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水利新策,朝臣折服(1 / 2)

它不尚空谈,直指吏治腐败和效率低下这两个治理水患乃至所有政务的核心顽疾,提出的方法虽新颖,却步步为营,极具可行性。

“好!甚好!”赵珩合上条陈,难掩激动之色,“澜儿,你真是……总是能给朕带来惊喜!”

他当即决定,要在下一次的小范围朝会上,将这份条陈的核心内容提出,试探一下朝臣们的反应,也为林澜正名迈出第一步。

朝会之日,紫宸殿内。

赵珩端坐龙椅,并未提及条陈出自谁手,只是以“朕近日查阅治水旧档,偶有所得”为由,将林澜提出的物料稽核、工役管理、标准图纸与远程监控等几点措施,娓娓道来。

果然,话音刚落,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工部尚书为首的一些守旧派大臣立刻出列反对。

“陛下,此议恐怕不妥啊!”工部尚书须发皆白,言辞激动,“治水乃百年大计,自有成法可循。

另设稽核小组,岂不是信不过地方官吏,徒增机构臃肿?

雇佣工役,更是有违祖制,耗费巨大!至于那标准图样、远程监控,更是闻所未闻,劳民伤财!”

其他几位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引经据典,无非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女子之见误国”之类的老调重弹,虽未明指林澜,但矛头隐隐对准了后宫。

赵珩面色沉静,并未动怒,只是将目光投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尚书和一位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御史大夫。

户部尚书主管钱粮,最恨贪腐浪费;那位御史大夫则一心为公,不结党营私。

户部尚书沉吟片刻,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议虽新,却切中时弊。

历年治水款项,漏洞百出,臣每每痛心疾首。

若真能建立有效稽核之法,杜绝贪墨,即便多设几个官职,其所省之银,远胜所费!

至于雇佣工役,若能提高工效,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汛期堤毁人亡的惨剧,这钱,花得值!”

那位御史大夫也朗声道:“臣附议!为官者,当以实效论英雄,而非固守陈规。

此法旨在保民、省帑、增效,实乃良策!

至于其来源,无论出自何处,既有益于国计民生,便当采纳试行!

若因循守旧,坐视水患年年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才是真正的误国!”

两位重臣的表态,瞬间扭转了朝堂上的风向。

一些中间派的官员也开始仔细思索,觉得这几条措施确实言之有物,纷纷出言表示可以择地试行。

工部尚书等人见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还想再争辩。

赵珩却不再给他们机会,他抓住时机,一锤定音:“既然户部与御史台皆认为此法有利,那便准奏!

着工部、户部、御史台共同拟定细则,于黄河下游水患最烈的徐州段,先行试点推行!

若有成效,再推广全国。若有人阳奉阴违,或借机阻挠,朕,绝不轻饶!”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下方众臣,尤其在工部尚书脸上停留了一瞬。

工部尚书浑身一颤,终究没敢再说什么,悻悻退下。

退朝后,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宫廷。

沈妃娘娘献上治水良策,并在朝会上得到皇帝和部分重臣认可,即将试点的消息,让所有非议之声为之一滞。

林澜在宫中得知消息时,正站在窗前,看着雪后初晴的天空。

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她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微笑。

她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回击了那些污名化的攻击,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价值,绝不止于容貌。

赵珩下朝后,第一时间来到她这里,眉宇间的郁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意气风发。

他紧紧握住林澜的手,笑道:“澜儿,你看到了吗?你做到了!

今日朝堂之上,你那几条策略,说得那帮老顽固哑口无言!”

林澜看着他高兴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