窗外的天空,默默说了一句:“大明最后的精锐没了,看来这天儿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