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以为御前会议将要结束时,朱由校忽然开口:“诸位爱卿,年后打算派遣忠义侯、信王、魏忠贤南下,视察江南各地军政要务。”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满脸震惊,唯有郭允厚与老魏双眼放光。
看着江宁面无表情的样子,大佬们明白,这事皇帝提前与江宁通过气了,今日不过是给大家打声招呼。
随后,众人纷纷表态。
内阁首辅孙承宗率先开口:“陛下圣明。
江南是我大明身上的一颗毒瘤,一度险些将我大明拖入万丈深渊。
如今朝廷局势好转,这颗毒瘤绝不能放任下去。
长痛不如短痛,年后索性彻底剜掉,我大明才能快速恢复元气,届时才有精力处理其他事务。”
内阁次辅袁可立也一脸正色地点头称是。
这时,温体仁开口道:“陛下英明,江南的确是时候该收拾了。
别的暂且不提,就说盐税。
大明开国之初洪武三年,中书省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奉太祖之命制定两淮盐税,采用开中法,既保证边疆将士粮草,又将盐引掌握在朝廷手中。
当年收盐税350万两,此后逐年增长,至洪武二十八年达598万两。
然而自宣宗皇帝起,盐税逐年减少。
再到弘治五年,在户部尚书叶淇建议下,孝宗皇帝废除开中法,改为折色法,允许商人以银两购买盐引。
起初每年盐税还有350万两左右,可短短数年便持续减少,如今天启三年,朝廷收上来的盐税仅有81万两。”
“要知道,大明开国之初,全国有一千多万户,人口六千一百五十万人。
如今户部记录在册人口仅五千一百六十五万,要知道我大明开国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户部记录的人口却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依臣推测,至少还有一半人口被瞒报隐匿,以逃避赋税徭役。
也就是说,如今我大明人口约有一万万,盐税却反而越收越少。
再者,江南茶税‘三十税一’,川陕地区‘十一取一’,可近十年间,朝廷每年收到的江南茶税仅有2万银元。
臣仔细调查,江南上报的理由竟是无人喝茶,这简直荒唐!
要知道川陕两省每年上交茶税近20万银元,更何况江南人口远多于川陕,由此可见,这些人已丧心病狂到了何种地步!”
听着温体仁的汇报,在场众人脸色阴沉,大伙在朝堂上忙死累活,江南那群人却吃香喝辣,搂着姑娘唱着歌,还时不时给朝廷使绊子、拖后腿,换谁心里都不会平衡。
户部尚书郭允厚也赶忙开口:“启禀陛下,温阁老所言甚是。
别的不说,单论人口,江南在户部记录在册1130万人,远比北直隶的328万多三倍,上交的赋税却还不及北直隶一年的数额。
老臣大胆推测,江南实际人口至少有3000万。”
江宁听着温体仁与郭允厚报出的数字,心中暗自一惊。
原本历史早已面目全非,明末人口数字仅有大致推算,有说5000万,有说8000万,还有说两亿的。
但结合如今情况看,大明人口怎么也有一个亿了,可最富庶的江南上交的赋税竟是垫底,这简直是把朝堂众人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朱由校站起身,沉声道:“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朕也大致清楚。
正因如此,朕绝不能放纵江南那群人。
原本打算让江爱卿年后挂帅出征辽东,但若延弼回京述职时说,贸然出兵可能打破辽东现有平衡,引发混乱,所以朕便让江爱卿年后南下。
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家里若不安宁,哪有精力对付外敌?”
话音落下,在场大佬纷纷主动请缨,请求跟随江宁一同南下。
江宁与老魏所到之处虽血流成河,却也机会无限,想进步,哪能没点风险?
在场这些身居高位的大佬,哪个不是提着脑袋拼出来的?
其中尤以户部尚书郭允厚最为积极。
见众臣如此主动,朱由校心中十分满意,这时候若有人掉链子,那便只能让其回家抱孩子了。
他摆了摆手道:“诸位都是国之重臣,岂能全部随江爱卿南下?
朕打算派户部尚书郭允厚,年后随江爱卿、五弟、魏忠贤一同南下,再派锦衣卫北镇抚司掌刑千户杨涟随行,同时从税务部抽调人手同往。”
见朱由校一锤定音,众人只好领命,毕竟大伙都跑去江南,朝堂这摊子总不能全扔给皇帝一个人扛,那可就玩不转了。
随后,朱由校给众臣发了赏赐,众人满心欢喜地起身告辞。
江宁也跟着朝外走,朱由校难得没留他加班。
一众大佬有说有笑地往宫外走,孙承宗开口道:“我大明南北之争由来已久,如今也该有个了结了。